这是一张拍摄于弗兰格尔岛 Wrangel Island 的照片。弗兰格尔岛位于东西伯利亚海,由于在第四纪冰期时未被冰川覆盖,因此生物多样性极好,是其他北极圈内地区植物种类总合的两倍。该岛还因北极熊、海象和北极狐聚居而闻名。图上是一只北极狐幼崽正在玩弄它的捕获物。那个被狐崽抛到天上的捕获物是什么?一只小小的北极旅鼠。
美国人对旅鼠非常熟悉,得益于很多有关旅鼠的卡通“The Lemming with the Locket”和电影“White Wilderness”,比较有名的是《白色荒野》,一部迪士尼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旅鼠自殺的记录片。至今英文尚有Lemming Suicide Plunge,Suicide leaps off cliffs ,lemming-like 旅鼠投河/跳崖自杀这样的的说法和比喻。
国人对旅鼠的了解,大都来自《语文》教材的课文《旅鼠之谜》。课文以记述的方式,比较详细向学生们介绍了这个北极的小动物:旅鼠。还引导出有关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一: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可以有近百万后代。
第二:旅鼠一旦繁殖过多,就以各种奇怪方式“自杀”。
第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鱼腹。
早前对旅鼠的文章报导有失科学严谨,卡通、电影流传未免有些虚假和夸张,目前,科学界对上诉之谜基本上都有了正确的解释。让我有感触的是文章最后结尾一句:“不过,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大自然会允许“繁衍”毫无节制吗?疾病,癌症和艾滋会说不;灾害,地震和海啸会说不;环境恶化,冰川季和环球变暖会说不。实际上,一对旅鼠一年是不可能也没有产生近百万后代的。不仅图中北极狐吃旅鼠,许多北极动物都以旅鼠为佳肴。
大自然不允许,人类自己就更不会允许“繁衍”毫无节制。各种无序的战争和有序的节制生育都会控制。即使人类真的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人类也得走下去。自然的法则,无法抗拒。所以,关心人类的前途,可敬;杞人忧天,何必!
对了,《旅鼠之谜》的课文,出自一个叫位梦华的人写的一篇文章。这位位梦华,是我的学长。1962年入学,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2年去南极,1991年闯北极,是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也是我们地大人的骄傲。我很羡慕这位真正走南闯北的学长。用他自己的话讲:“即使是从事地质、海洋研究的学者、专家,也只是极少数人能亲眼看到地球两端那白玉般纯洁、晶莹剔透的仙境般世界,我是很幸运的。”
最后用学长的诗来结束此文:
蓝天为帐地为床,
头枕山脊脚浸洋。
背负地球探宇宙,
披星戴月迎太阳。
人生志当存高远,
刀山火海难阻挡。
莫道远征太遥远,
自古英豪在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