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这首词,大家耳熟能详。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思想纯真幼稚,少年本无愁苦可言。但是“为赋新词”,只好勉强编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及至老年,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知天命而耳顺之后,却“欲说还休”。几句话,把“愁”道了个淋漓尽致。
少年时逢文革,父母被打倒,看到老父亲被揪斗,心里针扎似的疼痛。大哥被造反派打得头破血流。我陪大哥到医院,医生不打麻药,就在头上缝针。大哥咬紧牙关挺着,看得我心酸,眼泪扑簌。最后,扫地出门,离开从小生长的家。哥姐上山下乡,我陪父母下放到偏远小镇。远离曾经天真无邪的童年,远离曾经温暖的家,远离知心朋友同学,怎一个“愁”字了得?少年的我,面对窗外秋雨,写下有生以来第一首诗:
往昔秋雨窗外
今朝秋雨湿衣
明日秋雨何在
望此秋雨惆怅
今日看来,小诗虽稚嫩直白,但愁的滋味却确实有了。
而今,花甲已过,愁苦滋味,尽在沧海桑田之中。本来,大限将近,随遇而安,当心如止水。对人生已无强求,应该连“欲说”的欲望都没有了。然而,冰雪消融之际,却发现天外重力波。于是,春雨又撩起童心,老枝复催生新芽。春意浩浩荡荡,化腐朽为神奇。周末上下班,冥冥之中,得小诗二首,反稼轩其意,半为新春半说愁。
一
淅零细雨落西楼
向晚凄风牵客愁
半掩青衫入新梦
依稀旧事涌心头
二
飘萍落定往时休
物是人非已白头
新句不休还欲说
强言宿雨遣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