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Jul 25, 2010 12:12:19 PM
生日宛如一支歌
李秀亭
2010年7月20日(旧历6月初9),星期二,晴,傍晚有小雨,今天我生日。
每年都有几个使人心动的日子,生日是其中之一。由于不同年代,不同时期,过生日的方式不一样,格调大相径庭,因此我说生日也宛如一支歌。
由于生在旧社会,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过年都吃不上一顿白面饺子,过生日仍然是该吃糠吃糠,该咽菜咽菜。总听母亲咳声叹气地说:“哎,能活命就算你福大命大造化大了!”是啊,那年月,多少人都饿死了,到处可以看到小坟丘,里面埋的都是夭折的孩子呀。
解放后,能吃饱饭了,所以才念叨着哪一天是谁生日,我的记忆力特好,全家人的生日都如刀刻一样记在了我的心里。无论谁过生日,我都兴奋地提前数日进行通报。母亲早饭后就会和上一大块面,中午全家都跟着饱餐一顿长寿面。若赶上伏天,还会将长长的面条过凉水,那可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透心凉的水呀,将带刺的嫩黄瓜切成丝,用盐、醋、酱油、芝麻油一拌,浇到劲道的长寿面上,挑起一筷子送到嘴里,吐噜噜吃起来那个爽啊,让你回味无穷,现在想起来仍然馋涎欲滴,永生难忘。
刚离家时,过的是集体生活,在食堂吃饭,谁还理会你的生日,只好赶上什么吃什么呗。不过每天都有馒头、窝窝头吃,饿不着。宿舍里无论谁过生日,到了晚上,躺在被窝里,就开精神宴会,山南海北,风味各异,说的、听的比吃得还美,这一晚,准做个好梦。
困难时期,那可就惨了。整天肚子都是个大空堂,那点粮食谁也填不饱。经常是一个馒头掰两半,蘸点盐吃,剩下那勺菜倒上水,制成一碗或几碗菜汤喝,好把肚子撑起来。记得那一年,我生日赶上个星期天,就跑到姐姐家去了。姐姐那个月供应的半斤点心还给我留着呢,晚上姐姐打开纸包说,这个就算给你过生日了,快吃吧。我拿了两块,一块给姐姐,我吃一块。姐姐说真香啊,我说,是挺好吃,再来一块吧。最后竟控制不住肚子里的大馋虫,你一块,我一块,吃了个精光算拉倒。那硬邦邦的点心,吃的竟是那样的香甜!无论何时回忆起来,都感到不可思议。
工作后,很快有了自己的家,但是由于忙工作、忙学习、忙进步、忙提升、忙家务……总是忙啊忙,一直忙了几十年,从来也无暇顾及自己过生日。孩子的生日,也不过简单意思一下,因此儿女都不知道我的生日是何时。
孩子们长大后,曾多次询问我的生日,我说:“只要你们有出息,过得好,我比天天过年还高兴,生日算什么。”不过我心里暗想,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比从前过年还好,想吃啥都可以买到,还用刻意过生日吗?
娶了儿媳,有了女婿,他们都感到非常奇怪,怎么连自己妈妈的生日都不知道?他们千方百计想表示一下,但不知何日。还是女婿有心计,在我的护照上发现了出生年月日,悄悄记在了心里。那一年他在美国,我在国内。有一天,突然有人敲门,说是给我送快递。我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女婿在网上给我买的磁疗脚垫,另有一句:祝你生日快乐。这突如其来的祝福、珍贵的礼物,好似天上掉馅儿饼,给了我一个特大惊喜,令我联想了很多、很多……我立刻打开电脑,由于心情激动,就连敲击键盘的手指都有些颤抖,一口气写了千余字的感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时代不同了,过生日都有了意想不到的新花样,唱出了新音符。
今年赶上在美国过生日,而且是七十大寿,更是花样翻新。不仅买了多种式样的长寿面,还买了各式各样的火锅料:火红的牛肉片、层层叠叠的牛百叶、自制了咸水鸭、黄焖鸭,花样多的不胜枚举。女婿又在网上订购了二百多美元的生日礼物,过了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生日,给这首生日之歌又提高了八度。
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水平的提高,庆祝生日的方式也犹如炸开的烟火花样繁多,给生活增添了灿烂的一页。使生日之歌越唱音调越高,韵律越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