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两枚“第一个图章”

Post date: Aug 15, 2010 2:18:44 PM

我的两枚“第一个图章”

林熙 文/图

一个人的故事,基本来说,都是由客观的"机遇"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而构成的,二者必须同时存在,缺一就不起作用.中国人常把"机遇"称为"运气",是为巧合而得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正处童年时候,妈妈到刻字店给我和妹妹各刻一方姓名印. 我的妹妹无动于衷,这事件发生在我妹妹就不存在什么"机遇'可言,而对我来说,"印章"便成了我人生组成的一部分,成了我生平里的花絮. 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看了印后,马上便对图章发生兴趣,我问妈妈:"我把我玩的小石狮底部磨平是不是也能刻印?", "当然可以!" 我马上磨平小石狮的底部,拿毛笔沾好墨,请爸爸替我写一个"熙"的"反字",拿起雕刻刀,一刻即成,感到这太容易了,甚为自得. 现在我把这枚图章称为我的第一枚"儿戏图章",(见附图的"熙"字印).

第一个图章刻成后,我就自立更生,自写自刻,也没拜师,自为耳. 有时兴到而刻个把印,这是小学和中学时代的事,进入大学以后极少为之. 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我从临床医生很快就转为完全从事科研工作,根本不会想到什么刻印,除非遇到特殊需要而刻一二,印章对我来说,根本不成什么气候.

千载难逢的"机遇"找上了我,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角号"吹响的第一天,我就应"号声"而被作为所在单位的第一号批斗对象. 他们以我在六十年代初期说及"三个万岁口号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为批斗我的主轴. 当年我提出这个问题并说:"在毛选里分明说得清楚,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和党这机器必须消灭. 现在叫国家和党万岁,岂不是在叫唤共产主义慢慢来吗? 作为人民的领袖更不该去接帝皇的口号,人更是不可能万岁的."他们就以我的这些话作为主要罪状,把我打成"三反份子". 先是发动全医院范围的大字报批判,继则大小会批斗,戴上近丈特别高并写了三反份子的"高帽",敲锣打鼓高喊"打倒三反份子"游街. 之后在院内监督劳动扫地. 有一点我是较特殊的,因为我在上海始终没有自己的家,一直都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所以对我不必另设"牛棚",全天候不乏有人监视. 一开始劳动,便勒令劳改者每星期要写两篇"劳动交代",规定贴在食堂门口的玻璃框里向全院回报劳动所得.

第一篇,我以古时竞选"佛事传承"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为题曰:<时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附标:"劳动随笔",署名:林熙. 以正规框格稿纸书写,不仅外观大模大样,细看内容"匠心独具",随笔之二,之三----各有春秋. 无奈我的随笔风光,好景不长,我只贴出第一篇与众见面后,管批斗我的小组马上责令我的文章不得张贴公布于众,只许交给批斗小组. 有一天"红卫兵"在玻璃框边贴出大字报:"林熙你这个牛鬼蛇神!别的牛鬼蛇神都按时向全院写劳动交代,你怎么只写一篇没继续写下去!" 当夜我趁这个机会马上以<答革命学生>为题,把原由简告不知情的红卫兵,也告知其他人. 写毕时我突然灵感产生,红卫兵叫我"牛鬼蛇神", 我马上连夜操起童少故技,捉刀刻了一方戴高帽的"牛鬼蛇神肖形"印,在署名前钤印上这方堪称"文革文物"的印章,(也见于附图). 次晨我马上趁早懇请监管我劳动的工人为我张贴到玻璃框框里以示大众.

这么一来,"批斗林熙小组"的头头马上找我交出这方印,至今没有交还给我,希望有一天能得这方"文革文物"底下落. 在这里发表这方印的复印本,是取材于原始钤印在当年我<答革命学生>手笔留下复写纸印的答文复本上. 这是一纸原始钤印的"朱本",也是我唯一珍藏下来的一方原始"钤本". 至于"劳动随笔"我只写到"之七"时,批斗我小组又在内部小范围开个批斗会,勒令我停止写"劳动随笔". 同样,这七篇劳动随笔,也都保存下各一份复写纸复印的复本. 我希望适当的机构能收藏有"牛鬼蛇神肖形印的<答革命学生>以及七篇当年的劳动随笔,作为"文革文物"加以收藏. 这方"牛鬼蛇神肖形"印与我早年刻的印廻然性质不同,我把这方印叫做我的第一枚"戎马图章",从此我跨上图章的战马走上征途. 这方印我刻于1966年10月11日夜于上海.

牛鬼蛇神印一贴出去,便达到泼水不可收之妙,这新闻便在上二医系统传开. 事后不久,有一天我走在淮海中路遇到广慈医院(文革后改名"瑞金医院")的一位医生,他赶过来对我说:"你跟马可一样!" 我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他解释说,歌曲作家马可在牛棚里作了一首<牛鬼蛇神之歌>. 真是"异曲同工"呀! 可惜马可先生已于1976年去世,在这里我向马可先生致敬和悼念,同时,我寄语马可先生的亲友们,我甚盼能得到马可先生的<牛鬼蛇神之歌>见赐,此外,请容我冒眛"班门弄斧",也以我的<大风歌>奉赠,互送文革文物纪念品. 在此,也深盼广大读者成全我的愿望吧! 谢谢!

图一,我的第一枚“儿戏图章"

我的第一枚”戎马图章"

请参阅《美华商报》B27版: http://www.acnewsonline.com/newspdf/2010-32-B2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