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Feb 11, 2012 5:37:39 PM
春 节 有 感
吕鹏
吕鹏,吕学富伉俪近照(在邮轮上)
春节来了,而且是龙年的春节。说起龙,我的心潮不由自主地翻腾起来。
小时候,怎么过春节是妈妈操劳的。成家后,虽然有了两人的小天地,但仍然过着大集体的生活。春节期间包饺子,吃大餐,穿新衣,吵吵闹闹,熬夜,拜年,拿红包…等等都仅仅是脑海中对儿时的回忆而已。这时候,如果不搞什么运动,春节也只是包一次饺子,年初一串门拜年了。
1989年我快要当奶奶了。儿媳,儿子都希望我快点到美国来。我为了不误点,决定提前退休到美国照料孙子。以后的几年,由于一家人分居两地,甚至三地,过春节的概念就模糊了。直到2001年,小儿子一家4口也到了美国。全家11口人都住在附近,这就有了全家团聚的可能。这样,除了感恩节,圣诞节长假要团聚以外,一年一度的春节我们也要凑时间,全家聚一聚。
这里过春节也很简单,我倆提前包了粽子,大儿媳拟好菜单并把任务落实好。时间一到,个个披“褂”上阵,炒菜的,炸春卷的,內內外外各司其职。一桌团圆饭,虽没有大厨掌勺,倒也特别上口。说到包饺子,我们也很“专业化” 。我管和面并指导包好,我先生负责调馅和煮好。孙子辈也和我们一起包,连11岁的小孙女也可以用手摇压面机压出很好的饺皮来。大家围在大台子周围,一边包,一边嘻嘻哈哈,真像是过年了。
大年初一,我们把年糕,粽子准备好。孙子辈先后起来,到我们跟前说“给爷爷,奶奶拜年了! ”于是,我们逐个给他们发红包,祝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所在的住地, 没有繁华的街景,没有充满鞭炮声的节日喧闹,然而,团聚的亲情眷恋和流露是不会因环境简朴而减弱的。在爷爷奶奶的心底里,最踏实的无非是看到孙辈们的成长,打从踏上北美这块土地,每年过春节的方式几乎没有什么改变,最大的变化却是发生在孩子们身上,他(她)们的长大比我们的想象快得多,再也不用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路了,她们也不再依偎在你身边磨蹭着不肯离开了。一转眼,你要参加他们的高中毕业典礼并送他们去上大学了,去年夏天,我们就送走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去上大学。这个龙年春节一过,再过几个月,我们又将要参加大孙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了,这一切,快得令人难以想象,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家升学或深造,甚至有点不捨,继而一想,这不就是老俩口晚年生活的意义吗?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充实,更喜悦的呢!
趁着龙年春节这个好日子,和朋友们唠叨几句家常话。祝大家新年快乐,特别要问候几年没见面的银光老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