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區

歷史沿革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西元一六零二年底),陳第與沈有容至東番(臺灣)剿倭,歸後寫就千餘字的東番記。東番記云:「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海、打狗嶼、小淡水皆其居也。」

按堯港內海位於本區之東方至東南方,現之興達即為古堯港內海殘存部份。古堯港港口(進出堯港內海之潮流口)位於今下茄萣與崎漏之間。

堯港出現在距今三百八十餘年前的古文獻中,可知本區之地早為人知,並早有人居(係平埔族)。 荷蘭人據臺初期的一六二四~二五年間,測繪有「澎胡島至大員島、魍港、堯港等地之海圖」,漁夫灣(Vissers baojj)即堯港 ,漁夫角(de Vissers Caep)即今頂茄萣至下茄萣一帶。由此可知此時本區之地已有漁民聚居。

清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高拱乾纂的臺灣府志的水道及保甲記中已提到:「臺灣縣.....文賢里一圖九甲(內有海濱茄藤仔五甲)....... 」可知當時本區之地已有五甲(保甲係最小的行政單位,有如目前之村鄰),行政區上屬臺灣縣(約當今之臺南市)文賢里。

雍正九年( 西元一七三一年 )重新調整行政區界臺灣、鳳山二縣以二層行溪( 今二仁溪為界),本區之地因位於溪南,因此改隸鳳山縣( 約當今之高雄市),這是本區隸高雄市之端。唯不久即發生臺、鳳兩縣爭界之事( 爭茄藤仔之地歸屬),旋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一七六三年)兩縣令重新會勘,決定二縣南北仍以二層行溪為界,東西則以新開港為界。新開港以東歸鳳山縣,以西歸臺灣縣。

按新開港指乾隆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八年)修濬的新港道,後稱考水港可溝通二層溪下游與茄藤港(即昔之堯港內海),其遺跡,僅剩今日本區與湖內區界所在的小排水溝。

人文地理

西濱台灣海峽,北以二仁溪與臺南市為隅,東接湖內區,東南以竹滬鹽灘及興達港水域與路竹區相鄰,南側則隔興達港水域與永安區相望。

本區原為濱外沙洲地形,東臨蟯港(茄藤仔港)潟湖,西濱台灣海峽外海。造成本區如此地形之主要力量,為河積、海積及風積,茲將本區各種地形及地形分述如下:

    • 二仁溪

二仁溪本名二層行溪或二贊行溪,民國四十九年經台灣省政府公布核定,改稱為二仁溪。其發源地為高雄市內門區石門附近,流至本區白沙崙與臺南市灣裡之間入台灣海峽,全長62公里,流域面積361平方公里。荷蘭入據台灣初期,二仁溪稱為淡水溪。清季二層行溪口一度分道為二,一道直接入海,一道經由喜樹仔港入台江內海。後又一度改道,由今喜樹與灣裡之間入海,至若再行改道由目前之河口出海,大約是百餘年前的事。二仁溪河口因水流緩慢,泥沙粒徑較細。該溪雖非大川,然河口淤積卻極為嚴重。其排出的漂沙,南可達左營,北可達安平港,對本區沙洲地形及目前濱海外水面下沙堤之生成,影響尤鉅。

當冬季來臨時,二仁溪口因有潮汐的沖刷,尚能保留數公尺寬的出口。在梅雨季節或颱風季,該溪山洪突發,泥水直沖而下,一方面將河口水道沖寬,一方面也攜下大量的泥沙,提供了本區沖積物的來源。

    • 沙洲與沙丘

沙洲與沙丘帶為本區主要聚落所在。隨著歲月更替,建築物增加,原始地形以逐漸消滅。然而,本區北迄白砂崙二仁溪口,南迄興達港潮流口,西半原均為濱外沙洲。

荷據時期的地圖上已載有漁夫角一島,此即本區所在。唯南北長近六公里的沙洲,早年當有缺口存在。譬如頂茄萣與下茄萣原先可能係各位於一沙洲上,此由嘉福里南測之稱為「港口仔」可為證明。昔港口仔(即今之港口路)原為一潮流口,隔斷頂茄定與下茄萣。實則路所在,一片平衍,全無沙丘分布,二十年前每逢雨後,網網積水,應為昔日一潮流口。

昔日最大的潮流口在今下茄萣與崎漏間,稱為堯港或蟯港。另白砂崙與頂茄萣間可能亦有潮流口,其位置在茄萣國小所在,因茄萣國小正當由白沙崙南迤南之砂丘群的南緣,地勢低平。

沙丘綿亙,風積地形亦極為常見。沙丘地帶之西側因迎向海風,固坡度較和緩;東側背風,常坡度陡斜。在白沙崙白雲寺附近、沙崙國小東側、華德工家西北的大垤及茄萣國中東南側的媽祖婆山東緣,此種陡斜坡尤為明顯。

砂丘大致均已呈穩定狀態,三百年來,先民胼手胝足,一剷一鋤地在砂丘地上,開挖出一畦畦的甘藷園(本區稱為海汕園),化荒沙為農地,並在園地四周栽植芒果草、林投等防風定砂植物。光復後政府並大量栽植木麻黃以定砂防風物沙丘地勢極為安定。唯以近年來土木大興,沙丘地形已經失去原貌。尤以茄萣國中與華德工家校地之整平,濱海公路的建築,沙崙國小至白雲寺間民房的增建,改變了地貌。

行政區域

本區行政區域共15個里,分別是:福德里、萬福里、白雲里、嘉賜里、嘉安里、嘉定里、保定里、光定里、大定里、吉定里、嘉樂里、嘉泰里、嘉福里、和協里及崎漏里。共有304鄰10631戶,約30,000人口

茄萣區公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