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在兩百多年前,高屏溪畔有棵老榕樹,曾經有一戲班路經此地,全班人員牽手圍繞,方可圍住整個樹幹,因此稱此地為「大樹腳」。同治年間, 高屏溪水暴漲,湍急的水流把老榕樹沖失。大樹雖不見了,「大樹」這個地名卻留下來了,這就是大樹區名的由來。(自99年12月25日因縣市合併改制為大樹區)。

根據史藉記載有關本鄉沿革,大樹區﹝原大樹鄉自99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改制為大樹區﹞之發展概可分為清領時代、日治時代、二戰後三期,略述簡史如下:

(一) 清領時期 

本區的開發,最早記載是在清領時期,當時隸屬台南府鳳山縣小竹里管轄。光緒二十年(西元一八九四年)清日甲午戰爭,清國戰敗,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國將台灣剖讓予日本。

(二) 日治時期

本區乃屬鳳山縣,鄉域區分成觀音內里及小竹上里。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0九年)日人改革地方行政體制,予以廢縣置廳,本區改隸屬台南縣鳳山支廳,並將原有之觀音內里改設為姑婆寮區,小竹上里改設為井子腳區、後井子腳區又改為小坪頂區,明治四十三年後改為九曲堂區。大正九年,日人為緩和台灣人民的反抗,飾言實施地方自治,其基層行政體制又廢區設庄街,因此將二區合併為大樹庄,隸屬高稚州鳳山郡管轄。

(三) 一九四五年二戰後政府接收後,頒佈「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施行廢庄設鄉,鄉設鄉公所,庄長改稱鄉長,民國卅五年一月本鄉由大樹庄式改為大樹鄉。

(四)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因高雄縣市合併,高雄縣大樹鄉改制為高雄市大樹區,區設區公所,鄉長改稱區長 。

人文地理

地形-

本區東臨高屏溪,西依丘陵之山,為一縱長橫狹之地形,由於天然環境所致,自然而形成為長方型之地域。其境與面積,東至高屏溪,溪中心為界,毗鄰屏東市,西以丘陵山脊為界,至大社、仁武、鳥松等區,南迄曹公圳接大寮區,北以嶺口溝為界至旗山,全部面積六十七平方公里。本區因依山臨水,受自然環境之影響,致山地較多,平地稀少。

氣候-

本區屬熱帶濕潤型氣候,以高溫豪雨多風為顯著,四季中以夏秋較長氣候東西差異較大,一般雨量集中於夏季自五月至十月,每月平均降雨量四三九毫米以上 , 由以六、七、八等三個月為最,每月平均五五三毫米山區雨量較多,由西向東遞增,年雨量二‧二六二毫米至二‧三八五毫米,本區平均溫二二 . 八度,以四至九月溫度最高,十至三月溫度最低。

土質-

大樹區位於高屏溪以西,嶺口以南之山坡池,全區最高海拔二二五公尺,最低為三十公尺,最高處是生仙坑與大社區交界之處,最低是興化,平均為一二七 .五公尺,東南地勢較低,西北呈高,山脈呈東西走向。故地質為更新世紅土台地堆積,與更新世台地堆積。更新世紅土台地堆積層主要由紅土、礫石、土砂所構成。而更新世台地堆積層則主要由礫石、土、砂所組成,土壤大致分為紅粽壤與沖積土兩種。本區因地處丘陵與下淡水沖積地形,以西緣區境為高雄都會區及屏東生活圈的分水嶺,因其黑土層地質及古老沖積地層使大樹區地區成為重要的水源重地。數萬年前的古台灣地質時代,包括現今的高屏地區都是海灣的一部分,古下淡水溪發源於玉山山脈 ,經過不斷的沖刷堆積及造地作用,形成了目前的高屏地區的沖積平原。由於大樹屬下游部分,古淡水溪的水流速度到了此地已經非常緩慢,堆積作用更是頻繁,所有細質細游粒子於此地開始沈澱下來,於是造就大樹區相連數十公里的類似黏土的黑土層地質。由於黑土層地質地細緻鮮少有空隙,加上日積月累的堆積,使下層因重量的累積而變得連水都無法透過的不透水層。由於溪流河道經歷千萬的自北向南的沖刷,根據保安宮的碑文記載:「同治六年,廟寺原址在現址本方五百公尺處,因當年大水沖毀舊廟宇大樹 ,故遷至現址」及縣誌的大樹的西瓜種植記錄(種植西瓜需要透水性高、又不缺水的溪谷地最適合,而今天因水位的降低而消失),自然的雕琢出今天的佛光山的侵蝕斷崖及大坪頂高地(黃家子孫記載,當年祖先選定地點因大坪頂依山傍水),造就今天大樹南北分布的丘陵地帶。

 大樹區位於台灣高雄市西南方,與旗山區、燕巢區、大社區、仁武區、鳥松區、大寮區;屏東縣屏東市、九如鄉相鄰,其行政區劃為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有水果之鄉的美譽。大樹的三寶有「水、荔枝、鳳梨」,俗話說:「吃大樹水,沒肥也會美。」由此可知大樹的水果品質,與水果種植的興盛與繁榮。

行政區域

本區地區,於正式開闢前,本為一片荒蕪之地,大致落居於小坪頂及姑婆寮等處。清領時期,屬台南府鳳山縣所轄。日治時代,本區乃屬鳳山縣。唯民國九年日人廢區設庄,本區將原有小坪及姑婆寮二區合併為大樹庄。二戰後,由於地方繁榮,人口增加,本區原由十三里,現今為十八里。

自民國99年12月25日因縣市合併,本區各里分別為:竹寮、九曲、久堂、水安、水寮、井腳、小坪、龍目、大樹、檨腳、興山、和山、姑山、三和、大坑、溪埔、興田、統嶺等。共367鄰13054戶。

大樹區公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