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蓮區

歷史沿革

阿蓮舊名為「阿嗹」,「阿嗹」地名由來有幾項說法。

第一種說法-本地最早住戶是在今中正路二巷的瓦廍,據傳一名土著途經該地,發現有人耕墾,乃上前招呼「阿嗹」,因而得名,原來「阿嗹」係土著稱呼「老兄」的譯音。

第二種說法-阿蓮鄉在未開拓前,到處都是芒果樹,阿烏成群,築巢樹間,鳥聲不絕,後來移民逐漸墾為耕地,以致阿烏難棲、紛飛而去,因此有「阿烏嗹去」的方言,因此稱為「阿嗹」。

第三種說法-在臺灣省新聞處出版的《臺灣地名沿革》記載,從本省一般地名旁附加口字者,多譯自土著族地名來看,「阿嗹」有可能是番社譯音,再從冠以阿字者多人名來看,或許取開墾者的名字為地名。

第四種說法-山海文化雙月刊報導:阿蓮或阿嗹地名乃是平埔族西拉雅語「Alien」(阿立安)的音譯漢字,「Ali」即是原居台南、高屏平原地區西拉雅族的崇拜祖靈「阿立祖」,而「en」的西拉雅語意是「所在地」,因此「Alien」正是平埔族西拉雅人的「阿立祖神所在地」。

簡炯仁則研究認為,阿蓮鄉的古地名其實並不是如《臺灣地名沿革》及《阿蓮鄉志》所載的「阿嗹」,而是﹝雍正5-12年臺灣輿圖﹞所標示的「呵嗹庄」,一般而言,臺灣地名如音譯自當地原住民,不是直接找個同音的漢字,就是取個同音的漢字,然後在該漢字的左邊再加上「口」字旁,以示借用口字右邊漢字的讀音。

「呵嗹庄」的「呵嗹」,在漢文文義上毫無意義,顯係音譯於當地的「番社」地名,換言之,現今阿蓮鄉在漢人拓墾前,該地以「番名」漢譯稱為「呵嗹」,或可能當地曾住有一個「呵嗹庄」,不管是曾名之為「呵嗹」,或曾為「呵嗹庄」的故地,都與當地的平埔族部落有關。

民國35年為配合行政區域調整,阿蓮鄉公所鄉務會議決議命名為「阿蓮」。

人文地理

昭和20年(1945)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由國民政府接管。在民國35年(1946)高雄縣政府成立,阿蓮成為高雄縣岡山區內的一個鄉,轄下有阿蓮、清蓮、和蓮、青旗、石安、崙頂、峰山、崗山、港後、復安、玉庫、中路等12村,到了民國67年(1978),崙頂村因住戶未滿200戶,被併入港後村,全鄉變為11村。然而到了民國71年(1982),阿蓮村因人口及住戶眾多,奉令分割為阿蓮、南蓮2村,於是阿蓮鄉又恢復轄下12村的情況。

臺灣光復以後,不少隨著軍隊來臺的大陸人士來台居住,這些新住民少數與本地人混居,但有不少人是集結聚居,形成一種隔離居住的形態,有的甚至引起嚴重的省籍衝突。在阿蓮復安村,也有一個「大陳新村」即是大陳義胞所居住的聚落,目前此聚落人口凋零,多數年輕人都搬遷,居住在外地。

民國99年12月25日因應國土與行政架構改革使得高雄縣與高雄市正式合併為高雄市,而將鄉改為區;村改為里。

阿蓮區現有人口30925人,總戶數是8841戶,光復初期(民國34年底,1945),阿蓮區人口才11236人、1804戶,62年來,人口明顯增加不少,聚落已發展成生活機能完備的中型鄉鎮。

行政區域

阿蓮區位於高雄平原東北端,東經120度19分23秒,北緯22度53分03秒附近,坐落高雄市治西部的北端,區境位於二仁溪與阿公店溪之間,東隔大崗山與田寮區為界,西與路竹區接壤,北以二仁溪與台南市關廟區、歸仁區為界,南與岡山區接壤。

阿蓮區公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