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背景介紹

  湖內區劉家里轄境,原係清康熙年間,由於當時的月眉池庄劉氏分衍於南方海墘所成之聚落,在行政統屬上,清初屬於臺灣縣文賢里二圖的轄區,至雍正元年(西元1722年)始改隸鳳山縣文賢里。日治時代明治42年(西元1909年),原文賢里與茄萣庄合併成立圍仔內區,本庄屬之;大正9年(西元1920年)廢里並聯區為庄,合原圍仔內區和大湖區為湖內庄,此時劉厝與鄰近的海埔、公館、太爺、拔仔林、中厝、下厝等合併成立海埔大字,隸屬於湖內庄管轄。終戰後,改湖內庄為湖內區,原海埔大字轄境分成數里,本里位於海埔大字西南部,以原劉厝庄域另立一里,初命名為劉厝里,後以「厝」字不吉,再改為劉家里。

  劉家里位於湖內區的西南部,東連海山里,西、南兩面則與茄萣區崎漏里接壤,北接中賢、逸賢、海埔三里。位於古蟯港內海的範圍內,是由海埔庄向西延伸的內海浮覆地,全域皆為低溼地,只有里境的東北角地勢稍微高實,雖然面積約僅佔全里總面積的3%左右,但卻是全里可以安置聚落的唯一地面。居民一向在內海中討生活,多賴經營漁塭維生,故全里90%以上的面積都是漁塭,沒有任何農耕地,是一典型的養殖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