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的台北橋

首都的台北橋

吳復國

我 5歲時全家從戰地金門,遷來三重定居。憶起童年對三重的模糊印象,隔壁的叔公,常誇日本人做的台北鐵橋「勇達達」,讓南北交通的大小車,日也操、暝也跑、送著貨物往來台北橋。 而颱風來襲時此橋更是「穩達達」,包人車安安全全渡河。這種口述的情景,讓我從小以為台北橋是日本人首先開發的。在因緣聚會下查閱三重史發現,原來首座台北橋是清末劉銘傳興建火車與行人的木橋,於1889年(光緒十五年),這座跨越淡水河的台北木橋完工。

木橋禁不起天災摧殘,日本人來後常修理補強,曾將橋名改叫淡水橋,以為淡水河神會高興,但不順還是不順。因三重埔是新店溪和大漢溪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農產品豐盛如蔬菜、水稻、香片等等,因此三重是首都不可缺乏的衛星城市。過不久日本人決定,改造一座新鐵橋,並改回本名台北橋。

記得國小五六年級時,家裡開雜貨店,不時要到迪化街補南北雜貨。老爸需要小助手,因為回程三輪車有載重很難上橋,必須要有一個幫手從後面幫忙推。這時有個背影常記我心頭,就是一下往右傾、一下往左斜,為了全家八口人的生計,他奮力的踩著三輪車往橋上衝,我也要小快步推著三輪車,兩人合力的載貨上橋。

到了中學上國文課,讀到朱自清散文<背影>。我想朱自清的慈父以背影跨過月台送橘子,而我父親是右傾左斜再右斜左傾的背影,負起全家生計。他奮鬥的背影,在近70年的歲月,依然清晰地刻劃在我腦海中。

隨著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台灣輕工業有如雨後春筍處處看得到。三重因隔著一座橋的地理之便,就與北市的商業重心相鄰。尤其南京東路與中山北路的小型貿易公司,很喜歡到三重找小型工廠加工外銷商品。如成衣、製鞋、五金、塑膠等等輕型工業。因為商機變多了,外來人口也陸陸續續進住三重。這時三重的每一條巷子裡,有很多加工業的小老闆。巷子裡不是加工廠,就是二次加工的家庭代工廠。在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的客廳即工廠,而勤勞的百姓也大多賺到錢,推動了台灣有史以來最多人潮的大拜拜。

在此之前三重以農業為主,大拜拜是慶祝五穀王聖誕的活動。一些事業有成的老闆,順水推舟借大拜拜宴請客戶及親朋好友。大家有樣學樣,締造出農曆4月25三重大拜拜的瘋狂紀錄。

台北大橋當初的設計,是給大小車輛通行為主,行人只是兩側邊邊的一小塊。但是三重大拜拜當天下午開始,台北大橋便禁止車輛通行,只為了台北市人可以過橋到三重來吃大拜拜。那時隔天各大報紙,頭條新聞就是台北橋的人潮瀑布。記得當時學校上課也只上半天,老師都叫我們趕快回家幫忙一些家事。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學校怕陌生人到三重來,會節外生枝,所以要我們趕快回家。

在50年代,由於我家開雜貨店,碰到三重大拜拜需堆放大量各項貨品,所以只能擺在門口,就這三天,我家是24小時營業,算是早期的24小時便利超商。

1960年代,台北橋鏽蝕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決議鐵橋改為水泥橋並實施收過橋費,這是第三代台北大橋。隨著經濟日益繁盛,台北大橋也日漸負荷過重,1990年政府又改建,並與大橋兩側的三重環道相接成立體道路。台北大橋第四代再改建並擴寬,但是車潮瀑布還是存在,每當上班時間,大橋頭就出現機車瀑布的奇景,世界各媒體都曾報導過。

台北大橋歷史悠久,而且承載了台灣經濟繁榮的大小故事。況且台灣有幾座大橋經過四次改建呢 ? 這座大橋用首都之名來稱呼它,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