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埔上的針織小工廠
三重埔上的針織小工廠
文/ 陳思穎
做一輩子的小工廠
綠色鐵皮與水泥牆混搭的建築落在三叉路口上,建築物上沒有招牌,鐵捲門微開,這裡距離三重地方排隊小吃名店「今大魯肉飯」約五分鐘路程,這裡是「宏光搖紗廠」,這間不到十人的小工廠落在這三角畸零地上近五十年。從半開的鐵捲門下潛伏入內,年近八十歲的工廠老闆陳正雄直挺挺地站在門口旁,清點即將出貨的紗線。針織圈裡的人們都稱呼陳正雄為陳爸爸,二十九歲開始從事紡織業,他在紗線中穿梭超過了半個世紀。
「我們是要將染廠那邊染好的絞紗紡成一筒一筒的紗[1],出貨的紗要怎麼排放在紙箱中才能最省空間是很重要的。」陳爸爸解釋著搖紗廠的工作,並回憶起六七零年代台灣針織的蓬勃躍進:「三四十年前,我們都常常要做到半夜,紗沒搖完,就靠在紗線堆中睡一下,再起來繼續做。現在不一樣,產業都外移了。紗廠和染廠外移,我們就比較難存活。以前外銷單多,現在大部分都是內銷的小訂單。能做一年算一年。」
宏光搖紗廠陳老闆拿出昔日照片與我們分享過去的榮景。(圖:陳思穎攝影)
偌大空間裡的搖紗機,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產線開機。阿姨手邊不斷地掛上紗線、 接上紗管、紗線打結、並將紡好的紗筒卸下,步驟繁鎖但卻流暢至極。阿姨笑說:「做太慢,會賺沒錢。(台語)」,在針織產業鏈上幾乎所有工作都是以件計酬,有做有賺,沒做沒賺,手腳快的也賺比較多,而這也是小工廠們能在訂單蕭條下還能存活至今的機制:沒有工作,阿姨就不會上工,阿姨沒上工就不會有人事開支。在台語台廣播聲與機器嘎嘎聲中,大聲詢問阿姨在這工廠工作多久了,阿姨回答:「我是這邊做最短的,三十八年,樓下的還有做四十多年的。」民國六零年代,台灣製造業起飛,勞力密集的紡織業蓬勃發展,農村裡的男孩女孩北上來到都市,落腳在三重與鄰近的新莊、五股、板橋與中永和一帶,而這一帶小工廠林立,阿姨們順勢進了工廠,開始了紡織人生,工廠裡的阿姨們跟著陳爸爸,一跟就是四十年,她們從少女做到抱孫子,她們將青春嫁給工廠。
時代變遷,台灣不再是勞力密集的針織製造基地。縱使工廠沒工作,阿姨們也會和平常上班時間一樣,早上七八點就到來工廠聊天泡茶,或是玩玩紙牌遊戲。有時陳爸爸開著車帶著工廠裡的阿姨一起去陽明山上走走,工廠成了阿姨們的老年活動中心。
宏光搖紗廠阿姨搖紗情景。(圖:陳思穎攝影)
是工廠,也是家
距離宏光搖紗廠約五分鐘車程是闕裕明的整燙工作室,一樣沒有招牌,一樣是一間小工廠鑲在住宅區中。闕老闆的小工廠處理著針織衣服製造的最後一環節:「整燙」。一條條的紗線變成針織衫,需要經過染紗、搖紗、織片、加工[2]、縫合到整燙。在針織衣製作的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由一間小工廠負責,每間小工廠專職一個製造流程。小工廠的工作案件口耳相傳,互相介紹,互相擔保製造的品質,一件針織衣的完成,少則需要經歷四五間工廠,多則需要經歷十來間不同的工廠。
衣服到了闕老闆的工廠中,還有一小流程:洗滌、熨燙定型、收線頭[3]、洗標縫合與包裝入袋,才能到消費者手裡。闕先生與整燙師傅俐落地將針織衣套進鋼架中,用工業用的蒸汽熨斗輕輕地在衣上滑過,熨斗滑過地方的部分,衣服平整而舒適。在另一頭是老闆娘用著鉤針將衣服縫合處的線頭收回衣服中。若發現衣服有紗線勾到或是破洞之處,老闆娘用著小小的鉤針將落掉的紗線勾回原本的織紋脈絡中。
闕老闆整燙衣服。(圖:陳思穎攝影)
衣服會順著長長的桌子滑到另一位阿姨的面前,阿姨負責檢查衣服是否有任何污漬,確認洗標與衣服的尺寸是否正確後才能掛上吊牌,將衣服包裝入袋。
闕老闆的員工一樣跟著老闆十多年,一起為製好的衣裳梳理地體體面面,一起吃午餐與聽著四年級生的專屬廣播。工廠側邊有道木板隔起的區域,那裡是老闆一家人的家。他們住在工廠裡,這是他們的工廠也是他們的家。
闕老闆工作室裡的師傅將鋼架套入衣服中。(圖:陳思穎攝影)
近黃昏的小工廠
詢問老闆們對未來的想法,老闆們幾乎都是手一揮,說著同樣的話:「哎呀,這是黃昏產業啦。又沒有未來是要接什麼班,啊也不會有年輕人要來接班拉。」「今年的單那麼少,都不知道撐不撐得過今年。」「我當然不會叫我小孩來學啊,這是夕陽產業啊。」但要老闆們關上門,卻又是千萬個捨不得,老闆們總有很多的理由:「工廠關了,阿姨要做什麼?」,而要他們改變求新求變,又是困難重重。針織服飾相較於其他製造產業,仍屬高度勞工密集,縫合手工仍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由機器取代。然而,工廠裡的師傅與阿姨們都見步入高齡,年紀輕些的是近六十,年紀長些的都已經七十了。在未來的五至十年間,工廠裡的老職人們可能全面退休,技術若未傳承,縱使有訂單,也沒有工廠可接。
這些在Googl 地圖上無法見得的小工廠,撐起了台灣經濟,台灣轉型的路上他們沒有跟上:有的工廠還用3.5寸磁碟片儲存繡花稿,有的工廠仍用紅色佈告紙張貼徵人。時代變遷,他們以一種以不變應外變的專業代工態度,與三四十年來累積的精湛手藝,在逐漸萎縮的市場裡求生存。半個世紀的歲月,每間小工廠堅持本分地做著一樣的事,沒有一絲夠且,沒有一絲懈怠,這是三重埔上的職人風景。這些台灣製造的故事不在課本裡,是活生生地就在那路口轉角處,在紅紅夕陽灑過的三重埔上。
[1]絞紗為染色完後的紗線為一大捆的紗線,一大綑的紗線難以用機器編織,故會將其纏繞在紙筒上,
[2] 在針織衣製作過程中,織片加工包後縫釦子、亮片、繡花。
[3] 收線頭是指將車縫衣服後露出來的線用小鉤針將線藏在衣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