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花香漫三重
文 / 汪逸嵐
三重社區大學明年將進入創校第20年、秀英花復育第10年。秀英花的復育最大功臣歸功於校務委員─張明祥先生,這九年一路走來,三重社大的師生和工作人員都看見張老師認真耕耘的辛勞。從2012年在三重區自強路廣一廣場舉辦成果發表會,誤將不同品種的山秀英植入宣傳招生簡章,又大大地打著「尋找秀英花」的標語,恰巧被路過的耆老余正良瞧見,大肆咆嘯責罵工作人員,張老師一向疼惜社大員工,特地前來解危並了解狀況,之後與太太月于踏上了漫長的追花之旅。
農業時期的秀英花,被寫進了詩、編成了歌、念成了謠、浸入了茶、造成了香水,如此多元而浪漫的產業!可惜三重轉型為工業區,隨著台灣錢淹腳目,環境汙染也淹沒了秀英花,老一輩的記憶出現了世代斷層,再也沒有人見過秀英花的容貌。因為社大無人見過秀英花,張老師隨著耆老們學習秀英花的點點滴滴,並透過訪談紀錄耆老們對於秀英花的回憶。起先我們在三光國小(當時為三重社大校區)屋頂剪枝阡插種植,在第一支花苞露出綻開時,全社大的員工歡欣鼓舞,冒雨趴在地上嗅聞秀英花的香氣。
張明祥老師以九年的累積,把這遺落隅角、深藏於泥土的香氣,重新復刻再現風華。他傻傻地捧著花、帶著故事拜訪三重諸多學校、穿梭在巷弄的走讀活動、在大大小小的文史講座中推廣秀英花。如今秀英花以在三重捷運站至忠孝碼頭萬株蔓延,隨著河風飄出陣陣清香,更駐進新北熱門景點三重空軍一村、三重百年宮廟同仁宮、三重捷運站、正義國小、三光國小、光榮國小、五華國小、忠孝碼頭、淡水區石牆仔內、蘆洲集賢路等,於三蘆地區遍地開花、香氣隨風飄散。
秀英花的復育過程,逐漸得到地方的重視,加上文史的篇幅加大加深報導,三重地區的學校如正義國小結合鄉土將秀英花納入課綱、五華國小學生自製秀英花故事繪本、光榮國小教學方案得到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KDP國際認證獎、格致中學參與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實施計畫「秀英花開好時節」等,在新一代的身上再次植入秀英花印象。
秀英花為可食植物,可入茶亦可入菜,特殊的形色香味能發展出無限的相關商品。運用「秀英花」的實體物象、其蘊藏的文史脈絡及意象,以「食、衣、住、行、育、樂」之不同面向開展,激發地方創生的無限可能,更期望藉此進一步活絡經濟、繁榮發展,並由三重社區大學作為創意發想的教育基地進行推動,逐步在三重地區遍地開花,使曾經的「三重市花」恢復昔日輝煌,期待再次成為三重區的區花,未來更可能像過去的香茶一樣,推廣至全世界。
三重社區大學很感謝張明祥校務委員與賢內助林月于女士的共同堅持昇華成信念。張老師為三重的秀英花、文史與台語教育盡心盡力,卻經常自嘲沒有一天住過三重,老師常常害羞地說,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堅持著追花復育,由於太太月于是三重人,過去一路溫柔地陪伴和全力支持,張老師也藉此抒發無盡的思念,在復育秀英花之路上增添了一筆刻苦浪漫的故事,未來努力在太太的故居錦通街成立「三蘆錦通悅愉香花故事館」。
秀英花小檔案
秀英花(學名為Jasminum Odoratissimun)原產地在印度,屬於木樨科,茉莉屬、素馨屬。樹枝是可攀爬的軟枝,樹葉為對生單數,花朵富含精油可做香水,也可做花茶的添加香料。花期從每年清明後開到11月。光緒 13 年(1887),張林達氏引進秀英花,在三重蘆洲普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