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心內的橋
走過千山萬水,看盡人生風景,有哪些地方,深刻烙印在你心底?連結國與國、鄉與市、村與鎮,一座座梁式橋、拱式橋、斜張橋,或木造、鐵鑄、水泥的橋,有哪幾座橋能通往你心裡?
自小成長在「天龍國」,「三重」對我而言,只是高速公路上一個匝道出口,或是社會新聞中,龍蛇雜處、逞凶鬥狠的槍戰現場。僅僅一橋之隔,卻如此陌生。我想這是多數人對「三重埔」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直到結婚買房時,在經濟與通勤的考量下。房價遠低於臺北市,卻和臺北市緊密接觸,又有捷運、高速公路加持,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的「三重」成了最佳首選。「三重」對我而言,開始有了意義。
每天早晨一出家門,車子立刻爬上中山高架道路,忍受太陽刺眼的光芒,朝著日出的方向前進,塞在忠孝橋的車陣當中,一輛輛如猛獸般的車子在擁擠的車流中伺機而動。開車的老公全程繃緊神經,戰戰兢兢,而我只須偶爾幫忙留意其他來車,趁機補眠休息,更多時候是在忠孝橋上欣賞風光。
晴空萬里時,陽明山蒼翠碧綠,風景如畫。忠孝橋下,沙洲倒映在淡水河上,島上綠意盎然,老狗悠閒散步其間。偶爾出現一葉扁舟,上面坐著垂釣的漁客。對應橋上的分秒必爭,橋下彷彿時空靜止,遺世而獨立。忠孝橋彼端,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和台北101矗立遠方遙遙相望,像是兩位守護台北的衛兵。(圖一~圖四)
圖一:忠孝橋下,沙洲倒映在淡水河上
圖二:沙洲倒映在淡水河上
圖三:淡水河上的沙洲
圖四:新光人壽保險摩天大樓和台北101矗立遠方遙遙相望
當細雨微寒時,煙雨濛濛,新光摩天大樓和101隱沒在雲霧之中,像一幅潑墨山水,而忠孝橋上正是絕佳的賞景點。
忠孝橋像一艘船,承載無數懷抱夢想,出外打拼的遊子,在夕陽西下,拖著疲憊身軀返家,忠孝橋依舊車水馬龍。在橋上,映襯著擁擠的車潮,我的心是鬆弛的,眼光追逐著如蛋黃般、黃澄澄的懸日。啊!夕陽多麼美好!
有時夜幕低垂,在點點燈光裝扮下,披上銀白色薄紗的淡水河,展現優雅動人的一面。此時,「三重埔」像殷殷期盼的母親,而忠孝橋是她迎接我的雙臂,邀請我投入她溫暖的懷抱。曾幾何時,「三重埔」在我的心目中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我而言,「三重埔」成了家的代名詞。而佔地424公頃的新北大都會公園,則是我的後花園。(圖五~圖六)
平日我們全家人會走到大都會公園,有時天矇矇亮就出發,沿途呼叫早起的鳥兒相伴。走著走著,通往新莊的中山橋下「原住民主題園區」響起薩克斯風的樂音,有的婉轉動聽,有的難以入耳。菜鳥級的吹奏者在pro級薩克斯風帶領下,一天天進步,從呻吟慘叫到聽得出曲調。假日還會吸引盛裝打扮的男女,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專業的國標舞即興演出。走著走著,橋下又出現裙擺搖搖的熟女,踩踏著整齊舞步,展現婀娜多姿的體態。(圖七)
有時不畏炎炎夏日,穿過中山橋下,到「三重疏洪荷花公園」欣賞夏荷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態;有時選在涼風習習,追隨攝影玩家捕捉數大便是美的百日草花海身影。(圖八~圖九)
圖五:車水馬龍的忠孝橋
圖六:忠孝橋上的淡水河夜景
圖七:中山橋下薩克斯風演奏
有時走在堤防上,俯瞰著「熊猴森樂園」內奔跑嬉戲而笑顏逐開的孩童;偶爾出現童心未泯的成年人,擺脫年齡限制,盪著鞦韆,或享受從「瀑布滑草場」高速俯衝而下的快感。新開幕的「海世界水樂園」更是消暑的天堂,同時吸引各地遊客搶拍IG網美照。(圖十~圖十一)
機場捷運帶動人潮,專為行人和單車族打造的親水景觀橋-「辰光橋」也因應而生。走出捷運站步上辰光橋,就能直接跨越二重疏洪道到對岸,拉近了堤防兩岸的距離。住商大樓一棟棟蓋起,水岸住宅行情逐漸看俏,三重也成了假日親子休閒、情侶約會勝地。(圖十二~圖十四)
圖十二:跨越二重疏洪道的辰光橋
圖十三:二重疏洪道兩岸興建中的大樓
圖十四:辰光橋上遠眺觀音山
站在辰光橋上,你可以低頭欣賞波光粼粼的水道蜿蜒在如茵碧草之中,並遠眺靜靜躺臥的觀音山。也可以觀賞悠遊自在的魚群在水草間嬉戲,還有正在修煉龜息大法的烏龜偶爾探出頭來喘氣,更能驚喜發現躲藏在草叢中的水鳥媽媽帶著小水鳥出來遊行。最精彩的是,當除草車轟轟轟出動時,上百隻白鷺鷥呼朋引伴、成群結隊前來覓食,享受免費的蟲蟲百匯饗宴。 (圖十五~圖十六)
夜鶯清唱之際,浪漫光雕投射下,彷彿見到喜鵲騰飛而起搭造出雙層雙曲線的辰光橋,穿越時空的牛郎織女用愛情鎖牢牢鎖住、雙宿雙飛,吸引情侶前來朝聖。
當整座城市還在酣睡之際,重新橋下觀光市集首先甦醒。來自各地的農產品、千奇百怪的生活五金、戶外放送的音響設備、新舊交錯的服飾、皮件、古董、玉器、3C產品,甚至推拿、理髮服務,應有盡有,這裡是購物天堂、淘寶天地。逛累了,還可以坐下來大快朵頤,羊肉湯、牛肉麵、滷肉飯、胡椒餅、蚵仔煎……讓你祭完五臟廟並滿載而歸。(圖十七~圖十九)
圖十五:雙層雙曲線的辰光橋
圖十六:重新橋觀光市集
圖十七:重新橋觀光市集叫賣哥
圖十八:重新橋觀光市集推拿服務
圖十九:重新橋觀光市集美食區
忠孝橋、中山橋、辰光橋、重新橋……九橋之都的三重,在人們胼手胝足努力耕耘下,她蛻變了、成長了,造就三重全新的風貌。而搭載人們進入這塊土地,改造她的幕後功臣就是三重的橋。如果三重是心,橋樑就是血管,為三重之心輸送源源不絕的含氧活血,帶給三重進步與繁榮。三重的橋不僅僅是跨越障礙的運輸設施,也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橋梁,更是連繫家人通往心內的橋。(圖二十)
圖二十:忠孝橋眺望三重湖濱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