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素養指標教師共備版

(修改三版: 2018.01.17 藍偉瑩)

(粗體字是探究學習內容,一般字體是實作學習內容

1. 發現問題

1-1觀察現象

1-1-1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書刊或網路媒體等,進行各種有計畫、有條理、有效率的觀察。

1-1-2能運用感官(手觸、鼻嗅、眼看、耳聞)辨識物體和現象的特性。

1-1-3能透過儀器或工具,觀測物體和現象的特性。

1-1-4能依據時間或空間的不同觀察物體和現象的變化或差異。

1-1-5能推測所觀察現象的可能成因。


1-2 蒐集資訊

1-2-1能利用圖書、網路、訪問、踏查等各項管道蒐集相關資訊。

1-2-2能閱讀、理解並過濾出所需的資訊內容。

1-2-3能判斷資訊來源的可靠性。

1-2-4能提取適當資訊並加以整理。


1-3形成或訂定問題

1-3-1能依據觀察所得,經由蒐集資訊及閱讀等過程提出可能適合探究的問題。

1-3-2能透過討論提出適合科學探究或適合以科學方式解決的問題。

1-3-3能當有多個問題同時存在時,能分辨問題的優先順序。

1-3-4能選擇優先重要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


1-4提出可驗證的觀點

1-4-1能根據問題提出多個具體的想法。

1-4-2能依據不同想法建立假說或模型。

1-4-3能檢核所提出之假說或模型的合理性。

1-4-4能檢核所提出之假說或模型是否可以科學方法驗證。

1-4-5能思考各種假說的研究方法與預期得到結果。

1-4-6能選定最佳的假說。


2. 規劃與研究

2-1尋找變因或條件

2-1-1能了解操縱、控制及應變變因的差異。

2-1-2能根據研究主題,列舉所有與研究相關之變因。

2-1-3能正確地將所列變因分類為操縱、控制及應變變因。

2-1-4能合理推論操縱變因和應變變因之間的因果關係。

2-1-5能合理預測實驗的可能結果。


2-2擬定研究計畫

2-2-1能了解可採用多種方法工具和技術去進行探究。

2-2-2能依據實驗變因羅列出可操作之實驗方法、步驟與實驗操作次數。

2-2-3能由實驗方法與步驟,規劃合適或可行之儀器與材料。

2-2-4能正確使用儀器(或工具),並檢驗儀器(或工具)是否可行,並解決操作問題。

2-2-5能完成完整實驗計劃(包含目標、方法、步驟)並畫出實驗流程圖。


2-3收集資料數據

2-3-1能設計出符合實驗的紀錄格式。

2-3-2能正確且安全地操作儀器或工具。

2-3-3能了解儀器的測量原理。

2-3-4能注意儀器的適用區間,並正確判讀數據與結果。

2-3-5能依據實驗情形,適當調整實驗方法。

2-3-6能最佳化實驗條件。

2-3-7能詳實紀錄實驗條件、數據與結果。


3. 論證與建模

3-1分析資料和呈現證據

3-1-1能使用適當科技工具與技術方法,有效地整理數據、資料並製作圖表。

3-1-2能根據實驗數據整理規則,提出分析結果與相關證據。

3-1-3能檢核數據的合理性,並排除不合理數據,或重複實驗。

3-1-4能比較自己的實驗結果與其他相關資料(含理論、同學的實驗結果)。


3-2解釋與推理

3-2-1能判斷資料數據的變化趨勢是否符合假設及模型。

3-2-2能由資料數據顯示的相關性推測其背後可能的因果關係。

3-2-3能根據探究結果,合理說明並解釋實驗數據。


3-3提出結論或解決方案

3-3-1能從探究過程的發現,形成結論或衍生出新概念、新問題。

3-3-2能針對探究出的結論找到適當的問題解決方案。

3-3-3能分享並檢核自己和同學的探究過程和結論,並能描述和分辨異同處。


3-4建立模型

3-4-1能由探究結果透過自行思考或合作討論來建立合理模型。

3-4-2能以合適的形式來說明科學現象(E.g. 類比、圖像符號、地圖表格或概念過程)。

3-4-3能分析各種模型的特性、優缺點與限制。

3-4-3能了解模型可能存在錯誤且能被修正。


4. 表達與分享

4-1表達與溝通

4-1-1能用科學語言,有條理地陳述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

4-1-2能以自己的口語、文字、圖像、影音、實物等方式,重新呈現自己或他人的探究過程或成果。

4-1-3-1能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或模型與他人溝通交流,呈現自己或理解他人的探究過程與成果。(初階)。

4-1-3-2能運用簡單的數理演算公式描述科學理論、相關性或因果關係。(進階)

4-1-3-3能運用科學證據或理論以及類比、轉換等方式修正說明自己提出的論點。(進階)

4-1-4能將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至網路、期刊或課程成果展,以期和他人有科學資訊的交流。


4-2合作與討論

4-2-1能傾聽並理解他人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4-2-2能評估及判斷自己與他人對於探究方法、過程及結果的合理性。

4-2-3能對他人之探究過程提出改善方案。

4-2-4能將各方建議整合,並提出具體可行方案。


4-3評價與省思

4-3-1能理解與檢視研究建立的脈絡(體驗實作→數據整理→統整歸納→邏輯推論→探究結果的再現性。)

4-3-2能反思研究歷程,評價研究的品質、應用性與限制性,並提出改進方案。

4-3-3能理解科學在社會上對倫理、法律及道德需反省改進的部分。

4-3-4能對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的科學資訊抱持批判態度,審慎檢視其真實性、可信度。

4-3-5能瞭解科學的認知方式講求經驗證據性,合乎邏輯性,存疑和反覆檢視。

4-3-6能理解科學只是一種解釋世界的工具。

4-3-7能瞭解以科學解釋現象是有限制,並有應用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