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現象與交互作用(K)Va

波動、光及聲音(Ka)

PKa-Ⅴa-1

力學波須透過介質來傳播,但光可在真空中傳播。

PKa-Ⅴa-2

介質振動會產生波。

PKa-Ⅴa-3

正弦波在時間上以及空間中均有週期性。

PKa-Ⅴa-4

波遇到不同的介質時會反射和透射,例如:繩波。

PKa-Ⅴa-5

線性波相遇時波形可以疊加。

PKa-Ⅴa-6

兩個振幅、波長、週期皆相同的波相向行進會經由干涉形成駐波。

PKa-Ⅴa-7

如聲音形成駐波,其頻率最低者稱為基音,頻率高者稱為泛音。

PKa-Ⅴa-8

物體振動的頻率和聲波頻率相同時會產生聲音的共振(或共鳴)。

PKa-Ⅴa-9

惠更斯原理可解釋波的傳遞,波前的每一點就像一個向外傳播的點波源。

PKa-Ⅴa-10

光有波動的性質。

PKa-Ⅴa-11

光的折射遵循司乃耳定律,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的入射角大於臨界角時會發生全反射。

PKa-Ⅴa-12

光經透鏡成像可用透鏡公式分析,透鏡有很多用途。

PKa-Ⅴa-13

光有干涉與繞射的現象,其亮紋和暗紋決定於相位差。


萬有引力(Kb)

PKb-Ⅴa-1

萬有引力定律的說明。

PKb-Ⅴa-2

地球表面的重力與重力加速度。

PKb-Ⅴa-3

行星與人造衛星的運動。

PKb-Ⅴa-4

以圓周運動為例說明如何由萬有引力定律推論出克卜勒定律。


電磁現象(Kc)

PKc-Ⅴa-1

可以用電力線表示出電場的大小與方向。

PKc-Ⅴa-2

庫倫作用力是守恆力,具有位能。

PKc-Ⅴa-3

在電場中,單位電荷在某點所具有的位能,即為該點之電位。

PKc-Ⅴa-4

電位差等於電流乘以電阻,此為歐姆定律。

PKc-Ⅴa-5

電路中電流帶有能量。

PKc-Ⅴa-6

電路有串聯、並聯及迴路等形式,電路中的能量及電量必須守恆。

PKc-Ⅴa-7

載流導線如長直導線、圓線圈、長螺線管,會產生磁場,遵循必歐-沙伐定律及安培右手定則。

PKc-Ⅴa-8

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可利用此特性設計電動機。

PKc-Ⅴa-9

在平面上運動的帶電質點受到垂直於平面之均勻磁場的作用,會受力並做等速圓周運動。

PKc-Ⅴa-10

磁通量的負時間變化率等於感應電動勢,此為法拉第定律。

PKc-Ⅴa-11

電壓和電流有直流電和交流電兩種。

PKc-Ⅴa-12

發電機與變壓器的原理皆為電磁感應。

PKc-Ⅴa-13

電場變化會產生磁場。

PKc-Ⅴa-14

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的速率由電磁常數決定,與頻率無關。

PKc-Ⅴa-15

平面電磁波的電場、磁場以及傳播方向互相垂直。

量子現象(Kd)

PKd-Ⅴa-1

用湯木生陰極射線管及密立坎油滴實驗測量電子的荷質比及電量。

PKd-Ⅴa-2

X射線比起可見光來能量較高、波長較短,可用來分析晶體結構,並且有許多其他的應用。

PKd-Ⅴa-3

普朗克分析黑體輻射現象,提出量子論之解釋。

PKd-Ⅴa-4

愛因斯坦分析光電效應,提出光量子論。

PKd-Ⅴa-5

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物質都具有波與粒子的二象性,並經實驗驗證。

PKd-Ⅴa-6

拉塞福提出正電荷集中在核心,電子分布在外的原子模型。

PKd-Ⅴa-7

波耳假設角動量的量子化,提出氫原子模型,成功解釋氫原子光譜。

PKd-Ⅴa-8

依照量子力學解釋,原子內之電子是以機率分布出現,沒有固定的古典軌道。

基本交互作用(Ke)

PKe-Ⅴa-1

質子和中子可組成結構穩定以及不穩定的原子核。

PKe-Ⅴa-2

不穩定的原子核會經由放射性衰變釋放能量或轉變為其他的原子核。

PKe-Ⅴa-3

基本交互作用遵循許多守恆律,例如: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質能守恆、電荷守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