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科技、社會及人文(M)IV

科學、技術及社會的互動關係 (Ma)

Ma-Ⅳ-1

生命科學的進步,有助於解決社會中發生的農業、食品、能源、醫藥,以及環境相關的 問題。

Ma-Ⅳ-2

保育工作不是只有科學家能夠處理,所有的 公民都有權利及義務,共同研究、監控及維 護生物多樣性。

Ma-Ⅳ-3

不同的材料對生活及社會的影響。

Ma-Ⅳ-4

各種發電方式與新興的能源科技對社會、經 濟、環境及生態的影響。

Ma-Ⅳ-5

各種本土科學知能(含原住民族科學與世界 觀)對社會、經濟環境及生態保護之啟示。


科學發展的歷史(Mb)

Mb-Ⅳ-1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為了因應人類需求,運用跨領域技術來改造生物。發展相關技術的歷 程中,也應避免對其他生物以及環境造成過 度的影響。

Mb-Ⅳ-2

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 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


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Mc)

Mc-Ⅳ-1

生物生長條件與機制在處理環境汙染物質的應用。

Mc-Ⅳ-2

運用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可改善人類生 活。

Mc-Ⅳ-3

生活中對各種材料進行加工與運用。

Mc-Ⅳ-4

常見人造材料的特性、簡單的製造過程及在 生活上的應用。

Mc-Ⅳ-5

電力供應與輸送方式的概要。

Mc-Ⅳ-6

用電安全常識,避免觸電和電線走火。

Mc-Ⅳ-7

電器標示和電費計算。


天然災害與防治(Md)

Md-Ⅳ-1

生物保育知識與技能在防治天然災害的應用。

Md-Ⅳ-2

颱風主要發生在七至九月,並容易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Md-Ⅳ-3

颱風會帶來狂風、豪雨及暴潮等災害。

Md-Ⅳ-4

臺灣位處於板塊交界,因此地震頻仍,常造 成災害。

Md-Ⅳ-5

大雨過後和順向坡會加重山崩的威脅。


環境 汙 染與防治(Me)

Me-Ⅳ-1

環境汙染物對生物生長的影響及應用。

Me-Ⅳ-2

家庭廢水的影響與再利用。

Me-Ⅳ-3

空氣品質與空氣汙染的種類、來源及一般防 治方法。

Me-Ⅳ-4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

Me-Ⅳ-5

重金屬汙染的影響。

Me-Ⅳ-6

環境汙染物與生物放大的關係。

Me-Ⅳ-7

對聲音的特性做深入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 更確實防範噪音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