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推介给你

参加方法 /

1—— 你可以像张巧玟同学那样,写篇短文推介你的家乡
文章用word档案gmail(library@hinhua.edu.my


2——到图书馆柜台前领取小纸条,用三言两语,点出你家乡的特色,推介你的家乡。再把纸条交回柜台即可。


除了在壁报张贴,图书馆同时将把推介上载到兴华图书馆Goolge Sites ,欢迎大家到线上浏览。


《雪州誌》的出版计划是每期介绍雪州的一个县,

快来推介你的家乡,

图书馆会将你的推介传给《雪州誌》。

巴西不南邦,Pasir Penampang
文 / 张巧玟 ( 高一文商廉)

          在聆听了《雪州誌》分享会和阅读了《雪州誌》后,我觉得创办《雪州誌》是一群勇敢坚定不惧一切的人,他们创办《雪州誌》只为了向世界展现雪兰莪的一切一切。

         其实我也有过那么几个瞬间想和不止周围的人分享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我爸妈的家乡---巴西不南邦,Pasir Penampang,这个地方超少超少人知道!我时常以在适耕庄附近这样的方式向他人介绍。是的,它是一个小渔村,但是它的特产不只是海鲜,那里也有虾饼,鱼饼,蚵仔煎等等的美食;那里也有供玩乐的地方,如出海看老鹰,出海拍照,出海看萤火虫等海上活动;那边有座山,叫皇家山,可以爬爬山,感受高处的风景。我觉得巴西不南邦这个小地方最特别的是一个叫做“怪饭”的食物,这个“怪饭”只在巴西不南邦有卖,也只有在巴西不南邦可以吃到,还怪好吃的嘞!我觉得这些特点,都足以让这个小地方被发现、被认识,它似乎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雪兰莪的更多内涵而存在。

         我蛮感恩有人在为雪兰莪的这些小地区和小故事作记录,以让世人了解和认识。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好奇的人,我会好奇这些小历史或小故事。看完《雪州誌》后,我觉得自己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了解到了好多好多我所不知道的事物。希望《雪州誌》可以长长久久,好好发展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雪兰莪。

巴生,Klang
文 / 沈嘉仪 (高二文商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雪州有九个县,在马来西亚各州中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每个县市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土人情。相信学校里绝大多数人都与我有同样的家乡——巴生。我是土生土长的巴生人,17年来看着巴生一点一点地改头换面,店铺的经营者有些换了,有些依旧;看着巴生曼尼普尔医院(Manipal Hospital)慢慢地建立、营业;到后来政府推动的轻快铁(LRT3)的大肆建设。

        不知是否有人知道巴生的马来文名 "Klang" 的由来。早在很久以前,巴生就是马来西亚重要的港口之一。这里的船只来来往往,运送的货物也是数不胜数。因此,“Klang”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船坞在修理船只时时常发出打铁的 "kelang, kelang" 声;二是当年这里有许多摆放货物的仓库—— "kilang" 而得名。

          或许就连很多巴生人也不知道,其实巴生本地有很多百年老建筑。例如,巴生火车总站为了运送锡矿的需要,建于1890年,距今大约有133年的历史了,现在依然还在运行。同样建于1890年的还有国内唯一采用维多利亚式建筑风格的巴生消拯局。而建于1889年的阿南沙皇宫则是巴生第一座皇宫,是马来西亚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今是举行大型皇室庆典和册封仪式的所在地,每当我乘车经过时都会被它的宏伟给深深震撼。

        说到巴生,“肉骨茶”一词自然就会在脑海里浮现。我记得小时候曾经读过一则漫画。漫画里说,肉骨茶是由于当年巴生港口有很多华人苦力,他们搬运的货物中不乏有药材和香料,过程中偶尔会掉落一两个到地上。这些苦力完成工作后就会捡这些药材到附近的店,付点钱拜托老板把这些药材熬成汤,配上米饭吃。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现今的肉骨茶。可当我上网搜索了下,发现其实不止这个说法,还有说是因为当年南下的华人水土不服,身体虚弱,所以有人用药材熬汤来滋补身体。当然,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见仁见智。

        巴生的美食何止肉骨茶呢?别忘了班达马兰新村的摇摇冰和炸鸡。驾车在班达马兰华小B校附近兜圈,你会发现一间不显眼的店铺,店名就是 "摇摇冰" ,专门售卖不同口味的碎冰,有红豆、西瓜、酸梅等。炸鸡也分成普通炸鸡和辣烧鸡。除此之外,巴生火车站隔壁还有许多人慕名而来的“中国酒店”茶餐室,售卖各种各样的马来西亚地道的早餐,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各个民族的人和谐地挤在这间小小的店铺里吃早餐。这里时常人满为患,所以要吃的话还得早些来,否则很多糕点就售罄了。建议吃货们亲自来巴生探探店,毕竟美食太多了,根本没办法一一列出。

          巴生是即使我去过很多地方后,仍然想要回来的家乡。由衷希望巴生的发展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