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臺大校園杜鵑花盛開,行路間充滿繽紛色彩,宛如一幅美麗的畫作。在這個節慶中,透過一系列的學系博覽會與學生社團介紹,讓人感受到臺大蘊藏的能量、濃厚校園文化和凝聚力。
杜鵑花樹象徵著生命的頑強和永恆,也代表著杜鵑花對自己生命的忠誠。今年醫學系的主題是「醫脈相承」,展示學術、臨床以及人文關懷的結合,傳達出醫學不僅是治療疾病,同時是一種生命的延續。這個主題除了反映醫學專業的世代傳承與發展,也體現了醫學與人文的深厚聯繫。在此要感謝黃韻如教授擔任本次杜鵑花節指導老師,也感謝多位師長參與專訪論述。此次專題介紹包括防疫與傳染病、疫苗,以及癌症治療與再生醫學;現場並安排有醫學系學制、課程、未來職涯等完整且豐富的資訊介紹。來賓及同學亦可透過活動諮詢、社群網站、文宣手冊等管道,更進一步瞭解過去、現在及未來的醫學發展。
「醫脈相承」揭示了醫學不只是科學知識的積累,也是道德、關懷和社會責任的傳遞。期望藉由本次博覽會,能傳達本系「培育良醫,服務社會,領導醫界,貢獻人類」的教育目標,也期許學生都能成為術德兼修的社會優秀人才。在此謹代表臺大醫學系感謝貴賓及同學參與杜鵑花節,並感謝所有指導老師與系上同學們花費心思籌備活動,相信能讓各位收穫豐富、滿載而歸!
臺大醫學系系主任 盛望徽 謹致
杜鵑花盛開的時候,春天就到了。
雖然四季的更迭在這個氣候變遷劇烈的世代中,已漸漸失去規律,但杜鵑花的綻放,總能為臺大人帶來一絲安心感,彷彿是在失序中仍提醒著我們還有脈絡可循的存在。
於是杜鵑花節,成了每一代的臺大人定義自己並且望向未來的機會,我們看著盛開的杜鵑花,停下腳步問自己: 要用怎樣的姿態在這一季展開呢?
臺大醫學系在2025年的杜鵑花節,來到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個世代的醫療似乎漸漸面臨結構性失序與價值混淆,但卻又正站在充滿創新機會與科技革命性轉變的浪頭上。「醫脈相承」的主題讓我們能從追尋醫療發展的世代脈絡中,重新思考能夠如何面對現今醫療的挑戰,並且勇敢地往未來前進。
臺大醫學系的學生們選擇了幾個主題來進行這個世代脈絡思考,從傳染病歷史看防疫手段例如疫苗、口罩、消毒發展的軌跡以及放眼未來性;從傳統癌症的手術、放射、化學治療,來看近代的標靶藥物、醫學影像技術發展以及未來的癌症診斷與治療創新,例如液體活檢、奈米機器人、腫瘤疫苗等;從再生醫學的角度來談利用細胞治療、器官移植、腦機介面來進行人體補丁的可能。
回望過去,是為了迎接未來。透過脈絡的爬梳,不但更清晰地定義自己,才有可能進一步幫助他人理解,要怎麼也能在臺大醫學系,找到自己。
臺大醫學系2025年杜鵑花節「醫脈相承」,希望大家會喜歡,也能從中找到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綻放姿態。
臺大醫學系指導教授 黃韻如 謹致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杜鵑花開。透著紅暈的花瓣點綴著臺大校園,透露著無數學子心中澎湃的熱情與憧憬。從引頸期盼的高中生到昂首踏入臺大校園,杜鵑花節對我們而言,既是傳承,也是使命,希望引領莘莘學子們一探臺大醫學系的奧秘。
此次杜鵑花節的主題「醫脈相承」,象徵醫學由曩昔至現今的接力與傳承,以醫療知識與技術的發展為脈絡,期望讓高中生們在認識本系職涯發展的同時,見證醫學的古往今來,喚起對未來醫學發展的想像!我們也將結合現場遊戲、手冊及網站的介紹,將教授、醫師及學長姊的寶貴經歷,一同傳承給學弟妹們。
我們想特別感謝臺大醫學系盛望徽系主任、指導教授黃韻如教授、王振源教授、李芳仁教授、吳偉愷醫師、余本隆醫師、邱郁淳醫師、洪健華醫師、張兆恬副教授、陳彥元教授,籌備之期間所有幫助過我們的師長、學長姊、同學們,以及醫學系辦公室侯曼琳助教。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抽空協助,本次活動才得以隨著杜鵑花綻放,一同散發出溫暖的光彩。
在杜鵑花盛開的時節,我們誠摯邀請各位貴賓、家長及同學,共同參與這場醫學與傳承的盛會。願這場活動不僅帶來知識的啟發,也讓每位參與者感受到醫學精神的溫度與力量!
總召 林軒名
副召 白育菁 陳奕妡 蘇玥儒
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