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

臺灣合唱之父─呂泉生

文:楊宏祥─葫蘆墩季刊主編

E-MAIL:hongshan@ms2.hinet.net

FB: https://www.facebook.com/holodun/

「豐原人文故事館」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engyuamtrainstation/

呂泉生(1916年7月1日-2008年3月17日),臺灣作曲家兼聲樂家,臺中市神岡區客家人,出生於日治臺灣臺中廳葫蘆墩支廳三角仔(今臺中市神岡區)。呂泉生為日治時代臺中豐原三角仔庄呂家〈筱雲山莊〉在當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以歌謠創作聞名,並被尊譽為「臺灣合唱之父」。

1923年呂泉生入臺中岸裡公學校就讀,1929年公學校畢業,並考入宿負盛名的臺中一中。在中學時期,開始他認識音樂、摸索音樂、學習音樂的旅程。1932年春天,呂泉生參加臺中一中舉辦的修業旅行,到日本內地旅遊,在東京日比谷公會堂,他觀賞了生平第一場的音樂會,被臺上弦管和嗚的樂音深深吸引,矢志要成為一名音樂家。他的父親原本希望他未來習醫,但呂泉生學習音樂的心意極為果決,父親在莫可奈何的情況下,默許他依照自己的意願,走上音樂這條路。

1935年3月臺中一中畢業後,呂泉生隨即負岌東瀛,考入東洋音樂學校預科,隨井上定吉教授主修鋼琴,1936年升入本科,成為正式生。1938年某天,呂泉生遊戲時不慎拉傷手臂,造成手指神經永久傷害,不得已只好放棄鋼琴,轉主修聲樂,師承聲樂部主任阿部英雄。在東洋音樂學校求學途中,呂泉生對白俄老師康斯坦真‧夏皮洛開設的合唱課、作曲家成田為三的理論課極感興趣,從中獲益良多,啟發他對多聲部音樂的認識,也對他日後從事合唱教育有很大的幫助。1939年3月,呂泉生修畢本科三年級課業,取得音樂專門學校文憑,正式從東洋音樂學校畢業。

1939年,呂泉生便在鋼琴恩師井上定吉協助下,進入東寶會社日本劇場,參加歌舞劇表演。他的首演劇目是《東洋的一夜》,一齣描寫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旅遊的歌舞劇。但因不諳劇場人情,《東洋的一夜》演罷之後,呂泉生未能繼續獲得邀約,只能在家抄譜維生。數月之後,他獲得朋友介紹,在松竹會社旗下的常盤座擔任綜藝節目歌手,半年合約期滿,他選擇退出常盤座,另覓生計。1939年12月,日本原擬藉慶祝「皇紀二千六百年」之由,舉辦奧林匹克運動大會,並成立一支三百人規模的大合唱團,呂泉生聞訊遂前往報名,並考取該合唱團。然而卻因日本取消舉辦奧林匹克運動大會,這支為運動會成立的合唱團也隨之宣告解散。幸而不久NHK電臺有意成立合唱隊,便接手這支團體,從原本三百人的團員中再篩選出一百二十人,成立合唱隊,依團員程度好壞,分ABCDEF六組,隨時待命演出。呂泉生被分到程度最好的F組,不但常有機會接受良師指導,豐富的演出機會也讓他累積寶貴的合唱經驗,奠定未來推動合唱教育的基礎。

1941年春,呂泉生除了NHK放送合唱團的工作外,同時又考取東寶演藝會社新成立的聲樂隊,重回日本劇場,參加新推出的「舞台秀」表演。和呂泉生同時期在東寶聲樂隊演出的臺灣人,除了有臺灣第一才子盛譽文壇才子呂赫若〈葫蘆墩季刊曾於201509秋訊專題報導〉外,還有同樣是東洋音樂學校畢業的蔡香吟。呂泉生在東寶聲樂隊,學習到許多劇場的實務經驗,包括編、作曲的技巧及舞台表演的藝術,大大豐富了呂泉生的藝術視野與音樂內涵,對他末來音樂觀的鎔鑄,有深遠影響。1942年9月接到父親病故的噩耗,呂泉生收拾行李,回臺奔喪。但隨海面上的戰火愈來愈熾,他遂決定定居臺灣,結束了他在東京的音樂演藝歲月。

呂泉生由日返臺之初,所做最轟動的一件事就是採集民謠。呂泉生採集臺灣民謠的動機,主要是在日本東寶聲樂隊期間,受到臺灣民謠採集事件的刺激,誘發他回臺之後採集臺灣民謠。1941年,東寶演藝會社派遣部員渡邊武雄、北村滋章兩人到臺灣採集民謠,此時正值臺灣「禁鼓樂」時期,這兩人到了臺灣,因聽不到民謠、採不到民謠,因此回東京之後報告說:「臺灣沒有民謠。」這件事讓呂泉生相當不服氣,他認為不是臺灣沒有民謠,而是這兩人對臺灣文化不熟悉,不知道臺灣民謠蘊藏何處,所以才採集不到民謠。因此回臺之後,他一有機會就問人會不會唱臺灣民謠?進而採集民謠。他並以這些民謠為基礎,做為新劇《閹雞》配樂的素材,不但激起臺灣人演唱臺灣民謠的熱潮,也為臺灣新劇的發展寫下新的紀錄

呂泉生回臺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後,隻身北上,蒙山水亭老闆王井泉幫忙,借宿王老闆家,成為山水亭文友中的一份子。1943年,臺北藝文界人士為抗議皇民奉公會推行的「改良劇」,逐組成「厚生演劇研究會」,製作能彰顯臺灣人精神的戲劇,以與「改良劇」相抗衡,配樂的重責大任自然落在音樂家呂泉生的身上。呂泉生負責編曲的劇目,是由文學家張文環所寫的《閹雞》。為了將配樂寫好,呂泉生勤走民間藝人聚集最多的大稻埕永樂市場,在其間採集民謠。他的做法是,先用五線譜將曲調、歌詞記錄下來,再著手加以改編。在《閹雞》配樂中,呂泉生共採用三首臺灣民謠:《丟丟銅仔》、《六月田水》與《一隻鳥仔哮救救》,做為換幕時的串場音樂,沒想到在演出之時,這些民謠竟意外激起臺下觀眾熱烈的迴響,一直到散戲之後,觀眾的口中還不斷唱著《丟丟銅仔》,引起日本政府的關注。因為《閹雞》的配樂違反日本政府「臺灣民謠只准演奏、不准演唱」的規定,所以隔天起,這三首民謠便遭到禁唱的命運。但久經禁錮的臺灣民謠經此一唱,掀起前所未有的傳唱熱潮,是大家意想不到的結果。

呂泉生以臺灣民謠作曲,對當時人的觀念是一大挑戰,原本很多人都以為,民謠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歌曲,更何況將這種音樂改編成在正式場合演出的節目。但呂泉生卻不作此想,他認為,民謠是臺灣最根本的音樂,是最能代表臺灣文化的東西,因此採集下來,以他擅長的西樂手法加以改編,使熟悉的旋律增添新穎的和聲效果,大大提昇民謠歌曲的藝術價值。呂泉生將臺灣民謠從俚俗歌謠的地位,提昇至藝術化歌曲的層次,這樣的作法在臺灣音樂史上可謂第一人。也正因他的努力,使當初這些經由他採集而保存下來的民謠,成為今天人人琅琅上口的歌曲,對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來說,意義重大。戰後呂泉生曾多次領導厚生合唱團公開演唱這三首歌曲,又陸續寫作由臺灣民謠改編的《粟祭》、《快樂的聚會》及《農村酒歌》等膾炙人口的歌謠多首。

1944年呂泉生進入臺北放送局, 1945年日本人戰敗遣返,呂泉生因是放送局裡唯一的臺籍職員,理所當然成為留守人員,擔負移交電台給新政府的重責大任。臺北放送局栘交給國民政府後,更名為「臺灣廣播電台」,呂泉生的職責也變成音樂播音員。1946年,熟諳節目製作流程的呂泉生成為電臺的首任演藝股長,規劃演藝節目。呂泉生依照性質將演藝節目分成兩大類:一是古典音樂,二是地方音樂與流行歌曲,輪流在電臺固定時段播放。呂泉生不時鼓勵前來電臺表演的歌手,要多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在他的鼓勵下,流行音樂家楊三郎的臺語歌曲《望你早歸》張邱東松取材自小市民生活,寫出《燒肉粽》、《收酒矸》,都是膾炙人口、唱遍大街小巷的作品,這些樂曲的出現,為當時一片悲情氣氛瀰漫的流行歌壇注入暖意,帶動樂手創作的風氣。

1949年底,呂泉生因拒絕加入國民黨而退出電臺工作,後應靜修女中之聘,前往任教,負責籌備該校藝術班成立事宜。呂泉生擘畫成立藝術班一事,原本緊鑼密鼓進行,但受到大陸流亡潮影響,不得不宣告終止。失去當初來靜修主持藝術班的立意,隔年,呂泉生因臺灣省教育會有意聘他到該會任職,遂辭去靜修女中專職,改為兼課教師,每週來校上課六節,直至1957年為止。

1951年7月,臺灣省教育會理事長游彌堅有意為臺灣中、小學生編寫唱歌歌曲,因此聘呂泉生為省教育會音樂視導員,來會主理其事。呂泉生在省教育會所做的幾件事分別是:主編《一○一世界名歌集》、主編省教育會版《國民學校音樂課本》,及主持、編審《新選歌謠》月刊。1958年3月,呂泉生在謝東閔延聘下,到新成立的實踐家專擔任音樂教師,指導音樂一課。後來謝東閔著眼於臺灣音樂師資長期不足,有意為社會培育人才,因此從1969起,在實踐家專增設音樂一科,指定呂泉生為音樂科主任,為實踐家專贏得音樂界極佳的口碑。1978年呂泉生因甲狀腺腫瘤開刀,辭去教職,在家休養一年;翌年康復後,又在家專師生熱情召喚下,以不再兼科主任的條件,重執實踐家專教鞭。一直教到1986年,七十歲屆齡為止,才正式從教育崗位上退休。

在早年音樂教育仍不普及的時代,尤其在學院派音樂系尚未成立前,合唱是一般人民接觸音樂、學習音樂的一條便給途徑。由於參加合唱團,不需耗費金錢在價格昂貴的樂器上,也不必負擔音樂老師高額的私人鐘點費,因此吸引不少家境不夠寬裕、卻喜歡音樂的朋友加人,對推動社會音樂風氣有很大功用。戰前呂泉生曾組織過一支名為「厚生」的合唱團,活躍於臺北文藝界,戰後新興的合唱團體紛紛崛起,以指揮合唱團聞名的呂泉生,先後擔任過警備總司令部交響樂團合唱隊隊長、XUPA合唱團指揮、臺灣文化協進會合唱團指揮等合唱界的重要職務,但他一生最為人所熟知、亦是最引人矚目的成就,則首推榮星合唱團團長一職。呂泉生與榮星合唱團的創辦人辜偉甫(辜振甫之弟)是舊識,1957年,辜偉甫向他提出成立兒童合唱團的構想,兩人攜手,開啟「榮星」光輝的時代。呂泉生擔任該團團長直至1991年11月退休為止。對臺灣合唱素質的提昇、音樂人才的培養,有極為出色的成績,呂泉生也因而被尊稱為「臺灣合唱之父」1991年呂泉生獲行政院文化獎。2008年3月17日在美國辭世。

從音樂的角度來看呂泉生,他在臺灣音樂史上最重要的貢獻:一是他終身從事合唱教育,如果沒有呂泉生,台灣的合唱環境到一九六○年都將還是一片荒漠;另一是他採集、改編臺灣民謠的貢獻,著名的有《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啾啾》與《六月田水》等,不但為臺灣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同時是將臺灣民謠藝術化的第一人。他先後改編及創作了二百餘首聲樂曲目,重要作品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與《搖嬰仔歌》等,他的作品寓意光明、音樂流暢動聽,其中《愉快的歌聲》一曲,1993年獲得中國北京頒發「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榮譽,也使得呂泉生的聲名遠播,廣為對岸中國樂壇知悉。

呂泉生作詞作曲作品《杯底不可飼金魚》〈一說作詞者為劇作家陳大禹〉發表於1949年,呂泉生原將該歌曲歌名題為《台語飲酒歌》,後才因應歌曲風格予以更名《杯底不可飼金魚》,被學者莊永明推許為戰後四大名曲之一。呂泉生自述,他發表該歌曲的意思為希望228之後臺灣各族群能如歌詞「朋友弟兄無議論」相同地無本省與外省的隔閡,歌曲隱喻希望外省人跟本省人大家都可以坐下來喝杯酒,杯底不要留酒,一飲而盡,往後和樂過生活,肝膽相照,化解雙方猜忌或仇恨。

《搖嬰仔歌》完成於1945年6月8日,由呂泉生作曲,原歌詞是呂泉生的岳父蕭安居牧師所寫,呂泉生譜寫這首《搖嬰仔歌》的年代,正是二次大戰末期,戰況激烈,美軍經常對臺灣進行轟炸,都市居民奉命疏散,當時任職於「臺灣廣播電台」(原「臺北放送局」,現在的「中國廣播公司」)的呂泉生,為了工作,只好留在臺北。妻子產後身體虛弱,但美軍從1945年3月起,幾乎每天半夜都會對臺北市進行空襲。每天半夜一次的「跑空襲」,對才剛生產的妻子來說卻是件苦差事,那種擔心受怕的心情,讓呂泉生不忍妻兒受苦,加上空襲愈來愈密,只好將妻兒疏散回臺中神岡鄉老家。才剛把妻兒送走,5月31日,盟軍飛機大舉在臺北地區猛烈轟炸,警報聲響起,呂泉生快步躲進一座新掘的防空壕,因裡面太亂,就在同事的建議下換到別的地方,想不到他才剛離開,那座新掘的防空壕就被夷平。警報解除後,他從另一個防空壕走出來,看到一片斷垣殘壁、橫屍遍地。劫後餘生,想到生死只在毫髮之間,他惦念疏散到老家的妻兒,第二天,他去探望岳父蕭安居牧師,傾訴思念妻兒的心情,並央求岳父寫一首《搖嬰仔歌》讓他譜曲。蕭安居牧師所寫原詞是:「痛子掌中珠,為要傳後嗣,生傳大宗族,萬族作成國,滿月抱出廳,斟酌給號名(取名),亦欲蒸油飯,送給親人食。」呂泉生獨坐燈下,開始譜曲,突然間,想起小時候,嬸嬸們哄嬰兒入睡時,嘴裡常念著「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嬰仔嬰嬰惜,一暝大一尺。」於是就把這兩句放在歌詞前面,邊唱邊寫,這時又想到有些婦女會抱著嬰兒左右擺動,哄他們睡覺,於是就把這種韻律節奏用在鋼琴伴奏裡。

呂泉生於1945年6月16日晚上的電臺節目中,特地播放這首《搖嬰仔歌》,由他的學生黃月蓮主唱,溫馨的曲調,富有情感的歌聲,撫慰無數離鄉背井,被日軍徵調役使的百姓,播出後大受好評。1952年,由省教育會發行的《新選歌謠》第五期,選錄這首《搖嬰仔歌》,由於蕭牧師所寫原詞,部份已不合時宜,乃委由盧雲生重寫一、二段歌詞,盧雲生還增加第六段歌詞,道盡天下父母心中的願望:「疼子像黃金,晟子消責任,養到恁嫁娶,我才會放心。」

民國四十年代的臺灣,到處充斥著東洋味濃厚的「混血歌曲」,一生致力於音樂教育與民謠蒐集工作的呂泉生,為了挽救臺灣歌謠愈來愈走調的問題,決定多寫一些真正富有「臺灣味」的創作,以端正流行樂壇的歪風。1951至1965年間,臺灣每年都接受美國龐大金額的援助,不但幫臺灣解除了經濟危機,也為後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此時臺灣正由農業社會踏入工業社會,許多鄉村青年離開純樸的家園,離開心愛的父母、妻子到都市開創新天地,追尋美好的未來。面對陌生的城市,這些異鄉的遊子心中不禁湧現對故鄉、往事、家人、愛人的懷念;呂泉生與王昶雄在1958年合作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描述了這些出外人的心情「……阮若打開心內的窗,就會看見心愛彼個人,雖然人去樓也空,總會暫時乎阮心頭輕鬆……」這首歌以四段歌詞鋪陳出懷鄉、懷人的心境,詞曲典雅、優美且深具意義,一直到今天仍廣受民眾的喜愛,它不僅唱出當時出外人的心聲,也唱出了現代人的失落與希望,不管處境如何孤單,只要打開「心窗」,美景就在我們前面,帶給我們安慰和鼓勵,台灣人重新再出發了。這首歌由臺灣文化協進會男聲合唱團於臺北中山堂首次演唱,不久即在各大專院校流行起來,分佈世界各地的華人也都喜愛哼唱它來紓解鄉愁。作者呂泉生說:「我寫這首歌是為了安慰在那個年代很失意的年輕人。我的歌沒有政治性,只有世界性。」《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被視為這首歌真正認識了臺語的真善美,從此改變了對臺語老歌的鄙俗印象。這首曲子的精神也為臺灣歷史做了註腳:居住在臺灣的所有人民,擺脫了悲情的過去,重新出發、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