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與鄰近的神岡地區自清領時代到日治時期,發展歷史始終緊密關聯,甚至在日治時期同屬豐原郡,文史臍帶相連至今。尤其豐原與神岡地區自日治時代即以漢餅─漢式糕餅而聞名全臺,加上本地糕餅師傅們學習和式洋菓子與西式糕餅等技術,逐漸發展各種不同的糕餅,使得豐原〈含日治時期的豐原郡領域〉乃有糕餅之鄉的美稱。許多特殊的糕餅舉凡鹹蛋糕、鳳梨酥、綠豆椪、太陽餅、老婆餅等臺灣中部著名的糕點,大多可能源自本地。糕餅也是豐原諸多光榮傳統產業中少數至今仍然興盛繁榮不衰的。
談到豐原糕餅,就不能不介紹「老雪花齋」。每至中秋前夕,位於臺中市豐原區的老雪花齋糕餅老店,總是大排長龍,單是一個中秋節就可賣掉30萬顆雪花餅。創業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的「老雪花齋餅行」在臺灣糕餅史上擁有多項傲人紀錄,包括綠豆椪的創始店,更曾在日治時期奪得糕餅大獎。而雪花齋也是臺灣首家「漢點專賣店」,豐原成為餅鄉,雪花齋可說是居功厥偉。
「老雪花齋」餅行當年由「綠豆椪之父」呂水先生在地方仕紳陳德全等人的協助下,於豐原區所創,原店名為「雪花齋」,店址就在葫蘆墩圳東汴幹線旁。民國48年〈西元1959年〉,家族世代傳承。他的長子與次子沿用「雪花齋」的店名自立門戶,呂水先生則將自己仍繼續經營的「雪花齋」加註一「老」字,成為「老雪花齋」,以便顧客區隔,之後歷經兩代的傳承至今。
「雪花齋」的店名由來也頗富詩意,乃源於「花香天下中秋桂,雪映莊前臘月梅」這句對聯,是由當時豐原地方仕紳文人於呂水先生創業之初所相贈。原欲以桂、梅之精神意涵比喻呂水先生之為人及情操,而想取店名為「桂梅齋」,但是豐原平地氣候並未下雪,也無桂、梅,眾人在磋嘆意境美中不足之際,由石岡書道名家劉曉邨先生靈機一現,大筆一揮,「雪花齋」的店名就這樣誕生了,成為地方的一段佳話。
日治時代的大正14年〈西元1925年〉,於臺中舉辦的『臺灣區糕餅展』中呂水先生以其拿手絕活『雪花餅』、『冰沙餅』參展送審,經評審結果,兩項均榮獲『銅牌』大獎!當時在日本人統治下的臺灣,漢式月餅被稱為『漢餅』,參展送審大權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臺灣人能製作漢式月餅參展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金、銀獎牌更是非日商莫屬,能得到銅牌獎已是破天荒的大喜事了!從此「雪花齋」、『雪花餅』聲名大噪。
民國62年〈西元1973年〉3月,政府舉辦『中華民國臺灣區第一屆糕餅麵食展覽會』。此時的『雪花齋』已由第二代的呂松吉先生執掌,為表現薪火相傳的手藝,乃親手製作並烘烤『雪花餅』,並以『雪花月餅』的名稱送審參展。經評審為第一名,而且在所頒發的獎狀上,主辦單位還特別在送審名稱上方加註『地方名產』的字樣,是為一大殊榮。
另外,橫跨清領、日治時代,影響豐原發展至鉅的神岡「大夫第」主人林振芳,其所創建的「大夫第」〈鄰近葫蘆墩圳「百廿張汴支線」〉不僅留下了歷史地位〈現為臺中市市定古蹟〉,平日的佳餚糕點也連帶影響了中部地區漢式糕餅的發展。由於林振芳喜歡吃甜點,平日仕紳往來,宴請親友均聘有專人料理,因而對糕點餅藝的品質要求十分嚴格與講究,於是成為林家應酬交際的贈品,又經由仕紳間的傳頌,使得「大夫第」的糕餅聞名於鄉里,尤其是招待日本人的「招牌糕點」-麥芽餅,更是日後大臺中地區糕餅的代表-太陽餅的前身。
光緒17年(1892年)林家子孫以「林三崑」〈「林三崑」家譜並不是因為有哪位祖先叫三崑,而是林家十五世祖有崑偉公,崑賽公,崑山公三位昆仲,故稱「三崑」。〉家族中的「崑」字為商號,在社口創設「崑派商店」,販售雜貨也從事糕點製售。光緒20年(1895年)林家的「總舖師」張林犁,在林振芳支持下也自立門戶創設「犁記餅舖」,以製作麥芽餅、蒜蓉餅等「漢餅」聞名於中部地區。「崑派餅行」、「犁記餅行」目前仍是中秋時節的熱門餅舖,盛名不衰。民國42年(西元1953年)社口「林三崑」家族後代林紹嵩也創建了自由路「太陽堂餅店」,並且將麥芽餅化身為太陽餅,帶動臺中糕餅業的高潮,讓臺中市太陽餅蔚為風潮。原來神岡社口的「林家大夫第」正是大臺中地區「太陽餅」的起源地啊!
豐原糕餅雖以漢餅起家,但是本地糕餅商鋪們更學習和式洋菓子與西式糕餅等技術,逐漸發展各種不同風味的糕餅。例如宝泉食品,源自日本昭和18年早春〈西元1943年〉宝泉創始人陳金泉先生選定日本東京,開創了第一家『宝泉製菓本舖』,民國64年〈西元1975年〉,宝泉在故鄉豐原成立臺灣宝泉本店,創新而道地的日式烘焙法及精緻的包裝,讓國人耳目一新,立即聲名大噪,多年來的成功經營,至今傳承至第四代。民國65年〈西元1976年〉,『宝泉』第三代的陳增雄先生有感於當時的傳統月餅太大,消費者無法一次食用完畢,遂以日式烘焙技術,研發大小適中,以白鳳豆及日本原料為餡,研發出入口即化的『宝泉小月餅』。不但賦予月餅新的生命,也讓『宝泉小月餅』之名大盛,成為糕餅業界的翹楚。
又如創店於民國70年〈西元1981年〉的寶才食品,則開創了豐原在蛋糕與麵包製作上的新視野。當年在呂永紳老闆與妻子的共同努力下,讓「寶才」這個名號在糕餅之鄉─豐原這塊土地上生根茁壯!呂永紳老闆承襲自母親的手藝、為感念母親的精神,呂老闆將店名取作「寶才」,意喻傳承母親的「寶貴才華」。芋泥捲、養生豆漿蛋糕正是寶才食品順應時代潮流,再到歐、美、日取經西式美食,佐以最高級的原料,製作、開創出來獨特口味的代表作。
資料來源: 圳水漫漫 楊宏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