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水

先期漢人移民在入墾臺灣之初,常因爭水而彼此械鬥,在豐原地區一樣曾有爭水械鬥的事情上演。今天的葫盧墩圳聯絡水道在舊朴子口和葫蘆墩本圳交接處,緊鄰角潭路邊,有一座水門「萬定汴」,鄉親們俗稱為「人命水」。1977年,石岡水壩興建完成之後,大甲溪下游水位變低,葫蘆墩圳之舊進水口因而失去引水功能,所以農田水利會與水利署就設計自石岡水壩引水經「南幹線渠」流到萬定汴水門,再注入葫蘆墩圳本圳。據說萬定汴「人命水」此處就是本地早期開發史中爭水械鬥的歷史舞臺。

話說清康熙22年(1683年),鄭氏東寧王朝降亡,清廷經施琅力陳,次年(1684年)4月正式設立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並將鄭氏東寧王朝時期之承天府、天興州、萬年州等行政區域略加調整,改為諸羅縣、臺灣縣、鳳山縣三縣。諸羅縣轄區與鄭氏東寧王朝時期的天興縣(州)相同,東至大龜佛山,西至大海,南至新港溪與臺灣縣交界,北至雞籠城。豐原地區即屬於諸羅縣轄區。康熙60年(1721年),清廷在北臺中盆地設置「貓霧捒堡」,又設置彰化縣,本地改隸彰化縣,分為「貓霧捒東堡」及「貓霧捒西堡」。雍正12年(1734年)更刪去「貓霧」二字,分別簡稱為「捒東上堡」及「捒東下堡」,並分出大肚堡一堡。豐原地區屬「捒東上堡」所轄。

捒東上堡是臺灣中北部自清領時期至日治初期的一個行政區劃,其範圍包括現今臺中市的神岡區全部、豐原區全部、石岡區全部、東勢區全部、潭子區全部、西屯區東部,以及苗栗縣的卓蘭鎮南部。當年漢人大量移民墾殖今日豐原的溪底、神岡的四股地區一帶農田(當時豐原以西,今臺中海線則為西堡)。

乾隆27年(1762年)5月,因東、西堡用水之爭,彰化縣貓霧梀巡檢戴宏度立「水圳杜訟碑」,以解決東西堡墾殖業戶佃戶引水之紛爭,此碑現存置於臺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內岸裡文物藝術館「古碑亭」。當時爭水起因,主要就是每當遇到乾旱之年,葫蘆墩上游東堡之農戶就把全部的圳水堵住,而西堡缺水無奈,只好付諸武力解決。碑文大略敘述:「葫蘆墩圳上游,築有三埤,後因亢旱西堡缺水,官令拆去最後一埤,不許東堡廖盛等復築,其第二埤,還有旱年,不得以草蓆遮阻水流,須聽其自流,西堡蕭希旦等亦不藉端強拆廖盛等二埤,永遠杜息訟端。」但是因為圳水灌溉對農民的利益極為重要,雖然官方明令規範,但是爭水事端自始至終還是無法完全根絕。

到了乾隆33年(1768年)4月,東堡又再度將大甲溪、葫蘆墩圳水盡斷流,西堡居民前來強行拆除,在爭執過程中,西堡有三人死亡,此即為「人命水」事件。當時彰化知縣成履泰為此,在乾隆34年(1769年)又立「分爭水利示禁碑」,碑文嚴禁東、西堡民番分爭大甲溪水。從此不管亢旱,以每年2月初二土地公生日起,東堡必須讓出十分之三的水給西堡使用,分水之處即今萬定汴水門的所在。因為必須讓出十分之三的水,所以地方老鄉親們又稱此地為「三分水」;又因為這十分之三的水是用西堡人命所換來,所以在地人亦稱為「人命水」。

這段故事雖然是一起過去開墾史上的悲劇,但即使是幾百年後的今日,聽了這故事還是讓人心有所感,更覺得這是每個世代都不應忘記而必須引以為鑑的事典。即使是號稱為文明世紀的今天,人命水事件難道就沒有以其它形式持續在上演著嗎?而「三分水」的事典恐怕也更值得今日政界、商場、社會上爾爭我奪的人們體會與深思。也藉著這個故事的流傳,我們可以了解到先期漢人移民入墾這塊鄉土之初,開鑿水圳、掌握灌溉水資源的重要性與其對各墾區後來歷史影響之重大關聯。

資料來源: 圳水漫漫 楊宏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