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數位學習精進方案
-車城國小針對轄下學校補充說明
#資料更新2025.1.14
#資料更新2025.1.14
1.車城國小轄下學校:車城國小,建興國小,內獅國小,楓林國小,丹路國小,春日國小,力里國小,古華國小,草埔國小。
2.針對車城轄下學校提供113學年度下學期代理代課費供各校參與車城轄下社群共備會議以及數位學習精進計畫相關研習使用,以10節為上限(若有需求可再提出),其延伸相關費用如二代健保(代理代課費)與差旅費(業務費)請依規定分為與檢附領據向車城國小申請(核准公文字號:屏府教發字第1140001122號 )。
#113學年度下學期實施期限114年1月22日起~114年7月31日止(可每月送件一次),請於期限內將請領據分為代理代課費和業務費兩種領據(抬頭為:屏東縣車城鄉車城國民小學,項目為:「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113年屏東縣國民中小學實施計畫-代理代課費或業務費),實支金額送至車城國小(944屏東縣車城鄉中山路66號) 徐吉德老師收,寄送後請與承辦人吉德老師聯繫,避免遺失或是遺漏造成轄下學校困擾。
#*注意*車城國小提供各校代理代課費部分,不與以下公文相衝突(可同時申請使用)。屏東縣教育處為鼓勵各校行政處室共同推動並減輕校內行政人員執行本方案的負擔,113學年度下學期起將每週減授課2節;相關函文已發至各校,其代理代課費補助對象不限於資訊管理人員,請各校依工作職掌合理分配。
3.本學期A1以及A2校內教師達成率需100%(請務必確認新進同仁研習情況),A3需每年增加10%(不重覆教師)。
4.各重點學校皆會舉辦一場家長宣導推動數位學習講座,屆時請轄下學校支援家長踴躍參與。
5.請各校業辦務必確認校內使用jamf pro或intune帳號登入,並確認教育部學習載具管理系統是否相關業辦擁有權限進入,另外目前發現各校載具使用率會與數位辦公室資料有誤。
6.2025.2起請使用教育雲帳號(特別建議使用屏東縣教育雲帳號)進行登入,後台會對接數據。
7.請多使用採購軟體並注意Hiteach以及Loilonote使用期限。
8.重點學校主責工中有包含
(1).至轄下學校每年至少一次入校輔導並協助轄下學校完成一校至少一教案以及一場觀議課。
(2).與轄下學校跨校組成學習型教師社群,每學期至少3次共備會議活動,以善用資訊科技教學、專題領域共備研究,發展課程與教學設計教案為主
*目前則安排每個學期初安排一次期初重點學校會議以及請各轄下學校每年度可以利用週三進修安排一次重點學校協助研習辦理,若無法在週三進修時間則另行安排其他時間邀請重點學校入校輔導。
9.學習領域學力觀察(113學期改-三種方式擇一),選擇其一檢測後,上傳資料到表單(114年1月31日前)。
1.收集學生數位學習正向回饋質性資料。
2.學習領域學力觀察,選擇其一檢測後,上傳資料到表單。
(1)單元學習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單元學習成效)表單
(2)單元學後補救教學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單元學後補救教學成效) 表單
(3)短期學習扶助教學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 (短期學習扶助教學成效) 表單
10.請踴躍推薦數位培訓人才以及想要採購軟體方式與種類。
各校原本就需完成A1和A2研習,問題不大,但需參與A3數位素養指定研習比較麻煩必須是計畫進行的 *當年度* 研習(每學年一次),請各承辦人若有學校提問,再請協助說明,此研習認定完成之必要條件:
(1)112年完成的課程。
(2)滿3小時研習時數。
(3)數位素養相關的議題,如網路識讀、隱私保護及資訊安全等。
問題1:目前A3數位素養增能研習3小時研習有線上可研習嗎??
數辦回覆:可以,只要是符合以下計畫依據條件:
(1)教師參與數位素養相關議題增能研習至少3小時,【每年】培訓人數占中小學教師數10%,以增進網路科技正向運用之效益。
(2)課程重點:如網路識讀、隱私保議及資訊安全等,不含工具使用。
問題2:A3的研習是要在進修網上面看到 A3 這個字樣才能算做有研習嗎??如果是同類型但沒有A3字樣可以算有A3研習紀錄嗎??
數辦回覆:目前已有規定,需符合上題的計畫依據。
1.各校原本就需完成校內觀課問題不大,請切記需融入資訊科技(有載具更佳),請點選公開授課建議網站。
#公開授課不一定要有專家學者入校,教育處將依數位成效不佳或是隨機指派。
3.學習成效部分建議增加因材網-學生自主問卷。
4.重點學校皆有經費補助公開授課代理代課費補助(各重點學校規定不一)。
不足之處可參閱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補充說明-屏東縣中小學管考(檢核)說明
重要指標,每個學期需完成一次,也就是上下學期皆須完成一次。
1.學生自主學習問卷(因材網內問卷),後臺會自動抓取。有關填寫因材網-學生自主學習問卷步驟可以點選網頁觀看操作方式。
2.學習領域學力觀察(113學期改-三種方式擇一),選擇其一檢測後,上傳資料到表單。
(1)單元學習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單元學習成效)表單
(2)單元學後補救教學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單元學後補救教學成效) 表單
(3)短期學習扶助教學成效,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 (短期學習扶助教學成效) 表單
(4)短期學習成效成效 ,完成後請上傳至學習成效評估調查表(短期學習成效) 表單
#學習領域學力觀察方式可參閱連結,112學習成效填報截止期限:2O24丨1丨21
3.5C關鍵能力(因材網內問卷,選填PBL學校),後臺會自動抓取。
#學校規模6個班級以下,只需施作一個班級(包含學生自主學習問卷以及學習領域學力觀察兩種)
學校規模在6個班級以上,需要施作兩個班級(包含學生自主學習問卷以及學習領域學力觀察兩種)。
4.收集學生數位學習正向回饋質性資料。
1.各校需上下學期完成因材網-問卷任務(學生自主學習問卷,其中其中自主學習量表 問卷中是否參加BYOD&THSD 計畫?請依照各校狀況,如果您不知道這個計劃就請勾選否。)
2.而學習成效部分不限平台找出適合的方式擇一即可,建議使用單元學習成效以及單元學後補救教學成效,但仍視各校實際狀況為主。
目前規劃請學校提供成果與科技化評量人數提升數據。
1.依科技化評量篩選測驗進行補強(開班或是個案輔導等...)
2.需利用數位學習平台(不限平台)導入教學,使學習成績上升。
3.學習扶助融入數位教學之班級數比率達50%
4.抽樣調查學習成效提升人數比率達50%
也就是說,請多利用數位平台進行課後照顧班或是針對學習成就學生進行補救學習。
問題1:請問學習成效評估,是只要有該班學生 某一單元範圍的前測成績、後測成績,就可以了嗎?
數辦答覆:可以。
問題2:一定要用因材網來做前後測嗎?
數辦答覆:沒有規定。
問題3:如果學校有使用能做前後測的軟體/網站,來施測的話,可以嗎?
數辦答覆:當然可以。我們最後會請學校上傳表單:http://e-learning.ptc.edu.tw/nss/p/10704
問題4:此外,學習成效評估「提升人數比率要達到50%」,這個「提升人數比率」是怎麼計算的呢?
數辦答覆:依字面上描述來計算的,針對「提升人數」。
問題5:後測比前測分數高的人數 / 全班人數? (所以只有前測100分的人,沒機會提升) (所以,如果前測就一半的人100的話,這一項就達不到了。還好要過半人數100分,滿難的)
數辦答覆:那這個班級很強,整個特優。代表自學能力超強,四學應用也應該沒話說,可推派為公開授課活動的實施班級。不過也應該審視教師的出題是否適合這個特優班級來進行。
問題6:前測不及格的人數,後測分數進步達60分以上了:進步人數 / 前測不及格的人數 ?
數辦答覆:對,只計算「提升人數」
屆時請各校承辦人協助招集學生製作成果繳交,建議各校可以搭配開學宣導,友善校園週以及其他集會時間先進行紀錄。
包含:
1.軟體自我檢核,也就是各校須針對"校園數位內容與教學軟體"進行成果製作,預計教育處會要求成果,屆時配合公文繳交成果即可,等縣府發函通知。
2.精進計畫成果將配合縣府發函通知。
3.各項推廣活動將依縣府發函通知派員參與活動,縣府將從報名資料抓取參與情形。
#特別注意:請多針對校園內使用載具進行教學時進行拍照以利製作成果,教育部仍有後台會看各校使用載具時數(不限教育平台)可能會針對使用載具(不限使用方式)時數過低學習進行訪視。
目前推動數位精進計畫所遭遇到問題
1.載具使用率,是否能依照載具種類或是使用低學校給予輔助
(重點學校為平行單位,是否能由上行單位通知成效較佳)。
#載具因維修過高(損壞或遺失),是否能從後台移除載具(放置到報廢年限?)。
2.由於數位精進計畫為年度,學校每學年可能出現業辦更換,是否有機會協助重點學校培訓計畫。
3.各校填報資料略多,是否有機會製作統整表讓重點學校確認繳交狀況避免疏忽,或著能給予學校知道是否有交件成交的回饋,計畫範例可以建立資料庫。
4.有關教育大數據政策良好,也建議教育處持續推動,只是目前處於過渡期,使用帳號眾多需要慢慢聚焦並了解其相關設定。
5.各校業辦所負責工作不一,業務性質也不盡相同,是否有機會整合並明確告知,例如:網管減課經費來源(課發會或是數位推動計畫扣除兩節課),單一承辦人是否能減少4節課?(若是計畫停止導致授課節數補助不足)和網管敘獎以及數位推動敘獎部分。
#各校網管很多都是主任承接,減課多寡與敘獎也只是達到一種心理平衡(理解各校狀況不一)。
6.數位精進推動計畫也走到114年度,後續計畫內容為何仍有變數,可能許多建議來不及實施,但仍希望替各校數位推動業辦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