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充實圖書、資訊與教學設備。
1-1 建置行動圖書館與臨時圖書室,鼓勵學生喜歡閱讀。
1-2 運用全誼圖書系統借還書自動化,方便師生借閱。
1-3 持續增加圖書室各項軟硬體設備,目前館藏數量共約20473冊。
1-4 每年級訂定共讀書目,設置共讀書箱,推動班級共讀。
1-5 舉辦閱讀活動,推動讀報寫作。
1-6 推動圖書志工全品質服務。
1-7 提供優質教學環境,班班設置多媒體教學設備及電子白板、無線網點。
1-8 設有電腦教室兩間,提供各班資訊教學及各項線上施測與線上補救教學之用。
1-8 圖書館開放登記,供教師帶領學生至圖書館進行閱讀。
2.發展各領域教材、教學輔助教具。
2-1 配合各領域教學建置各種學習網站,豐富教學資源與效果。
2-2 落實母語教學,並建置本土語言學習網、臺灣母語日網站,進行閩南語、客家語等本土語言教學。
2-3 由各領域定期發表相關輔助教材,提供學生學習。
2-3-1 自編英語學習護照、建置英語教學網,性別教育方案設計融入彈性課程-閱讀寫作,扎根語文學習基礎。
2-3-2 科普計畫-LED省電小子,扎根科學教育。
3.有效運用專科教室並管理完善。
3-1 設有各類專科教室:
3-1-1 音樂教室、英語教室、電腦教室、自然教室、綜合教室各二間。
3-1-2 美勞教室、圖書室各一間
3-2 訂定專科教室管理使用辦法,除安排科任教師管理外,進行多元化學習運用,以符合教學需求。電腦教室管理辦法、圖書室使用管理辦法
3-3 專科教室均設置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及電子白板,提供優質教學環境。
3-4 訂有各專科教室授課排課表,由授課老師負責管理,確保各專科教室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