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擬訂具體可行的輔導計畫。
1-1 訂定輔導工作計畫,推動各項輔導工作。
1-1-1 中輟生預防、追蹤及復學輔導
1-1-2 生命教育體驗活動
1-1-3 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1-1-4 家庭教育實施計畫
1-1-5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要點
1-1-6 認輔制度實施計畫
1-1-7 教師輔導與管教辦法
1-1-8 三級輔導實施要點
2.建立健全輔導組織並有效運作。
2-1成立各項工作推動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
2-1-1性別平等教育推行委員會
2-1-2生命教育推行委員會
2-1-3家庭教育推行委員會
2-1-4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
2-2定期召開認輔個案會議。
3.提供輔導資訊,建立輔導網絡。
3-1落實教師輔導學生之職責,強化親職教育、生涯輔導、生活輔導及學習輔導。
3-1-1班級導師
3-1-2認輔教師
3-1-3輔導教師
3-2 定期舉辦班親會,建立親師便捷有效的溝通、輔導管道。
3-3運用社區資源,建立全方位的輔導網絡。
3-3-1新竹縣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心理師
3-4以網頁、通知單,提供親子教養資訊、教育新知,建立家長的正確觀念。
3-5建立高關懷學生名單,導師定期家訪、電訪,落實高關懷學生輔導工作。
3-6舉辦親子活動,提供優質的親子互動機會。
3-7 舉辦家長讀書會,提供家長輔導資訊及互動機會,形成家長共學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