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導重要輔導政策及方案。
1-1 利用教師晨會、校務會議、校內公告等管道,向教師宣達重要政策。
1-2 利用班親會、通知單、親師溝通、親職講座等管道,向家長宣達重要政策。
1-3 針對高風險家庭、特殊需求學生,落實家庭訪視、親師面談。
2.落實生命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
2-1 每學期初及期末召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並視狀況召開臨時會議。
2-2 訂定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要點,並公告周知。
2-3 依標準作業流程(SOP)處理校園性侵害與性騷擾事件,落實當事人後續輔導。
2-4 設置校園安全地圖及監視系統,並定期巡邏檢視校園學習環境。
2-5 引進專業師資辦理生命教育體驗活動與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知能講座。
2-6 生命教育、性平教育融入於閱讀課、領域教學課程(附教學計畫總表、成果照片)、寒暑假作業,落實並延伸議題活動。
2-7 辦理生命教育、性平教育學藝競賽,展現學習成果。
2-8 辦理生命教育、性平教育宣導。
2-8-1 生命教育
2-8-2 性侵害防治
2-8-3 愛滋病防治及性教育宣導
2-8-4 防治藥物濫用宣導
2-8-5 兒少保護及家暴防治宣導
3.落實生涯發展教育、12年國教適性輔導與技藝教育(國中)。
3-1 舉辦東興達人秀、東興遊樂園活動,進行自我個人興趣性向的探索。
4.辦理教師輔導知能研習及進修。
4-1 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蒞校講演,提昇教師各項專業輔導知能。
4-1-1 送輔導資源到校計畫
4-1-2 正向管教暨品格教育研習
4-1-3 輔導知能研習
4-1-4 領導力教育說明會
4-2 教師參加校外進修研習,充實輔導知能。
4-2-1 新竹縣輔導教師督導會議
4-2-2 一般教師輔導知能研習
4-2-3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
4-2-4 臺北市立人中小學、新北市保長國小領導日參訪
4-2-5 友善校園參訪活動
4-3 提供各項輔導資訊與成果分享,並公告各項校內外輔導知能研習與進修訊息,鼓勵教師參加。
5.辦理親職教育,有效提昇家長終身學習活動。
5-1 舉辦各種親職教育活動。
5-1-1 班親會(問題彙整、簡報、簽到)
5-1-2 親職教育講座
5-1-3 辦理迎新活動、新生家長座談會
5-1-4 辦理祖父母節活動
5-1-5 親子活動(運動會親子競賽、園遊會親子設攤、玩出親子力親子活動)
5-1-6 「愛在東興」家長成長團體
5-1-7 結合生命教育、家庭教育、家政教育辦理母親節感恩活動
5-2 於本校網站、公告、家長手冊提供相關文章及推薦書籍。
5-3 以多元方式進行親職教育,如家訪、電訪、面訪、參與學校活動、聯絡簿貼心小語等,並鼓勵家長參加各項研習。
6.落實認輔制度之團體及個案輔導。
6-1 透過教師、家長聯繫或轉介,將全校所有需要關懷輔導之學生列成三級輔導名單,進行個案管理。
6-2 鼓勵教師參與認輔,定期與個案晤談,發揮輔導功能。
6-3 期初及期末召開認輔會議,針對個案進行評估討論,適時進行轉介與結案。
6-4 召開個案研討會,邀請專家及重要相關人員與會研討,並藉以提升教師輔導知能。
6-5 輔導教師和心理師對學生進行個案輔導,並晤談學生、老師與家長。
6-6 每學期開辦小團輔,進行生活輔導與學習輔導。
6-7 統整運用新竹縣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社會處等社區輔導資源,共同推動學生輔導工作。
7.落實中輟生之預防、追蹤、復學、安置及輔導工作。
7-1 訂定本校中輟生預防、追蹤暨復學輔導實施計畫、中輟學生復學輔導安置流程。
7-2 辦理多元適性課程,目前0中輟。
7-2-1 多元社團活動,提供多元課程。
7-2-2 東興達人秀,提供學生展能舞台
7-2-3 親子活動,增加親子溝通品質,預防中輟
7-2-4 寒暑假育樂營,提供多元課程。
7-2-5 辦理運動、音樂性質學校代表隊,學生有專長發展機會。
7-3 積極輔導高風險家庭、特殊氣質學生以預防中輟。
8.落實扶助高風險家庭及兒童少年保護工作。
8-1 建立本校高風險家庭篩選流程。
8-2 建立家暴及性侵害防治教育之責任通報及輔導工作。
8-2 透過學生朝會、教師晨會,宣導高風險家庭及兒少保護觀念與相關法令。
8-3 舉辦高風險家庭、兒少保護知能講座及網路線上研習,強化教師兒少保個案辨識能力,對兒少保護或家暴案件之高風險家庭,提供及時協助。
8-4 對於特殊個案經由導師評估提報高風險家庭,持續關懷及扶助個案家庭,並做好風險管理。
9.依「本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辦法」 將重大違規事件或特殊行為學生建檔,記錄並追蹤其家長或監護人或實際照顧學生之人接受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情形。
9-1建立重大違規、特殊行為學生列管名單及其家庭輔導、諮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