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風鈴木】︰ 紫葳科Bignoniaceae 風鈴木屬Tabebuia巴西國花
別名—黃金風鈴木、巴西風鈴木、伊蓓樹
「伊蓓樹」是巴西的名字「Ipê」直接音譯而來。「Ipê」最早是當地印地
安人杜比族(Tupi)族的語言,意思是「樹皮粗韌的樹」,並不是特定植
物的名稱,因為國外稱為「Ipê」的樹,花可能是白的、粉紅色的、鮮紅
色的,不是只有黃色,色彩也都很鮮艷。
原產地—墨西哥至委內瑞拉,台灣於 1969 年引進種植。
莖—落葉喬木,株高可達 15 公尺,樹幹略通直,具有多數分枝,樹皮有深刻裂紋;小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幼嫩部份常被有毛茸或光滑無毛。
葉—葉對生,掌狀複葉,小葉 5 枚,披針形、橢圓狀長橢圓形至多少呈倒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漸狹,紙質或薄革質,有疏鋸齒,被毛,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略帶毛茸,背面則散生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7~11 枚及細脈皆略明顯而細緻。
花—花多數,黃色,中型,不具香味,叢生略呈頭狀花序,但不會在同一時間同時開放;花萼小,倒圓錐鐘形,先端截斷狀;金黃色,花冠漏斗形,花緣皺曲,但為兩側對稱花,先端 5 裂;裂片闊卵形;雄蕊 4 枚,著生於冠喉下部;子房光滑無毛。春季約三月間開花。
果實—果實為蒴果,線形或圓柱長條形,成熟後二裂,種子具翅。
特性—落葉喬木,會隨著 4 季變化而更換風貌的樹,四季各有不同風味,春天約 3 月開花,花季時花多葉少,頗為美麗;夏天長葉結果莢,翅果紛飛;秋天枝葉繁盛,綠意盎然;冬天枯枝落葉,有滄桑之美。
分佈—多栽植於庭園以供觀賞,近年來台灣中南部許多路段栽植為行道樹。嘉義市
世賢路、自由路,台中縣后里鄉三豐路沿線北自風鼓崎至大甲溪橋頭有種植。
用途—1.園藝用植栽:被種植為庭園樹、行道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