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梔花】夾竹桃科,緬梔屬
別名—緬梔子、蛋黃花、印度素馨、鹿角樹、蕃花、蕃仔花。
名由:花辦中心呈鮮黃色有如蛋黃般,故名「雞蛋花」。
原產地—西印度群島、中美洲 、南美洲,及墨西哥,於西元1645年間由荷蘭 人引入台灣,現廣泛栽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雞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還有有紅、黃兩種,花期在夏、秋間,泰國人稱呼雞蛋花為 "Lilavadee", 意思是形容優雅的姿態,同時亦代表著一種獨有的內在美,隱藏著愛與和平的意義。在一些佛教國家,雞蛋花被寺院定為必種植的樹之一。
莖—落葉灌木至小喬木,可高約3-9公尺,割切樹幹時會有白色乳液滲出,乳液有毒。
葉—二回羽狀複葉,單葉互生,簇生枝頂,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急尖或短 漸尖,基部狹楔形,全緣,厚紙質,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兩面均平滑無毛;中脈在葉面凹入,在葉背稍凸起,平行羽狀側脈兩面扁平,近水平橫出,未達葉緣網結成邊脈,僅葉背中脈邊緣被柔毛;基部具腺體,無毛。一到冬天,葉子掉光後,光禿禿的就像鹿角的模樣,因此緬梔又稱爲“鹿角樹”。
花—聚繖花序,頂生,花冠基部連合成管,花冠為五裂迴旋排列,長5~6cm,花冠裂片5,倒卵形,比花冠管為長;雄蕊5,花絲短與花冠管基部合生。花期4~11月,夏秋間於枝頂抽出聚傘花序,花極香,大而美麗。雞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還有有紅、黃兩種。花瓣外部呈現乳白色,內部艷黃,與雞蛋相似故得名為雞蛋花,但也有長出粉紅色花的品種,當花期為每年3-9月。
果實—褐色木質果蓇葖果,呈橢圓形果實,廣歧,圓筒狀,窄長,頂端急尖,無毛,初時綠色,成熟時黑褐色會裂開露出扁平具翅的種子;種子多數,倒生,斜長圓形,扁平,頂端具長圓形膜質的翅,翅的邊緣具不規則的凹缺。花期晚春至秋末,盛花期五至六月。,而果期則在6月至12月。
分佈—現在它的蹤跡已遍佈全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用途:
1.提取香精供製造高級化妝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劑之用
泰國人更粹取雞蛋花的精華作成香水或香精油,據說能給人鬆弛,舒緩及鎮靜的感覺。
2.鮮花曬乾後供泡茶之用,俗稱雞蛋花茶。
3.可做園林綠化、庭院佈置、盆栽觀賞的首選小喬木佳品。木材白色,質輕而軟,可制樂器、餐具或傢俱。
4.中醫認為緬梔花有藥用價值,性味甘、微寒,可用作預防中暑清熱、利濕、腸炎、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傳染性肝炎、支氣管炎、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泄瀉痢疾、尿路結石等。
6.白色乳液外敷可醫治疥瘡、紅腫等症,但誤服白色乳液可引致嘔吐、惡心、發燒、腹瀉、心跳加速、嘴唇紅腫。
7.花葉亦可煮水,能治感冒,但因枝葉含乳汁,現今少用。
8.在峇里島國際機場迎賓的花環就是由雞蛋花的花朵串成。
9.熱情的夏威夷人們也喜歡將雞蛋花串成花環,在參加節慶活動時當作配飾;
10.加勒比海沿岸的婦女會拿雞蛋花瓣做為薰香頭髮或衣物的材料。
11.在五星級飯店或SPA會館也會準備雞蛋花讓人泡澡時放入其香味可讓人舒壓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