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羅漢松】︰羅漢松科 羅漢松屬
原產地—菲律賓北部,臺灣僅產在蘭嶼之斷崖壁上及近海石灰岩上。
分佈—台灣僅見於蘭嶼島上,多生長於沿海的珊瑚礁上。
莖—最高約至5m,樹皮粗糙,灰褐色,略帶灰白色,成樹後具縱裂。樹枝短而開展,樹幹常不易顯現出來;樹枝斜上昇,粗壯而短,小枝亦短。
葉—單葉互生,叢生於枝端,線形或線狀披針形,較狹,全緣,先端鈍,葉基漸尖葉尖圓形或鈍形,邊緣稍反捲,基部漸狹而延伸至葉柄,中肋明顯,革質,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顯著隆起。
花—雌雄異株;
雌花毬單一,腋生,具膨大肉質種托,雌花生長於枝條先端的葉腋,單生,花托具鱗片二枚,略大於胚珠,先端連結。
雄花毬圓柱形,花藥多;葇荑狀,圓柱形,單生,無柄,基部有苞片數枚,苞片短而剛硬,近於圓形,雄蕊極多,螺旋狀排列,每雄蕊具 2 枚花粉囊。
果實—7~9月,紅綠色果實,紅色為種托,綠色為種子。種子橢圓形,成熟時暗藍色,果托顯著,肉質,先端 2 裂狀,較種子為長,光滑無毛。在秋季成熟,滿樹都會結滿形似小娃娃的果實,煞是可愛,動物喜歡吃,也是小朋友愛吃的零食。成熟後,果實轉為深黑色,味道甘美,可食,有香氣,可補腎益肺;果實成熟後會裂開,並長出一條小尾巴,就像蝌蚪一樣,掉落地面上後,利用這條小尾巴做根,吸收泥土的養分來成長,算是一項與眾不同的絕招。
特性—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育地遭破壞及族群遭挖採,生存備受威脅。經評估列屬「瀕臨絕滅」級稀有海岸植物。蘭嶼羅漢松樹型低矮,人工雕塑容易,備受園藝商青睞,引進台灣廣為栽植,屬陽性植物,性喜日照。原產地蘭嶼由於近年大量採擷已逐漸減少近乎絕種。
1.葉先端圓鈍或凹是最重要特徵。
2.果實形似小娃娃,有藍有綠。
3.雄花毬單1或3個以下簇生。
分佈—1.蘭嶼,屬瀕臨絕種植物,但人工繁殖很多,均供觀賞用。
2.台19甲線省道中正路。
用途—1.可作園藝用植栽、列植或點景綠籬、盆植。
2.建築和雕刻用優良木材: 質地堅韌細密,年輪明顯,富含油質,非常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