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紅風鈴木】︰ 紫葳科Bignoniaceae 風鈴木屬Tabebuia
別名—巴拉圭風鈴木、紅花風鈴木、紅花伊蓓樹、喇叭樹、玫瑰風鈴木、粉風鈴木
原產地—熱帶美洲。分佈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台灣於 1967 年引進栽植。
莖—株高可達 25 公尺,樹幹直立,分枝多,樹冠呈圓傘形,樹皮有灰白斑點,平滑;小枝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
葉—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五片,橢圓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漸狹,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背面則散生毛茸或光滑無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6~9 條及細脈皆略顯明顯而細緻;小葉柄細長。
花—叢生略呈頭狀花序,多同一時間內開放,紫紅色至粉紅色,有時呈白色,不具香味,花萼小,鐘形,先端截斷狀,具腺毛狀鱗片;花冠闊漏斗形或風鈴狀,先端 5 裂;裂片闊卵形;雄蕊 4 枚,著生於花冠下部;子房有腺狀鱗片,花期11月。具觀賞價值。
果實—蒴果,線形或圓柱形。
特性—常綠喬木。先開花後長葉。蒴洋紅風鈴木在春季開花,花像風鈴掛在樹上非常漂亮。夏天長葉並結長形果莢,夏秋之季枝繁葉茂,冬天葉掉枝枯。洋紅風鈴木和風鈴木最大的區別為洋紅風鈴木為常綠喬木(風鈴木為落葉喬木),開花時尚有葉片留存樹上;洋紅風鈴木葉緣為全緣無鋸齒,而風鈴木葉緣有疏鋸齒。
分佈—供庭園觀賞與行道樹。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
用途—1. 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洋紅風鈴木花期較黃金風鈴木為長,展葉後仍可見花,
常見栽培於公園及行道樹,供觀賞。
黃金風鈴木的蒴果和具 粉紅風鈴木的葉面光
翅的種子,長相有些奇特。 滑,沒有褐色細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