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泡桐】 臺灣特有種 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泡桐屬Paulownia
別名—梧桐、臺灣泡桐,黃毛泡桐(福建),水桐木(廣西),華東梧桐、準東泡桐、戇樹、白桐、Raabin(泰雅)
台灣泡桐Paulownia x taiwaniana T. W. Hu & H. J. Chang是玄參科植物,Paulownia是紀念荷蘭女王Anna paulowa之意, x在植物分類上屬雜交種之意, taiwaniana是台灣特有種,台灣普遍造林。經調查,未見有野生植株,鑑定為野外絕滅(Extincted Wild)等級。野生的台灣泡桐,可能已經不存在,現今在山野所看見的,是人工造林樹種,樹木材質優良,生長快速。台灣泡桐的母親為白桐,父親為泡桐。
原產地—臺灣特有種
莖—高可達 20 公尺,落葉喬木,鐵灰色樹幹 ,直立,皮孔明顯。小枝被軟毛。
葉—葉對生,廣卵形,先端銳形到銳尖形,基部心形,全緣或 3~5 淺裂,上表面疏被腺毛,下表面被柔毛;成熟葉全緣
花—聚繖花序,集生成圓錐花序,成串朝天舉;花萼5深裂,二唇形,二強雄蕊,花冠漏斗狀鐘形,淡紫色,黃色冠喉中有深紫斑,清香,外被腺狀毛及樹枝狀毛,。花期3~4月。具明顯之總梗,萼倒圓錐狀
果實—蒴果胞背開裂,卵形,木質,秋天成熟,種子小,周圍有透明薄翅。果期為7~9月。二裂,種子長橢圓形,有縱線,周圍有廣闊透明之翅。具膜狀翅。
特性—臺灣泡桐為落葉性喬木;可在春季通過扦插、分根法繁殖。
分佈—中部中海拔山區天然雜交種。宜蘭、南投、高雄、花蓮,中海拔闊葉林。低海拔人工林(artifical forest),以南化、玉井、楠西、東山、白河、
龍崎、安定、西港為主要分佈鄉鎮。因係速生樹種,曾普遍栽種。
用途—1.木質優良、輕軟,常被做為製作傢具、櫥櫃、箱版、樂器用
2.庭園添景樹:臺灣泡桐花大美麗也具有香氣,很適合作園景樹。
3.藥用:樹皮、葉及花可供藥用。性味:樹皮:苦、澀、寒;葉:苦、寒。效用:樹皮:袪風解毒,接骨消腫。治風濕痹痛,癰瘡腫毒,跌打骨折;葉:解毒消腫,止血。治癰疽,疔瘡,外傷出血。
4.人工造林樹種,重要經濟樹種。曾被譽為「台灣之綠色黃金」。
葉對生,寬卵形, 蒴果胞背開裂,秋天成熟,
鐵灰色樹幹直立挺拔 周圍有透明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