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樟科Lauraceae 樟屬Cinnamomum
別名—樟(本草拾遺),香樟、芳樟、油樟、樟木(南方各省區),烏樟(四川),瑤人柴(廣西融水),栳樟、臭樟、烏樟、(臺灣),栳樹、番樟、紅樟、油樟、木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香蕊、山烏樟
1.苗栗縣樹—樹身有香味、葉互生,象徵縣民自強不息、合作無間;樹皮質堅韌,猶如縣民具有刻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花淡香不豔,代表縣民樸實無華、注重內涵之個性;樹身高大、壽命長、對病蟲害抵抗力強,十足象徵縣民生性忠厚、勤勞而且身體健康強壯甚至長命百歲!
2.雲林縣樹—具有如下優點︰(1)樹性強健、適應性強、易於栽培與管理。(2)樹形優美、枝葉茂密、常年綠意盎然。(3)最具淨化空氣、綠化環境、減輕空氣污染公害及改善生活環境等效果。(4)木材具有經濟價值(可供雕刻)。(5)樹齡長久。(6)一般民間均認為吉祥樹。
3.南投縣樹
樟樹為我國固有樹種且縣內留有天然生巨木,其材質為雕刻良材且含有樟腦油,具防腐、防蟲等效果,係屬珍貴一級木。
原產地—台灣、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
台灣原產14種,分布於中低海拔闊葉林,是主要樹種之一。 莖—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全樹具有芳香精油,高可達 50 公尺,樹幹通直,樹皮紅褐色或灰褐色,有縱粗裂紋,皮孔不顯著,小枝帶綠色色澤,有毛茸;圓形冠開展是良好的遮陰大樹,芽外有多層鱗片包裹。
葉—單葉互生,薄革質,綠色或亮綠色,闊卵圓形或橢圓形,有柔毛。平滑富光澤,
葉端漸尖,葉基鈍,全緣微波葉,無托葉,先端銳尖而呈尖突狀,基部鈍或略呈楔形,表面有光澤綠色且光滑無毛,背面光滑或散生柔毛,略帶白粉狀,角質層相當發達,葉基生掌狀脈三出,小脈網狀,脈腋具有凸起的腺線,搓揉有樟腦的辛香味;葉柄細長。每年 2 月間換葉,新芽於 3 月開出,鮮綠美觀。秋天時綠葉轉紅極為可愛。
青帶鳳蝶會將卵產於樟樹葉片,所以葉子亦為青帶鳳蝶幼蟲的食草。
花—花細小數量眾多,不太明顯,黃綠色,腋生小型離瓣花,圓錐花序,開花期4~5月春天。開花時,樟木會發出強烈的樟腦味,枝葉都含有濃郁樟腦香氣。外面光滑,內面有毛茸,先端鈍;雄蕊 12 枚,排成四輪,完全雄蕊 9 枚。
果實—漿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有光澤,基部托著杯形先端截斷狀的花被。成熟時由綠色轉為黑紫色,果徑多在1公分以內,果托頂端平截,杯狀。
果實為紅嘴黑鵯、白頭翁、赤腹鶇、斑點鶇、綠繡眼、赤腹山雀等等鳥類的鳥餌植物。
特性—常綠大喬木,樹冠廣闊,濃蔭蔽地,是優良的庇蔭樹,生長速度中等,但壽命長,也可長成巨木。成木喜全日照或稍可容忍半日照,生性強健,能抵受強風,耐乾旱,稍耐低溫,10度以下生長停頓,非常適宜種植於公園及花圃作行道樹、庭園樹遮蔭用途。
分佈—分布於東亞至澳洲、南太平洋。於亞洲東部、大洋洲和太平洋諸 島,分布最多的地方,便是台灣、日本與中國大陸廣被栽植為行道樹及庭園樹。
后里鄉月眉村和后里村各有一棵神木級的老樟樹。
用途—1.行道樹及防風林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行道樹及防風林。
2.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可作建材、造船、家具、箱櫃、板料、雕刻
3.提煉樟腦、樟腦油:根、木材、枝、葉均可提煉樟腦、樟腦油,樟腦供醫藥、塑料、炸藥、防腐、殺蟲等用;樟腦油可作農藥、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台灣在日據時代樟樹多用來產製樟腦製品(油或丸)。
4.藥用:性味:根、材:辛、溫、香。
效用:根、材:袪風散寒,溫中健胃,止癢止痛。根、幹、枝、
葉:通竅,殺蟲,止痛,提製樟腦。治心腹賬痛,牙痛,跌打,疥癬。
荷蘭人治台時期,就已經知道取樟製造樟腦及樟油等相關產品外銷了。至清同治設腦館、光緒設腦務局等公賣機構,辦理樟務專賣及生產,是台灣清朝至民初重要的出口貨品;與茶葉、糖合稱為「台灣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