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葵】︰Chinese fan palm 棕櫚科 蒲葵屬
別名—木葵、扇葉蒲葵。蒲葵(南方草木狀),扇葉蒲葵、散葉蒲葵、近球蒲葵、球蒲葵、木葵、鐵力木(廣東新語)、扇椰子、葵扇子、蓬扇樹、箑、枇榔(日)、古波、久波(琉)
原產地—台灣龜山島、中國南部、日本、琉球及小笠原島
莖—樹幹通直不分枝,最高可長到20公尺,成株灰褐色,外表粗糙,莖上節與節間不明顯。單稈直立,樹幹高大圓柱形且直立不分枝,幹表面粗糙,具些許的殘存老葉鞘,幹面紋路多不明顯,環紋是葉脫落後留下的痕跡
葉—單葉叢生於頂端,扇形深裂;葉柄具刺,葉柄成三角形,邊緣有鋸齒狀的刺;葉大且呈掌狀分裂,裂端漸尖,裂片成線形,葉端有分裂,有 76~120 片,先端 2 裂且向下懸垂,有光擇,綠色,葉鞘褐色,具纖維。而裂開的地方成弧形下垂。葉基截形、心形,圓扇形,灰綠色,裂片基部呈內向鑷合,向內折疊,裂片先端再二淺裂,向下懸垂,葉面摺襞,革質,葉柄粗大,兩側具逆刺,葉鞘具纖維。葉柄兩側皆有逆刺,葉鞘褐色,中肋顯著,葉柄粗大。
幼時的蒲葵葉柄有倒鉤的刺,小心別被刺了。
花—兩性花(雌雄同株),穗狀圓錐花序,細小成序,直立;有6片花被片,外側3片闊卵形排成覆瓦狀,內側3片卵形鑷合狀;花序長而稀疏分岐。苞片多數,筒狀,花軸很長,花黃色,黃白色小花密生,於晚春開放。肉穗花序腋生,作稀疏分歧,小花淡黃色、黃白色或青綠色。每年有兩次開花,春天及初夏開花,主花季3月上旬至5月上旬,副花季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出現機會較少。
果實—果實藍綠色,長橢圓形,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內有種子一粒。
特性—常綠喬木,長得和椰子樹很像。屬陽性植物,喜直射光,通常日照需充足;生長緩慢,在熱帶地區生長較快速。由於蒲葵葉大且分裂,遠遠望去很像樹梢掛滿裂開的扇子,極為美觀。再加上對土壤及環境的要求不高,可以生長在海邊,既耐風,抗鹽,又能適應多雨潮濕又高溫的氣候,即可知其樹性強健,所以,經常被拿來當作路樹或庭園栽植的觀賞用樹。
1.幹表面粗糙且直立不分枝,具些許的殘存老葉鞘,幹面紋路多不明顯。
2.葉大呈掌狀圓扇形。
分佈—1.台灣平地及海邊皆有種植,常見於一般校園。
2.台南縣新營中正路、柳營路上(近台1線省道) 。
3.宜蘭龜山島。
用途—1.庭園樹或行道樹。以觀賞為主。
2.樹幹可製成傘柄、手杖、屋柱
3.葉可製葵扇、傘、夏帽、蓑衣、笠帽及刷子等。
4.葉基部環抱莖的葉鞘因具纖維,可用以製作繩索等物。
5.葉柄外皮可以編織成葵花蓆。
6.葵骨(中葉脈)可以製造掃帚、牙簽等
7.嫩芽可以食用
8.藥用:性味:根:甘、澀、涼;
種子:苦、寒、有小毒。
效用:根:止痛,定喘。治哮喘;
葉:治崩漏,帶下,白濁,難產,胎盤不下;
葉燒炭:治盜汗,血崩,月水不斷。
種子:涼血,止血,止痛,抗癌。白血病,慢性肝炎。
黃白色花 成熟的果實青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