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社會的新生兒

從蒙特梭利教育重新認識青少年

2019/3/12 │曾宥儒(國立政治大學蒙特梭利全球影響力計畫研究專員)

圖片來源:pixabay

回想我們的成長歷程,幾乎都曾在某個階段被身旁的長輩以「小大人」來稱呼,那不僅是我們開始經歷生理發育的過程,也是一段開始經驗成年人生活的時期。青少年將自己所見的成人世界實踐在自身經驗中:關注更多自我以外的人事物、發展個人價值與認同,以及涉入人際交往的關係中。瑪麗亞·蒙特梭利博士便以「社會新生兒」 (social newborn) 來稱呼青春期的孩子,並說:「青春期是孩子進入成年狀態,並成為社會一份子的時候。」


然而,在這個「轉大人」的階段,青少年身旁的成年人,卻往往只將目光聚焦在他們的生理發展上—長得夠不夠高、夠不夠壯,忽略了其他如心理、道德及社會發展的面向。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可能導致成年人在無形中阻礙青少年的發展。舉例來說,當師長看見孩子投身課業以外的社團活動時,可能會認為他們「不務正業」。若從蒙特梭利的觀點來看,青少年從家庭的一份子成為社會的一份子,需要的正是透過「社會經驗」來滿足他對成人社會生活的想像與追尋:他們想知道社會是如何運作的?而自己身處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這樣的好奇與探問其實是人類的自然傾向。對青少年來說,校園生活若只有在教室裡聽課、測驗是無法滿足他們對於認識世界的渴求。


在步入社會生活的這個時期,青少年就像是一個新生兒,對許多事物感到好奇。若我們看過一個正在學步的嬰兒,就會發現生命對於「成長」與「進步」是有個人內在驅動力的。而成年人就像青少年此時期的人生嚮導,若能理解蒙特梭利所說的自然發展傾向,便不會阻止青少年對於許多活動的參與,反而能將之視作引領青少年參與真實社會的機會。這同樣也能回應為何蒙特梭利中學往往納入社會實作的課程,不論是農場學校、住宿體驗、微型經濟等,在在都是讓青少年有機會參與社會、實踐社會角色的元素。

以「社會新生兒」來重新認識青少年,將會發現青春期的孩子並不是一個「小大人」,他們在成熟的過程裡頭不小也不大,而是「新生」,成年人需要轉換過去以成熟、不成熟二分法來認識青少年的觀點。成年人在青春期依舊有照護的責任,但是一種「放心」與「信任」的責任,提供青少年一個合適與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得以嘗試上述的社會經驗,才是他們真正所需的。


參考資源

1. Montessori, Maria (1948)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2. Jones, Ella (2015 ) The Social Newborn

推薦閱讀

美國丹佛蒙特梭利中學微型經濟專案課程,以風車為形象,象徵青少年源源不絕的創意與能量

面對青春期,我們需要細看各項發展特徵、理解各樣態的行為表現

大學特殊選才以招收具備多元才能、特殊專長、學習熱忱的學生為目標,為學生另闢一個不純粹以考試成績為評判標準的入學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