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升學的多方思考觀點(上)

2019/05/06 │曾宥儒(國立政治大學蒙特梭利全球影響力計畫研究專員)

Photo by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近年來,台灣陸續有蒙特梭利幼稚園發展至小學階段,一旦辦學至小學,下個問題就是:「那中學呢?」但如許多第一線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所說,辦理蒙特梭利中學得先克服挑戰:有農場的校園環境、具備蒙特梭利青少年教育專業的師資等。然而,在這之前,最根本的挑戰是來自家長對於孩子升學的憂慮。


台中牧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團體的創辦人陳慧君老師便指出家長的擔心:「沒有考試的蒙特梭利學校,孩子要怎麼『考』大學?」這幾乎是所有選擇實驗教育的家長都會遇到的難題。


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或許可以先探究問題本身:首先,為什麼是「『考』大學?」,進入大學理當存在其他「銜接」管道。第二,跳脫家長與學生面對考大學擔憂的框架,站在大學的角度來看,除了利用考試得出的分數作為評判學生的標準之外,一所大學真正希望招募到的學生是什麼樣的人?對於大學教授而言,他們又希望大學新鮮人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或能力?


細究以上,我們便可以回頭討論與了解蒙特梭利中學要如何因應這些問題,進而為我們心中的擔憂尋找出路。


一、建立蒙特梭利教育與升學機制的清晰圖像

現行的升學途徑大致為兩條路,第一是申請國外大學;第二則是繼續就讀台灣的大學。後者除了透過考試的升學方法(如:學測、指考)之外,近年也有越來越多所學校開設多元入學管道。


儘管家長知道這些銜接選擇,心中卻仍不免懷抱憂心。原因或許來自於,家長不清楚蒙特梭利中學教育可以如何連結這些外部機制,也就是孩子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所獲得的成長,可以如何被看見、被認可。這也與蒙特梭利教育非以分數作為評量方式有關。上述所造成的升學問題,其實並非是沒有升學機會,而是不夠清晰。


對蒙特梭利中學辦學者來說,如何讓家長看見蒙式教育與升學機制之間的關聯將會是重要的考量,也或許能藉此破除以考試為首要選擇的升學迷思。台中澴宇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團體採取的作法,便是向家長清楚說明學生未來的升學管道有哪些。若學生選擇體制內的升學,校方也會協助孩子進行考試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蒙特梭利的教育環境學習,了解學習的主體在自身,對於知識追求將具備高度的熱忱與學習動機。面對考試時,將不再全然是填鴨的學習過程,考試是一種方法而非目的。


此外,筆者觀察蒙特梭利學校中,學生多半參與許多專題報告,若學生可以將學習成果統整為學習歷程檔案,這對於呈現所學將非常有幫助。學生參與專題製作所需具備的能力,更往往是許多大學真正希冀招募的人才特質,若校方能發揮蒙特梭利教育此項優勢,進而將此納入升學機制當中,必將為學生的升學銜接帶來一大進展。(推薦閱讀:蒙特梭利升學的多方思考觀點(下)

推薦閱讀

在國外,有一些蒙特梭利學校採取結合 IB 國際文憑的方式規劃中學課程,學生修讀相關課程後,通過檢定取得文憑便可作為大學申請的證明。

大學特殊選才以招收具備多元才能、特殊專長、學習熱忱的學生為目標,為學生另闢一個不純粹以考試成績為評判標準的入學管道

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孩子是否能有良好的學業表現?以實證方法盼能解答這個蒙特梭利家長普遍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