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訂定本校輔導工作相關計畫,確實執行。
1-2利用校務會議、行政會議、教師晨會等會議場合,宣導各項通報流程及重要議題,例如高風險家庭、兒少保個案、性騷擾及性侵害事件處理、憂鬱自殺防治等。
1-3 教師除親師座談會外,應以各類形式保持與家長之聯繫,以電話、面談、家庭訪問等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建置個別學生輔導紀錄資料。
1-4 定期召開相關輔導會議、個案會議,針對有需求之個案學生積極輔導,並尋求外部資源與協助。
2-1 建立完整的學生基本資料與學生輔導資料,導師交接時,能善用資料來瞭解學生。
2-2 每年進行高風險家庭調查,發現疑似高風險家庭個案或兒少保護個案,即時通報,並視學生需求轉介相關社會資源,並為其安排認輔教師多加關心。
2-3 訂定「認輔制度實施計畫」,由認輔教師進行追蹤及輔導,並確實紀錄及保管,協助適應困難與行為偏差學生。另依規推薦優良認輔教師敘獎。
2-4 訂定「文山國民小學中輟學生預防、追蹤及復學輔導實施計畫」、「高關懷家庭通報實施計畫」,協助有中輟之虞、中輟學生適應學校生活。
2-5 各項事件處理及通報流程依規辦理,並與接案社工保持密切聯繫討論,落實個案輔導轉介相關單位。
2-6 引進家庭教育中心與學生輔導資源中心輔導資源,協助個案學生進行輔導或進行班級團體輔導,協助導師班級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