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 藝術共融教育計畫
    • 111
      • MIT WOW Project-數位音樂跨域人才躍升計畫
      • 112學年度舞蹈藝術校園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營
  • 多元美感體驗教育計畫
    • 110
      • 焦點舞團校園巡迴推廣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復古音樂趴
      • 繆思客特調-美感教育探索與創發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暑假戲劇藝術服務團隊
      • 大成藝術實驗小學夏日文化樂學學
      • 111學年度藝術校園計畫
    • 109
      • 2021焦點舞團《非償製造》校園巡迴推廣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宜蘭華興部落戲劇營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線上陪伴計畫「小藝評大觀點」
    • 108
      • 東境之聲跨藝合創計畫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泰雅神話戲劇營
      • 2020焦點舞團《辦什麼派對》校園推廣計畫
    • 107
      • 藝起 JAM-原鄉文化與樂舞即興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河的進行式:一趟船的旅程
      • 傳統音樂體驗與入班教學計畫
      • 2019臺東都蘭部落藝術活動
      • 2019魚戲池中央兒童夏令營
  • 其他美感教育計畫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
  • 藝術共融教育計畫
    • 111
      • MIT WOW Project-數位音樂跨域人才躍升計畫
      • 112學年度舞蹈藝術校園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營
  • 多元美感體驗教育計畫
    • 110
      • 焦點舞團校園巡迴推廣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復古音樂趴
      • 繆思客特調-美感教育探索與創發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暑假戲劇藝術服務團隊
      • 大成藝術實驗小學夏日文化樂學學
      • 111學年度藝術校園計畫
    • 109
      • 2021焦點舞團《非償製造》校園巡迴推廣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宜蘭華興部落戲劇營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線上陪伴計畫「小藝評大觀點」
    • 108
      • 東境之聲跨藝合創計畫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泰雅神話戲劇營
      • 2020焦點舞團《辦什麼派對》校園推廣計畫
    • 107
      • 藝起 JAM-原鄉文化與樂舞即興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河的進行式:一趟船的旅程
      • 傳統音樂體驗與入班教學計畫
      • 2019臺東都蘭部落藝術活動
      • 2019魚戲池中央兒童夏令營
  • 其他美感教育計畫
  • More
    • 藝術共融教育計畫
      • 111
        • MIT WOW Project-數位音樂跨域人才躍升計畫
        • 112學年度舞蹈藝術校園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營
    • 多元美感體驗教育計畫
      • 110
        • 焦點舞團校園巡迴推廣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復古音樂趴
        • 繆思客特調-美感教育探索與創發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暑假戲劇藝術服務團隊
        • 大成藝術實驗小學夏日文化樂學學
        • 111學年度藝術校園計畫
      • 109
        • 2021焦點舞團《非償製造》校園巡迴推廣計畫
        •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 宜蘭華興部落戲劇營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線上陪伴計畫「小藝評大觀點」
      • 108
        • 東境之聲跨藝合創計畫
        • 傳統音樂藝術深化體驗教育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藝鄉共學:在地與偏鄉藝術跨域課程發展與師資培育
        • 泰雅神話戲劇營
        • 2020焦點舞團《辦什麼派對》校園推廣計畫
      • 107
        • 藝起 JAM-原鄉文化與樂舞即興計畫
        • 全國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講座
        • 河的進行式:一趟船的旅程
        • 傳統音樂體驗與入班教學計畫
        • 2019臺東都蘭部落藝術活動
        • 2019魚戲池中央兒童夏令營
    • 其他美感教育計畫

全國中小學巡迴動畫影展暨動畫營

卡通、漫畫、動畫是生活中常伴隨兒童成長的媒體,如今,學童接觸新媒體更為普遍了,我們辦理這個活動,希望推廣動畫藝術正面健康的認識,並且教學生動手畫動畫,提供美術教育中較為缺乏的動畫領域教案。透過活動能帶給小學動畫美術教育更多層面的認識。

本活動分為三個單元進行,包括「動畫好好玩-原理教學」、「動畫好好看-關渡國際動畫節精選」(挑選適齡作品)、「畫畫動起來-動動手工作坊」。 

2015-2021年巡迴辦理成果卓著,於2022年繼續推廣到各縣市鄉鎮中小學,讓更多學生能接觸學習動畫的樂趣。本活動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主辦,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全國中小學動畫營 主視覺海報 

計畫緣起

視覺藝術教育中,動畫藝術是新興的學門,動畫卡通也是現實生活中常伴隨兒童成長的媒體,因此我們看到透過動畫教育來注入藝術教育的正面引導是現世代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這促使系上的老師凝聚,構想如何讓藝術教育在國內的中小學教育立下紮根及啟發的工作,盼望這份努力能幫助年輕學子提早在學齡時接觸到此領域的資源,也促進國家整體藝術教育發展的多元面向。

肩負藝術教育的使命,本學系已執行全國偏鄉兒童動畫營五年,過程中發現高等教育動畫人才可以透過教育推廣活動來實踐藝術創作的人文關懷面向,在教學服務中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台灣鄉鎮的文化特色、與在地人民交換視野,增進大學生藝術創作的能量及自身文化厚度,能促進學系內師生的教學增能,也能提供合作學校創新內容,相互加乘。教學活動中也包含放映歷年系上學生優秀的動畫作品、及本校關渡國際動畫節的國際作品(挑選適齡影片),將動畫人才培育的成果分享展現。

因此,2022年將繼續以累積的教學經驗延續應用,動畫藝術發展的願景推廣到全國各地的小學教育,促使動畫教育在各地區均衡發展。


計畫目標

辦理動畫藝術教育活動:實行動畫啟蒙教學、培訓動畫系學生藝術教學的能力、推廣本學系動畫藝術教育的成果。



辦理目的和預期成效

★ 在教學服務過程中,讓大學師生貢獻所學專長於藝術教育領域。於此機會探尋了解台灣鄉鎮的文化特色、與在地人民交換視野,增進大學生藝術創作的能量及自身文化厚度。

★ 提供合作學校創新內容,藉著實作課程培養學童藝術感知能力和自信心,讓學童對於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有所認識,也希望以此引起孩子對動畫藝術的興趣。

★ 在現時代視覺藝術產業中,動畫藝術將扮演比以往更具力量的角色,相信在教育資源的推動和師生的努力之下,動畫教育能更為普及並且吸引優秀年輕學子投入動畫藝術的領域,為國家培養動畫產業人才做基礎紮根工作。


活動及課程實施方式

根據年齡層及對象需求,每場次執行一天半至兩天全天的課程,內容包括「國際動畫節動畫精選影片賞析」、「動畫原理教學」、「實驗動畫藝術作坊」、「動畫工作坊成果發表」。活動由動畫學系專/兼任老師指導,動畫系學生擔任工作坊助教及教學輔助,協助教導藝術啟發實作課程及成果發表。作品完成後於次日在課堂中與師生分享作品成果,老師給予鼓勵回饋,建立正向的藝術教學能量。

今年度新增與修改教案如下:

★ 為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新增「應用課程學習單」,增加課程挑戰難度,並讓學生應用所學及創作。

★ 新增國高中版本課程「動畫流程與編劇」、「動畫十二法則」、「角色風格設計」與「停格動畫工作坊」,期待較專業的課程內容貼合國高中生需求,並結合實際操練運用在藝術創作中。



動畫原理教學
視覺暫留體驗
停格動畫製作
巡迴影展放映
巡迴影展放映
因應疫情線上線下同步授課
因應疫情線上線下同步授課


今年度實施計畫期間遇疫情加劇,部分場次及課程實施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課程內容也做了優化調整,除使學員能有更加良好的課堂體驗,也訓練大學生對於教案編寫、臨場反應的訓練,雖花不少時間調整與修改,但成果及回饋都令團隊信心大振,期待日後也能精益求精、繼續為藝術推廣教育盡一份心力!



創意故事學習單:學生運用四格漫畫圖片,自由發揮故事情節及最終結局。

角色設計學習單:配合課程內容,學生根據「形象、設定、個性」,來打造自己的動畫形象。

小組課堂即興呈現定格敘事畫面
小組協力完成停格動畫創作
小組共同劇本發想創作
小組討論
互相觀摩分鏡成果


除國小外,今年度實施一場國中、兩場高中營隊課程,並針對國高中生,設計更多小組討論及課程應用環節。

除使課堂氛圍更加輕鬆多元外,也期待學生在課程中互相協助,嘗試動畫分工,一起完成程度水準較高的創作。



活動花絮與成果影音

1/15-1/16 台南和順國小場

3/5-3/6 嘉義龍崗國小場

6/28、30 台北平等國小場

7/2-7/3 台東桃源國小場

8/12-8/13 高雄鳳新高中場

9/17-9/18 高雄前鎮高中場

11/19-11/20 高雄三民國中場

影響效益

(一)有形的成效

★ 在預備課程及教案期間,增強同學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力,從中發覺教學與合作樂趣,獲得信心與專業能力。

★ 推廣本系主辦之活動關渡國際動畫節,使兩者活動能互相借力,為觀眾打開更多元的動畫藝術鑑賞視野。

(二)無形的成效

★ 啟發學童對於創作的好奇心,並於活動中獲得成就和滿足,建立喜愛藝術和勇敢嘗試的循環。

★ 藉由此藝術推廣活動,大學生能夠接觸各類領域的事物及文化交流,相異文化與年齡層的碰撞,更容易打開感官和思考,進一步在創作中思索與獲得靈感,拾回創作的初衷和熱度。


公眾反應

(一)合作學校老師回饋

  本次課程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理解動畫並製作簡易版動畫。這世代的孩子有內建的DNA,運用載具進行多元學習,總是那麼得心應手操作自如!這兩天雖然辛苦的學習,但在孩子們臉上也看到了好奇與熱情!同學說:「哇!我拍了四百多張才做出1分鐘的影片啊!」相信孩子們下次再欣賞動畫時應該心情與感受會不一樣吧?感謝教授帶領大學生哥哥姐姐,前來指導孩子們學習!我們期待下次的課程!(台東桃源國小老師)

(二)本校學生參與回饋

  實際授課的現場包含大量變因,例如為求流程通順、在規劃時間內結束,必須隨機應變、刪減講課的內容和互動,再者,用詞和口訣也需隨學童理解程度而調整,不同的聽眾決定不同的溝通方式,最重要的是臨危不亂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團隊,同時也相信自己能應付挑戰,在教學經驗、技能和心態上,本次的動畫營都帶給我十分寶貴的學習經驗。(北藝大動畫系/大二同學)

(三)中小學學員意見回饋

  北藝大教授與學長姐們的教學與創作分享,讓我覺得受益良多,也讓我更清楚未來申請大學的方向。除了技術方面,我覺得很困難的是在跟組員間的溝通與協調,讓我發現如果團隊沒有好的事前專案、時間管理並決定目標共識,是很難做出好作品的。很感謝我們這一組大家都很認真的參與工作,老師們也非常用心的協助我們在動畫上的問題,這次活動真的帶給我很多啟發跟影響。(高雄前鎮高中/二年級學生)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 版權宣告 | TNUA Copyright 2017-2024 all right reserved |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