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漫畫、動畫是生活中常伴隨兒童成長的媒體,如今,學童接觸新媒體更為普遍了,我們辦理這個活動,希望推廣動畫藝術正面健康的認識,並且教學生動手畫動畫,提供美術教育中較為缺乏的動畫領域教案。透過活動能帶給小學動畫美術教育更多層面的認識。
本活動分為三個單元進行,包括「動畫好好玩-原理教學」、「動畫好好看-關渡國際動畫節精選」(挑選適齡作品)、畫畫動起來-動動手工作坊」。 2015-2020年巡迴辦理成果卓著,於2021年繼續推廣到各縣市鄉鎮小學,讓更多學生能接觸學習動畫的樂趣。本活動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主辦,教育部藝術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視覺藝術教育中,動畫藝術是新興的學門,動畫卡通也是現實生活中常伴隨兒童成長的媒體,因此我們看到透過動畫教育來注入藝術教育的正面引導是現世代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這促使系上的老師凝聚,構想如何讓藝術教育在國內的中小學教育立下紮根及啟發的工作,盼望這份努力能幫助年輕學子提早在學齡時接觸到此領域的資源,也促進國家整體藝術教育發展的多元面向。
肩負藝術教育的使命,本學系已執行全國偏鄉兒童動畫營五年,過程中發現高等教育動畫人才可以透過教育推廣活動來實踐藝術創作的人文關懷面向,在教學服務中也能更深入的了解台灣鄉鎮的文化特色、與在地人民交換視野,增進大學生藝術創作的能量及自身文化厚度,能促進學系內師生的教學增能,也能提供合作學校創新內容,相互加乘。教學活動中也包含放映歷年系上學生優秀的動畫作品、及本校關渡國際動畫節的國際作品(挑選適齡影片),將動畫人才培育的成果分享展現。
因此,2021年將繼續以累積的教學經驗延續應用,動畫藝術發展的願景推廣到全國各地的小學教育,促使動畫教育在各地區均衡發展。
計畫目標
辦理動畫藝術教育活動: 實行動畫啟蒙教學、培訓動畫系學生藝術教學的能力、推廣本學系動畫藝術教育的成果。
北藝大動畫系兒童動畫營海報
在教學服務過程中,讓大學師生貢獻所學專長於藝術教育領域。於此機會探尋了解台灣鄉鎮的文化特色、與在地人民交換視野,增進大學生藝術創作的能量及自身文化厚度。
提供合作學校創新內容,藉著實作課程培養學童藝術感知能力和自信心,讓學童對於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有所認識,也希望以此引起孩子對動畫藝術的興趣。
在現時代視覺藝術產業中,動畫藝術將扮演比以往更具力量的角色,相信在教育資源的推動和師生的努力之下,動畫教育能更為普及並且吸引優秀年輕學子投入動畫藝術的領域,為國家培養動畫產業人才做基礎紮根工作。
實施方式
每場次執行一天半的課程,由動畫學系專/兼任老師指導,動畫系學生擔任工作坊助教及教學輔助,協助教導藝術啟發實作課程及成果發表。作品完成後於次日在課堂中與師生分享作品成果,老師給予鼓勵回饋,建立正向的藝術教學能量。 因應疫情,此次計畫新增線上動畫營課程,讓學童在不受距離影響的情況下也能在家中一同參與課程,觸及更多家庭及更廣的年齡層。
活動內容包括「國際動畫節動畫精選影片賞析」、「動畫原理教學」、「實驗動畫藝術作坊」、「動畫工作坊成果發表」。
因應政府防疫措施,今年首度把實體活動調整為遠距線上課程。
03/20 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場/成果花絮、作品合集
03/24-03/25 嘉義光榮國小場/成果花絮、作品合集
愛的明信片
本計劃案之動畫課程,各場次皆為一天半的課堂時間,由於感受到小學生們認真投入學習的動力,我們希望能夠延長這個活動的感動,發揮有效、具體而有感而設計一個明信片傳遞的活動,發給學童明信片,給他們一個可以塗畫及表達的空白畫面,也由課程中帶領他們的小組隊輔回信,給予鼓勵及祝福的言語,為這個課程畫下溫暖的句點。
影響效益
(一) 有形的成效:
增強學生編寫教案及課程教學能力,著重於簡化語言、加強理解。
有幾位參加活動的學生因為在活動中體驗教學、獲得信心、發現興趣。
開發本學系活動執行的承辦能力。
供本學系執行活動的經驗,建立師生、系辦公室彼此的熟悉與信任,這樣也將對本學系的年度主要大型國際活動關渡國際動畫節,有潛在凝聚向心力的幫助。
為本校及本校主辦的關渡國際動畫節做知名度的宣傳,將讓得獎影片仍有在教育課程中播映的機會。
(二) 無形的成效:
對動畫系學生的創作啟發:
藉由此藝術推廣活動,學生能夠接觸不同領域的人物、學童,在其中探索自我和訓練細微的觀察力,不同領域的想法碰撞,很容易打開感官和思考,進一步在創作的思索上獲得靈感或啟發,拾回創作的初衷和熱度。
學習感恩:
學生們在校內接待不同地域或領域的學生,課前培訓中會宣導一個觀念--「我們帶著很好的資源及知識要交代給各式各樣的學生,合作的對象表示我們提供優質課程,我們反過來也能向他們學習生活觀,尊重不同價值觀及思索途徑」很高興系上的學生能懂得這個反省的思維,從他們的回饋中可以看出,活動中有在思索消化,也反映在他們的待人接物上面,以服務的目的和謙卑的心向不同領域和人物學習,也更加珍惜現在自己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