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單位:北藝大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執行社團:北藝大戲劇系
指導老師:林志慶、、巫明如
均頭小隊:林芳羽、歐千瑜、林子恆、鎮萬鈞、、林明宗、張家赫、尹懷慈、陳家豪、林尚、葉蒨蓉、李鉅瑄、劉軒
伊達邵小隊:黃萱軒、楊千毅、黃郁盛、陳香提、鄭羽珊、石念卉、蕭怡娟、胡安柔、林明宗
輔導單位:北藝大學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
執行社團:北藝大戲劇系
指導老師:林志慶、、巫明如
均頭小隊:林芳羽、歐千瑜、林子恆、鎮萬鈞、、林明宗、張家赫、尹懷慈、陳家豪、林尚、葉蒨蓉、李鉅瑄、劉軒
伊達邵小隊:黃萱軒、楊千毅、黃郁盛、陳香提、鄭羽珊、石念卉、蕭怡娟、胡安柔、林明宗
7/1~7/5 期間
在埔里鎮水頭里的均頭小學
為孩子們帶來從早到晚完整一週的品德教育、以及戲劇課程。孩子們晚上住在學校宿舍,自主生活、並且學習獨立。白天跟著老師們學習戲劇課程,從團隊合作、互助、創意開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從生活中找到美好的小樂趣。
7/8~7/12期間
在魚池鄉水社村伊達邵部落的伊達邵國小
孩子們每日步行上山,與大哥哥大姊姊們一童遊戲山林間,認識劇場、學習戲劇與藝術課程,變成是每天的遊戲、玩樂時間,從遊戲中學習團隊合作、並且發揮想像力與創意完成遊戲、開發了更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知不覺期間,孩子們已經學得一手好本領,應用在生活中。
肢體
舞蹈、運動,是我們最常見的運用肢體的方法,但是肢體語言、還有各種肢體運用,都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表達自我。針對孩子的肢體做更多地運用、發展,除了在運動中學會保護自己的身體、也能運用在各種時刻:表達情緒、建立自信。
聲音
聲音除了樂器、音樂之外「人」的聲音也可以作為一項「樂器」,而人聲表現除了歌唱、還有說話、表達⋯⋯等等,教導孩子們如何正確運用聲音的大小、高低,適當地表達、表現。
團隊
團康遊戲、以及劇場遊戲,都是讓孩子們學會如何分工合作、並且懂得團結力量的課程內容,同時,劇場遊戲不同於團康活動,更能給孩子在玩樂中學習,學習中也能找到玩樂的樂趣。
語言
我們所學習的國語、鄉里間常用的台語、國際語彙英語,這些語言的運用不僅僅用來日常表達,同時也潛藏諸多潛台詞,以及要小心運用的語彙,語言掌握的精確性,往往是一個人最直接、最明顯的表現關鍵。
應用
綜合以上四種要素,是我們希望讓孩子第一個學會的「劇場」元素,其實看似複雜,卻會發現這些運用都跟生活中的我們所學沒有不同,是的,戲劇的本質就是「生活」,好的演員、好的劇場人都應該要學會「好好過生活」。對孩子而言,除了課業、家長的期待之外,希望他們更能「好好長大」:也就是在玩樂、學習當中不斷探索、永不畏懼。而掌握以上四點,能夠讓他們在各種情況之下,勇往直前、求知若渴。
在四天的課程結束後,將帶領孩子們開始排練一齣孩子們自己編排的小戲,讓孩子們自己當導演、當演員,老師們在一旁協助,並且邀請校內師長、家長依同來觀賞孩子們的成果發表。
最後一天活動結束、成果發表完成之後。夏令營結合[魚池戲劇節]活動,將帶著孩子前往魚池街,觀賞魚池戲劇節的演出。希望在孩子們經歷了五天的戲劇課程、活動、也實際排練一齣小戲之後,可以讓他們看見由北藝大團隊帶來的完整的戲劇演出。體驗學戲、做戲、看 戲劇場的完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