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12 上雪山過年

        這次行程是很臨時起意的,因為媽媽攀岩隊中的一位媽媽,想帶小孩去玉山玩雪,一直問我關於玉山的行程,而冬季積雪的玉山有一定的危險性,我不放心她一們家自己去。剛好過年期間的雪訓行程都因為沒雪取消了,我不用帶隊空出了幾日的時間,可以陪她去。她的目標只是想去玩雪,沒有一定要去玉山,我建議改去離宜蘭比較近的雪山,元旦下的雪,黑森林裡應該還有些殘雪可以玩。

 

就這樣二位天蠍媽沒幾句對話,就討論決定好這個登山活動,一種說走就走的安排。我喜歡這樣不囉索想定了就行動,不去想太多有的沒的,不被太多顧慮給絆住。

 

登山對我而言是很熟悉的事,可以說走就走,但這位媽媽可沒登過百岳啊!

竟然這麼有行動力,真的很勇敢,且爸爸還要工作沒空,她決定自己帶小孩上山,更猛了;都說為母則強,這幾年在媽媽攀岩隊裡,真的看到太多這樣的例子了,為了孩子做許多自己從來不做的事。

 

就這樣我們全家人三人,加上小獴的同學和媽媽,五個人開一台車上山,除夕將在三六九山莊圍爐,過一個特別的春節。

 

帶小孩上山行程必須排的鬆一些,考量體力高度適應,加上要多留點時間給他們玩,但因為山屋床位申請問題,行程只能按標準行程排三天二夜。

前一天傍晚出發,住南山村

第一天 南山村→七卡山莊→三六九山莊

第二天 三六九山莊→雪山→三六九山莊

第三天 三六九山莊→登山口→宜蘭

 

第一天必須從南山村到三六九,少了七卡的高度適應,加上距離約7公里,有點擔心會走到很晚,所以盡可能早出發,七點多吃過早餐出發。上思源埡口這段九彎十八拐的路,讓二位小孩都有點暈車,過了南湖舊登山口後不久,小獴突然說想吐,還來不及拿袋子,下一秒就吐出來了,我自然反應的用手去接,他一股腦地把早上喝的一大瓶奶茶全吐了,手上接滿奶茶,座位上腳上也全是。這量也太多了吧! 早上喝的奶茶是大瓶的,真沒預料到他會暈車吐,完全沒準備,我的天啊!

 

爸爸趕緊停車,先下車,拿出抹布來擦,外面下著小雨,路邊有些積水,正好洗抹布,擦洗幾次後才完全清洗乾淨。還沒開始爬山,就發生悲劇,很慘。

 

登山口到七卡這段路雖然不長只有2公里,卻是我最擔心他們的一段路,這段全是陡上的石階梯,是他們最討厭的登山路徑。一開始還好,慢慢走,快到1K處就開始不耐煩了,一直問到了沒? 還要多久? 只能用登山常用的騙術,說著快到了,快到了。約一個半小時到七卡,還好沒翻臉不走,休息半小時;我去把被吐得髒掉的褲子換掉。


 

七卡到觀景平台,是另一段辛苦的陡坡,是之字形的原始山徑,這種自然的山路小孩比較喜歡,比較不會不耐煩,雖然一樣走得慢,走得累,但比較不會抱怨。慢慢走,一段距離就停下休息,順利的走到觀景平台。出森林視野開闊,前方中央山脈高山綿延,Yen 第一次上到這麼高的海拔,驚呼著好美。

 

接著上哭坡,小孩的體力用的差不多了,速度變慢了,常常停下來喊累,不想走。最後2k,差不多還要二個小時,只能邊走邊哄騙,拿糖果慰勞。

 

看得出來小獴真的累了,背包好像很沉重,以往總是會跟在我後面走的,此時卻落在後面跟著爸爸走,爸爸很久沒上山了,用很慢但穩定的速度走。他是老經驗的登山者,知道用什麼方式最省力最不累, 就是慢但不停。過了雪山東峰叉路口,他們父子倆竟然沒停下休息,繼續往前,我留下陪Yen和他兒子。

看著父子倆慢慢地往前走,偶爾停下來拍照,這一老一少的身影,與子偕行的畫面,竟然讓我有著莫名的感動。平時爸爸的嚴厲,像傳統父親一樣,讓小獴不親近,總是黏著我;今天,終於在山裡,小獴黏著爸爸,與爸爸同行。

 

天黑前到了三六九,今天是除夕山上人不多,約二十幾位,為了減輕重量我們訂餐沒有自己煮。一到山屋就可以吃飯了,晚餐很多蔬菜,小獴不吃,沒有他想吃的,他不要吃,怎麼勸他都不吃,最後在我的勉強下吞幾口白飯,喝了幾口湯,說他不要吃了,先陪他回到床鋪,然後他吐了,把那幾口飯全吐了,看來是有點高山反應。

然後上床睡覺,不一會說他要大便,趕緊扶他起來,他慌張地說來不及已經出來了,大在褲子上了。我的天啊! 我趕快拿衛生紙,拉下他的褲子叫他半蹲屁股朝我,忙亂地幫他擦屁股, Yen此時上來撞見這一幕,不知道我們在幹嘛。

擦好肛門一點點的便便後,才發現有一坨便在內褲上,天啊! 這沒辦法擦,慌張的叫小獴褲子全脫掉,拿出備用的讓他換上,連長褲也一併換上。內褲包起大便拿到廁所丟,將髒的褲子裝進塑膠袋裡。而他還沒大乾淨還想大,但廁所太黑他不敢一個人在哪蹲,只好在裡面陪著他,扶著他,他用力擠便便,擠半天擠不出來,但又有便意想大,好像鼓勵人上山一樣,不斷的鼓勵他用力加油,母子倆在小小的廁所裡搞了好久,終於大出來了,他舒服了,我鬆了一口氣,一整夜的慌亂,終於搞定。

 

他躺上床都沒說話,直接穿進睡袋睡了。平時總是話多至少要玩半小時才會入睡,這樣安靜不說話反而讓我有點怕。

 

大家都睡了,山莊裡一片漆黑,小獴怕黑,我留了一盞小小紅燈。夜裡綸似乎不舒服,問他怎麼了,他說頭痛,Yen拿了頭痛要給他吃,繼續躺下睡覺。

後來小獴突然坐起來,問我們在哪裡? 我被驚醒,抱著他說我們在山裡,沒事繼續睡,整夜他坐起來三次,以前去爬山也會這樣,半夜突然醒來坐起來說。

後來又喊冷,半夜溫度更低約零度,我讓他睡一個睡袋上面再蓋一個,他還覺得冷,我盡量窩在他邊邊,讓他暖一點。今晚睡不安穩,身邊二個小孩,一直翻來翻去的有狀況,隨時保持警戒不敢熟睡。半夜二點多被吵醒,有人起床準備去登頂,再躺下很快熟睡到五點多天亮時,唯一睡好的一小段時間。

 

從窗戶就能看到山屋外壯觀的日出雲海,我叫醒了小獴,要他看日出,他看了幾眼又躺下睡。六點多叫醒大家,吃過早餐,八點我們才出發,二個小孩狀況都不是很好,昨天也滿累的,今天沒有計畫一定要登頂,所以不趕時間讓小孩睡飽才出發。

 

大家都早早就出發了,我們八點多才出發,且一開始的之字形上坡,就讓小孩感到累,我用很慢的速度帶著他們走,綸今天的速度比較慢,後來說頭痛,他昨晚也頭痛,我擔憂他高山症沒有緩解,不敢大意,停下來好幾次,讓他休息也觀察他的狀況。後來發現只要坡度較陡他就會喊頭痛,平路就沒事,讓我有點疑惑,不確定是真是假,只能選擇相信,走走停停再看小孩狀況。

    進黑森林路比較平緩,小孩速度變快了,也沒喊不適,黑森林裡有冷杉大樹,還有一些大石頭,地形比較有變化,沿途還有一些小冰柱可玩,小獴和綸喜歡拿登山杖亂戳,路旁高處有許多小冰柱,二人還不辭辛勞的硬要往上爬,囑咐他們要站好,二人猛力的戳,戳的好開心,剛剛說的頭痛呢! 小孩不想做的事就會想很多出頭

到了水源地,哇!岩壁上掛滿冰柱,路徑上一片白結著厚冰還有薄薄的殘雪,第一次來的Yen、綸和小獴都超嗨的!很興奮,開心地拍照。綸第一次看到冰雪,超開心地,好認真堆小雪人。綸之前雖有在國外看過雪,但是雪場裡的人造雪,看雪是綸這次登山的誘因。

小獴也很興奮,但他是拿著登山杖猛戳厚冰,不知道這是心態,只要看到冰就要戳,是剎冰的概念嗎? 小孩們玩得超開心地不想走,剛剛不是喊頭痛嗎?

 

終於在老娘三催四請後,才不甘願的繼續往上走。到了7.8K的水源處,有一大水桶岩壁上接著一水管,以往水會潺潺的流進水桶裡,最近乾旱水量很少水管接不到水,只能將水袋緊貼著岩壁,接著岩縫滲出的小細流,要等一會才能裝滿600cc的濾水袋。過濾水可以直接喝超冰涼的,水質超好有種微微的甘甜。

 

爬山走的又累又渴,喝上這大自然甘甜的水,真的會讓人感到超級滿足的。

水源地之後是上坡一路上到黑熊營地,那是我們預計大休息出東西的地方,以往從三六九到黑熊營地大概1~1.5小時,我們已經走了二個小時還沒到,小孩沿途玩太久了。開始走上坡沒多久綸又喊頭痛,此時我大概可以斷定這是心理而非生理上的頭痛。到了一棵巨大的倒木,樹幹上有個小洞裡面結了厚冰,完蛋了,小獴又開始戳了,爸爸也突然坐下來休息,說肚子餓了要吃東西,只好讓大家都大休息吃東西補充能量。小獴說不餓什麼都沒吃,也不用喝水,一股勁的戳著冰塊玩,真是玩不膩。真不懂這有什麼好玩的,還可以玩很久。

。我登過雪山很多次也帶過很多團,大家總是為了登頂目標努力往上,必須掌控時間,除了休息,從來不會停下來玩,完成登頂是最重要的意義。然而,小獴和綸沒有這樣的壓力,他們一早在路上就說不要登頂,邊走邊玩,黑森林的冰柱、雪、水源、大石頭、倒木,對孩子來說太好玩了,若不催他們一個點就能玩很久,相信他們可以在黑森林玩上一整天,孩子比我們更懂得享受登山的整個過程。

 

登頂的誘惑

在黑森林路上綸就說他不要登頂,小獴也跟著說不要。Yen用綸喜歡的寶可夢卡來誘惑他,登頂就可以得到二大盒寶可夢卡,每走一公里就能得到一小包卡包,這獎賞太好了,但他很清楚自己不受誘惑堅持不要。

我呢? 我發覺自己其實也被傳統登山習慣制約,覺得難得來一趟雪山,也走到黑森林了,下次來說不定還會暈車,可能不會有下一次,不去登頂總覺得有點可惜。且看小獴今天身體狀況很ok,沒什麼問題! 試著說服他不去登頂很可惜,想鼓勵他繼續往上,但小孩總是跟著朋友的決定走,他也很明確說不要。後來爸爸竟然對小獴提出獎賞,只要登頂他就給三千元,哇塞! 這太大氣了,太誘惑人了,爸爸竟然使出殺手鐧。

我說:三千元可以買超多卡包和其它東西的,這太好賺了,不去太可惜了,小獴仍然不為所動。後來,不知道那句話戳到他,他說要去登頂! 商量好爸爸陪綸下山,我陪Yen和小獴去登頂。

為了不破費,也是反向激將法吧! 沿途爸爸很故意的說登頂很累喔,你體力不行,下山就可以吃泡麵……一直勸他下山不要上去,他竟然不為過所動說:我就是要去登頂。我看他沒有任何不舒服,也不喘,應該是沒問題,我扮白臉說:你可以的。但在黑森林真的花太久時間了,若要去登頂,必須控制時間,途中不能隨意停下休息。

 

吃過午餐後,我們分道揚飆,綸跟偉忠下去,我們三人繼續上。過黑熊營地之字陡上後,小獴明顯累了,左小腿肌肉很硬很痠,走不了太遠,約幾十公尺就停下休息。遇一位甘比亞來的黑人,跟我們借手機線充電,聊了起來,我讓佑亘和他慢慢先走。

小獴越走越慢,到雪訓營地附近他就很想下去了,但又很想賺三千元,看得出他內心很掙扎,爸爸這三千元真是太壞了。我跟他說慢慢走,累就休息。身為職業嚮導的我,陪伴隊員慢走是我很習以為常的,覺得沒什麼就陪著他,慢慢地走走停停,快出森林的陡坡他就停了3次,這狀況不太好,終於到圈谷口。視野開闊山頂就在正前方,我跟Yen說清楚登頂路線,讓她和甘比亞人先去登頂,說好若等太久就先下山。

12:40到圈谷,從這裡到山頂還有將近0.8公里,對我而言真的很近,但這一路都是陡上坡,加上海拔超過三千四百公尺,且會越來越高,體力消耗會越大,也會很喘,這小段肯定會很辛苦,上去前我又再次勸小獴下山,他堅決不要。好,那就繼續往上,若真不行再下山。

 

小獴的體能狀況比我預期的更不好,他習慣快步走的方式,用腳尖走上坡,小腿肌肉會很緊容易腳酸,這樣肯定走不上去。教他抬大腿,用整個腳掌往上踩,並用休息步走,整隻腳打直稍微休息一下再踏下一步。自己的小孩好難教啊! 小獴好像都沒聽進去,一樣的方式走,念他也沒用,隨他吧!

10.1-10.4K,短短的300公尺距離,小獴很安靜都沒說話,一手拿著登山杖彎腰頭低低的,像老人般緩慢向上,每一步都很辛苦沉重,好像我在登頂七千公尺的山,沒走多遠就癱軟在地上休息,喊著腳痠沒力,看他這般真的是很累,我幫他捶腳按摩。一直對他說:不要勉強,我們下山吧! 你這樣體力不行。

他說:不要,我一定要登頂,沒有登頂我絕對不下山。

 

勸不退,我只好使出各種鼓勵的方法,各種走法沒用,他真的沒力,走沒幾步就停下。我說一次數30步,一開始還行,後來就又不行。真心勸他放棄,不要勉強,他說:我好累喔! 我好想要下去,可是我又好想要賺三千元喔!

這極度渴望的話聽起來有點心酸,我緊緊的抱著他,鼓勵他沒關係你有堅持努力過就好,先休息再試看看,真不行就下山。很少遇到這麼難勸退的,他上來之前就想好這三千元要買什麼了,雖然很累,但他太想賺這筆錢了,不肯放棄,為了錢而生的summit fever(登頂狂熱症),真是瘋狂,爸爸這鼓勵真是害慘人了。

休息時會帶他欣賞四周的風景,他用虛弱的聲音說著: 好漂亮! 還不斷跟我說著:下山他還要在南山村住一晚。眼前的雪山他都爬不上去,累得要死了,卻還在擔心下山會暈車。沿途也擔心又拉肚子,嘴裡唸著:希望今天不會拉肚子。真不能理解小孩的腦袋是怎麼運作的,累到快不行了,卻還能擔心別的事情。

 

10.4K已經下午14:00,有點擔心太晚了,還好天氣非常好藍天無雲。除了天氣,還要評估他上得去下得來嗎? 總覺得他的體力應該沒這麼差,有可能是這次沒同伴,走這山路無聊沒勁。再次問他確定還要上嗎? 登頂之後有辦法啟動下山模式嗎? (下山他都是用跑的,速度可以很快) 他說可以,我心裡有底了。指著太陽,跟小獴說:若太陽移到稜線下看不到了,不管你走到來,我們都一定要往下走,這是最後的底線。

 

這段路小獴真的是太慢了,大概是我帶隊以來走的最慢的吧! 沒帶過這麼走走停停的,非常考驗我帶人的能力,經過這次未來我應該不會再怕任何人了吧!   

過10.4K後,路上開始有些殘雪冰塊,小獴精神有點恢復,有力氣玩雪到處戳來戳去的,還爬到高處雪多的地方玩,沒趕到他讓稍微玩一下。下午14:45到10.6K,雪山頂看起來很近,就在眼前了,此處往下看真的有點高。小獴狀況比較好些,10.6~10.8K反而走得比較順,可以走得比較遠才停下休息,越上面地形也越陡,有些岩壁需要跨,他很ok

10.9K,上稜線了,離山頂三角點不到100公尺,就快到了。他說風景好漂亮,拿著相機邊走邊拍照,要我自己先走,他慢慢跟上來,看他滿享受樣。這段很安全,好! 我讓他自己慢慢走,下午15:00他走上來了,我過去抱著他,太棒了終於成功登頂了,小獴沒有興奮而是整個人癱趴在頂峰大石上,拍了登頂照,他在附近走來走去隨處晃晃,追小鳥拍照,登頂就沒事了,疲勞好像瞬間消失了。

 

Yen已經在山頂等我們超過半小時了,這是她的第一座百岳,有在重訓和運動的她,很順利登頂,且天氣超好,她一直說風景好美喔! 是啊! 台灣高山風景真的是很美,這是很多人為什麼喜歡爬山的原因。

 

準備下山,小獴可以開啟下山模式嗎? 他說:下山模式會很快喔! 我讓他走在前面,他快速地往下走沒有等我們,我放慢速度等Yen她下坡膝蓋會痛,不能走太快。小獴偶爾會停下來玩一下雪,始終跟我們保持約50公尺的距離。很快下到圈谷,這段距離上去小獴走了約2.5小時,下山只走了半小時,超快的。沒有要休息繼續往到黑森林走,一進入森林他突然停下來等我,說有動物,安靜地靠近看,喔!.....是長鬃山羊,第一次看到,小獴好興奮開心一直拍照。

 

之後遇一小段上坡,小獴累了,停下休息。之後,雖一直往下走,但卻很安靜沒說話,有點擔心他,問他有沒有什麼不舒服? 只是搖頭一句話都擠不出來,他真的累了(不累時他總是很多話的)。沿途開始走走停停,後來說冷,給他吃東西喝水加衣服,繼續慢慢往下走。

18:00終於走到369山莊,爸爸稱讚他很厲害! 他一看到綸就奮地跟他講話。吃完泡麵再喝可可,然後和綸玩,馬上就活過來了。

今天走了10個小時,最後那段登頂真的很辛苦! 下山後,二個小孩都說再也不爬山,再也不去什麼國家公園了。過程可能太辛苦了,印象太深,短期內不能再約他去登山了。

 

後記,隔沒多久我說妳的其他好朋友們也想去雪山,你要跟他們再去一次嗎? 沒想太久他就說好,哈哈….不是說再也不要去爬山去國家公園,這麼快就忘了,看來小獴也有登山者健忘的體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