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爬一座台灣人沒有登過的八千公尺山峰】
台灣精神勇敢向前行
全世界超過八千公尺的山峰共有14座,八千公尺以上空氣的含氧量只剩下平地的三分之一,是人類生存的極限,故八千公尺以上有人類「死亡線」之稱,每一座八千公尺山峰都是極為困難的挑戰。
目前全世界共有14人完成了14座八千公尺山峰,而台灣直到今年2009年,36年的海外遠征歷史,台灣的登山界只有完成了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卓奧 友峰、希夏邦馬峰三座山峰,而其它八千公尺的山峰,台灣從來未有登山隊挑戰過,其它山峰對台灣人而言是極為陌生的。台灣海外登山的發展與國外尚有很大一段 距離,這幾年來遠征隊也幾乎都是以聖母峰為最大的挑戰目標,缺乏挑戰其它山峰或山區的勇氣與創新。
爬一座台灣人沒有登過的八千公尺山峰
2009 Manaslu Expeddition的活動,就是希望爬一座台灣人沒爬過的八千公尺山峰。
緣起於2006年~聖母峰前進基地營(6500m)活動,和朱醫師首次一起登山,活動順利完成,之後彼此約定要挑戰一座八千公尺山峰。這座山峰,我 們希望選擇台灣人沒有攀登過的山峰,能讓這次的遠征活動,具有開創性及挑戰性,並能為台灣留下另外一座八千公尺山峰的攀登資料,最後我們決定選擇世界第八 高峰-Manaslu峰。
台灣馬那蘇魯遠征隊,這支隊伍雖然只有三位隊員,卻是默默準備了四年,沒有協會、沒有大企業的贊助,靠著對登山的熱愛,一步一腳印,四年來一次次的 自我組隊出國訓練,今年二月更前往阿根廷攀登南美最高峰,作為此次Manaslu的行前高度適應,三人都非常順利的成功登頂。一起走過四年,一起經歷過無 數的訓練,這支自組遠征隊,克服種種困難,將於四月九日出發。
Manaslu 只是開始
我們在世界登山界的一小步,希望是台灣登山界的一大步,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期望未來台灣能有更多的遠征隊,具有開創冒險的精神,挑戰其它未曾涉足的八千公尺山峰,有一天能完成所有14座,讓台灣人的腳印也能踏上世界高峰。
未來,我們會繼續攀登,探索並紀錄其它台灣人沒去過的山峰。
這次活動的挑戰與意義
1.台灣首攀的八千公尺山峰,挑戰性大。
2.全隊隊員將嚐試無氧攀登,不借助氧氣。
3.女性獨立組隊,由李美涼擔任攀登隊長,組織這次的遠征活動。
4.將挑戰台灣年紀最長者攀登八千公尺的紀錄。
5.高科技登山,攜帶最新的通訊設備,將活動現況即時傳回台灣與大家分享。
6.全程攝影紀錄整個攀登過程。
【隊員介紹】
領隊 – 朱僑光
年紀:57歳
朱僑光婦產科醫院 院長
中華民國賽車協會理事長
醫界奇杷,熱愛各種具挑戰性活動,包括登山、潛水、賽車、滑雪等。目前擔任中華民國賽車協會理事長,具潛水員執照,多年滑雪經驗和年輕人一樣喜歡Snowboard。
接觸登山較晚,五十歲才開始登山,五十六歲第一次參加海外登山~冒險精靈聖母峰基地營活動,即順利成功的抵達海拔6500公尺的前進基地營(ABC),當時並決心未來要挑戰一座八千公尺的高峰。
雖然年近六十,工作忙碌,卻努力不懈的築夢,想要完成年輕時沒辦法去實現的夢想,他真的辦到了。
經過四年的訓練準備,數次前往韓國冰攀訓練,是台灣年紀最大的冰攀學員,第一次就完攀八十公尺高(約20幾層樓高)的冰壁。另外也前往四川攀登四姑娘山、西藏念青唐古喇山、 南美最高峰等山峰。並在國內學習攀岩、繩隊攀登等各種基礎登山技能。
這一次他就要挑戰他的夢想~走上八千公尺高峰。
攀登隊長 - 李美涼
年紀:38歲
冒險精靈戶外團隊 負責人
國內外登山嚮導、達人女中攀岩教練、冰攀教練、台灣山岳雜誌特約編輯。
銘傳大學登山社OB,1995大學畢業那年,第一次從事海外遠征,1995~2009年14年期間,一直持續海外遠征活動,從未中斷,近年來更組隊帶領台灣山友到世界各地登山,共計出國登山及訓練活動超過25次以上,組織海外遠征經驗豐富,且是台灣海外遠征次數最多,年輕一代最活躍的女性登山者。
2005年曾代表台灣挑戰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其它攀登過的山峰包括北美最高峰、南美最高峰、歐洲最高峰、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西藏、四川、法國阿爾卑斯山等世界各地山峰。
近年來致力於技術登山,推廣冰攀活動,除了自我訓練外,更不斷組隊帶領台灣的登山好手前往法國、韓國、中國冰攀訓練,提升台灣登山的技術,帶動國外冰攀訓練的風氣。
訓練教練 - 李偉忠
年紀:50歲
冒險精靈戶外團隊 負責人
國內登山嚮導、達人女中攀岩教練、溯溪冰攀教練。
18歳開始登山,山齡32年,曾是台灣國家山岳協會創始會員及高山嚮導,台灣登山經驗豐富。40歲接觸溯溪,是台灣四季溯溪協會創始會員,曾擔任理事,溯溪探勘經驗豐富。
年紀越大玩的卻是越技術性,接觸的領域更多元。
45歲那年生平第一次出國,竟是和幾個朋友到韓國冰攀,從此愛上冰攀,接續幾年更不斷前往法國、韓國、四川冰攀訓練,真是年紀越大玩的越兇,幾年的學習訓練,他已經是國內冰攀技術佼佼者之一了,這二年也開始教授其它人冰攀。
2006年,47歲那年,第一次參加天山的海外遠征活動,在冰天雪地的技術攀登,高海拔的山風景致,讓他熱愛上遠征活動,之後又陸續去了西藏喜馬拉雅山、歐洲最高峰、南美最高峰等。
【活動顧問及教練】
國內
李進勇 法律顧問及發言人 (前內政部,法務部,交通部次長)
葉景棟 國際組 (基隆市議會主任秘書,前體委會國際處長)
周中柱 登山顧問 (基隆野外育樂協會理事長)
張秀姝 媒體公關 (台灣山岳雜誌副社長)
陳永龍 企劃 (開南技術學院觀光系講師,台大城鄉所博士,台大登山社)
鄭安晞 裝備組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博士生,登山裝備專家,政大登山社)
黃一葦 資訊組 (系統分析師,華文blog文化早期推廣和軟體開發者之一,也是台灣第一個國家級自由軟體協同開發平台專案-自由軟體鑄造場-核心成員之一)
蔡乃坤 技術訓練 (四季溯溪協會前秘書長、訓練組組長、攀岩高手)
張瑞祺 國際組 (Taipei time記者, 遠征經驗豐富)
粱曼莉 裝備組(健野戶外用品店北部業務, 登山裝備專家)
國外
JT 高海拔登山顧問
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前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教授
優異的登山家、高海拔登山經驗豐富,攀登過五座八千公尺山峰。
Vallot 高海拔登山及冰攀訓練教練
優異登山家、阿爾卑斯山專業登山教練、登山攝影師,登山經驗豐富,技術優異。
Kim See Joung 冰攀訓練教練
韓國Extreme Rider登山學校負責人、優異的登山家,冰攀教練,曾獲選韓國最佳登山獎。
李明 裝備及高海拔登山顧問
中國溫州風子戶外用品店負責人,裝備專家、組織高拔登山經驗豐富。
【攀登行程計畫與路線】
攀登日期:2009年4月9日~5月26日
天數:共50天
進山天數:10天(健行)
攀登路線選擇:傳統路線 東北面 ( Japanese NorthEast route )
進山地點:Gorkha
下山地點:Basishahar
BC 4800公尺,以上共架設四個營地
C1 5700公尺
C2 6400公尺
C3 6900公尺
C4 7450公尺
攀登行程計畫 Manaslu Itinerary
4/09 Day 01 Arrival in Kathmandu airport, transfers to hotel.
4/10 Day 02 Officer of Ministry of Tourism for permit
4/11 Day 03 prepare expedition
4/12 Day 04 Kathmandu – Gorkha (by Bus)
4/13 Day 05Gorkha – Khanchowk.
4/14 Day 06 Khanchowk – Aurghat Bazaar.
4/15 Day 07 Arughat Bazaar – Soti Khola.
4/16 Day 08 Soti Khola – Machha Khola.
4/17 Day 09 Machha Khola – Jagat.
4/18 Day 10 Jagat – Chumet.
4/19 Day 11 Chumet – Namrung.
4/20 Day 12 Namrung – Sama Gompa.
4/21 Day 13 Sama Gompa rest day
4/22 Day 14 Sama Village –Manaslu High Base Camp
4/23 Day 15 Manaslu High Base Camp
4/24~5/17 Day 16-39: Climbing period of Manaslu 8163 meter.
5/19 Day 40 High Camp – Samdo Village.
5/20 Day 41 Samdo – Larke – La 5220m. Pass. Tented Camp.
5/21 Day 42 Larke – La Pass – Bimtang. Tented Camp.
5/22 Day 43 Bhimtang – Tilje. Tented Camp.
5/23 Day 44 Tilje – Tal. Tented Camp.
5/24 Day 45 Tal – Syange. Tented Camp.
5/25 Day 46 Syange – Khudi. Tented Camp.
5/26 Day 47 Khudi – Basishahar – Kathmandu (by Bus)
5/26 Day 48 transfer to airport.
【行前訓練】
2006年
♦ 攀登川四姑娘山
♦ 攀登新疆博格達I峰
♦ 韓國雪嶽山-冰攀訓練
2007年
♦ 韓國雪嶽山-冰攀訓練
♦ 四川雙橋溝-冰攀訓練
♦ 攀登念青唐古喇山
2008年
♦ 韓國雪嶽山-冰攀訓練
♦ 攀登Elbrus歐洲最高峰
♦ 攀登Island peak尼泊爾島峰訓練
2009年
♦攀登Aconcagua南美最高峰訓練
【媒體報導】
台灣山友 挑戰馬那斯鹿峰
【2009/04/09 聯合報】記者馬鈺龍/台北報導
「爬一座台灣人沒有登過的8千公尺山峰」是李美涼的心願,今天,她獨立組隊擔任攀登隊長,要前進世界第八、海拔8163公尺的馬那斯鹿峰。
馬那斯鹿峰位於尼泊爾西邊,「馬那斯鹿」意指「靈魂」,直到去年為止僅有297人成功登頂,而聖母峰則有3972人,攀登隊伍相當少,多是自主隊,失敗機率高達18%,為8千米山峰中難度排名第五。
李美涼說:「全世界超過8千公尺的山峰共有14座,8千公尺以上空氣的含氧量只剩下平地的三分之一,是人類生存的極限。」這一次,她與其它兩位隊友就要嘗試無氧攀登,挑戰生存極限。她樂觀地笑說:「會嘗試無氧攀登,是因為帶氧氣瓶,太貴了。」!
李美涼在台灣山界十分活躍,有「冒險精靈」之稱,這次由「精靈」帶隊要挑戰「靈魂」,是台灣登山界的創舉,當然,「精靈」是不會悲觀的,而且信心滿滿。
這支登山隊並沒有企業贊助,完全靠隊友自力組隊,準備近4年,今天出發。8千公尺以上有人類「死亡線」之稱,每一座8千公尺山峰都是極為困難的挑戰。她說:「我們想去挑戰它。」
她表示,全世界共有14人完成了14座8千公尺山峰,而台灣直到今年只完成了世界最高峰聖母峰、卓奧友峰、希夏邦馬峰3座山峰,而其它8千公尺的山峰,台灣從未有登山隊挑戰過。
她說:「這次就是希望爬一座台灣人沒爬過的8千公尺山峰,是冒險、也是創新。」她將與李偉忠、朱僑光兩位隊友同行。
挑戰馬那蘇魯峰 遠征隊開拔
【中國時報 2009.04.09】張謙俊/基隆報導
五十七歲婦產科醫師朱僑光,與愛好冒險的李美涼、李偉忠共組馬那蘇魯峰遠征隊,九日將赴尼泊爾挑戰世界第八峰,朱僑光並將挑戰台灣年紀最長者攀登八千公尺高山紀錄。
這支遠征隊僅有三名隊員準備了四年,沒有任何贊助,只憑著對登山的熱愛,一步一腳印,自己組隊出國訓練,三人一起走過一千四百多個日子,今天出發追求台灣人未曾攀登過、海拔八千一百六十三公尺的馬那蘇魯峰,預計四月廿四日至五月十七日期間攻頂,五月廿六日返國。
全世界八千公尺高峰有十四座,世界第一峰為聖母峰是登山聖地,登頂人數三千六百八十四人,挑戰失敗率百分之六,台灣有八人攀登五人成功攻頂。
朱僑光等三人選擇的馬那蘇魯峰,高度排名世界第八,但失敗率達百分十八,難度不比登聖母峰低。
朱僑光熱愛挑戰五十歲才開始接觸登山,他開玩笑說「中年危機」才接觸登山自我挑戰,儘管投入登山年齡較晚,已完成台灣四十岳,五十六歲時首次參加海外登山活動,成功攻抵海拔六千五百公尺的前進基地。
朱僑光經過四年準備,多次前往韓國冰攀訓練,也是台灣年紀最大的冰攀學員,但他第一次就完攀八十公尺高的冰壁,並前往大陸四姑娘山、西藏念青唐古喇山、南美最高峰熱身,並在國內學習攀岩等基礎登山技巧。
卅八歲李美涼,曾代表台灣挑戰聖母峰,是台灣海外遠征次數最多的女性登山者。訓練教練是五十歲的李偉忠,已有卅二年山齡,他們將挑戰無氧攻頂,並攜帶最新通訊設備,即時將訊息傳回台灣與大家分享。
57歲名醫 挑戰登頂8千米
【聯合報2009/04/09】記者張源銘/基隆報導
基隆市知名婦產科醫師朱僑光50歲才登上玉山,現年57歲的他今天將搭機前往尼泊爾,要攀上失敗率比聖母峰還高、標高8163公尺的馬那蘇魯峰。朱僑光說,希望創下國內登上8000公尺高山的最高齡紀錄。
在基隆行醫近卅年的朱僑光接生的嬰兒有人笑稱可以組個小學。年輕時熱愛賽車,現在還擔任中華民國賽車協會理事長,後來迷上潛水。朱僑光說,50歲時受朋友之邀登上玉山,看到玉山之美,讓他從此愛上登山活動,近年來不斷自我挑戰,目標就是挑戰8000公尺以上的高山。
曾前往歐洲、韓國及南美洲訓練及體驗雪地登山的朱僑光和登山好友李美涼、李偉忠策畫三年,組成2009台灣馬那蘇魯遠征隊,在沒有企業贊助下,今天將搭機前往尼泊爾,實現攀登8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夢想。李美涼說,一旦攻頂成功,朱僑光將成為國內登上8000公尺高山的最高齡者。
朱僑光說,這次帶著國旗,要在馬那蘇魯峰上插上國旗留念,因為他們是第一批挑戰馬那蘇魯峰的台灣人,要讓全世界登山界更認識台灣、更了解台灣。
婦產科醫師 遠征尼泊爾8千尺高峰
自由時報2009-04-12〔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
基隆婦產科醫師朱僑光,今天將啟程前往尼泊爾,挑戰喜馬拉雅山的馬那蘇魯峰。這座八千公尺高峰,是世界第八高峰,台灣還沒有人挑戰這座高峰,朱僑光要帶著台灣精神,挑戰無氧攀登馬那蘇魯峰。
馬那蘇魯峰海拔高、峭壁多,處於冰天雪地之中,攀爬難度排名世界第五,比聖母峰難度還要高。
馬那蘇魯遠征隊隊員只有三個人,朱僑光是領隊,隊長是李美涼、訓練教練是李偉忠。李美涼和李偉忠兩人長期登山、持續海外遠征活動,經驗豐富,只有朱僑光是業餘的登山客。
朱僑光是前長庚基隆醫院婦產科主任,現任朱僑光婦產科診所院長,當醫師很忙、壓力大,他選擇刺激具挑戰性的活動紓壓,最早是賽車、潛水,到國外滑雪,也是現任中華民國賽車協會理事長。
到國外各地滑雪、潛水,卻沒爬過台灣的山脈,五十歲那年,他想要登玉山,訓練兩次就攻上玉山,從此爬出興趣,五十六歲第一次參加海外遠征聖母峰,就順利登上六千五百公尺的前進基地營,也就是那個時候,他決心要挑戰八千公尺的高峰。
朱僑光說,他喜歡登山,除了可以不斷挑戰之外,他每登一次山,就更加謙虛。為了登上這座台灣人從未登上的高峰,他們接受多次訓練,陸續到韓國、中國四川、西藏、法國等地接受冰攀等訓練,朱僑光是台灣年紀最大的冰攀學員,第一次就完攀八十公尺高(約廿幾層樓)的冰壁。
此行他們帶著攝影器材與衛星電話等,探索並記錄馬那蘇魯峰,讓喜歡登山的人可以查到資訊。
挑戰8163米馬那蘇魯山–知名婦產醫師組登山隊 9號遠征
【吉隆有線電視2009/04/08】 (記者張啟騰 採訪報導)
挑戰8163米馬那蘇魯山-知名婦產醫師組登山隊 9號遠征,前代理市長陳重光和遠征隊成員齊喊加油口號,這支遠征隊伍將在9號出發挑戰位於尼泊爾-高度達8163公尺的馬那蘇魯山。
遠征隊隊長朱僑光是基隆著名的婦產科醫師,接生過上萬名嬰兒的他將以57歲的年齡挑戰台灣人從未攀爬過的,號稱世界第五難爬的高山。朱僑光說八千米高度被稱為是死亡線,世界上超過八千米的高山有十四座,其中馬那蘇魯山從沒有臺灣人攀爬過,所以想做這樣的挑戰,遠征隊也將嘗試以無氧攀爬的方式完成,朱僑光說如果他能夠順利完成這項任務,也可以鼓勵其他的長者加入登山的行列,勇敢實現人生的夢想。
為了完成這項壯舉,朱僑光和兩名教練李美涼和李偉忠從2006年就開始籌劃訓練,三人數次前往韓國雪嶽山及俄國等地進行冰攀訓,訓練教練李偉忠說這次遠征隊最大的挑戰除了高度外就在於克服冰攀問題。因為超過八千公尺高的馬那蘇魯山終年冰雪,山上地形複雜而且積雪很深,因此遠征隊行前的訓練就著重在冰攀練習,希望可以順利完成攻頂。
遠征隊行程規劃由曾代表台灣攀登世界最高山-聖母峰的國內知名女登山家李美涼負責,前市長李進勇特別主持行前記者會,包括議會秘書長葉景棟等人都出席為遠征隊加油打氣;為了完成這次登山壯舉,遠征隊准備了許多登山器材,更攜帶最新的通訊設備,希望將活動現況即時傳回台灣與山友分享並全程記錄整個攀登過程,這支全台灣首次挑戰馬那蘇魯山的遠征隊將在9號出發,預計在五月底完成攀登任務回國。
【攀登紀錄】
前往尼泊爾的飛機是下午15:25, 一大早就接到廖大哥從中國打來的電話,還有一些其他朋友,大家都趕在出發前給我們加油打氣. 手邊雖忙著打理最後的事項, 還是很高興接到電話,很感激大家的關心.
11:20 從宜蘭出發,乃坤載我們去機場, 經過台北去接JT, 出發前因為太忙, 沒時間跟他聊,他想利用去機場的路程,給我最後的經驗談及建議.
Check in 很順利我們一直擔心行李超重, 沒想到國泰航空非常幫忙, 沒有為難我們, 讓出發的第一關很順利.
感謝
連日的忙累在上飛機後, 就立刻倒頭大睡, 直到在香港轉機後, 精神才恢復.
在往尼泊爾的飛機上, 和隊友們開始說說笑笑. 每次只要能按著計劃出發, 對我而就是成功了一半. 雖然過去遠征也無數次了, 我很少寫什麼的, 這次或許是等級有所不同, 籌備的過程特別繁雜,心裡的感受也特別的多. 回想這段時間, 心裡真的感謝很多人的幫忙和關心.
特別要謝謝的是JT, 他是我十幾年的好友, 1995 第一次遠征時認識的,這十幾年他已經爬過五座八千公尺的山峰, 還有世界各地的許多名山,是我認識的山友中最優秀的,卻也是最低調最謙卑的.一直以來他都是我登山的亦師亦友,是我請益及學習的對象. 他對登山的態度是影響我最大的.
這次是我第一次組織八千公尺山峰的遠征活動, 除了從書籍網路上找資料, 最重要的幫助就是來自JT,他豐富的高海拔經驗, 給我很多實用的建議. 這次我可以感受到他特別特別的關心,只要一想到什麼就會打電話給我, 或e-mail. 也見面長談過好幾次, 一談起登山就可以說個沒完. 雖然他現在潛心修練密宗,已經不遠征了,言談之間還是自然流露出他對登山的熱愛.能認識這樣一位山友真是難得的緣份.
另外出發前最讓我麻煩的是一葦和二哥,他們二位花了二三天幫我搞定衛星上網通訊設備的各種設定. 一葦還借我們一台EPC,還幫忙設計這次Mansslu的活動網頁, 並負責更新, 真的非常謝謝他們.
謝謝李進勇先生義務擔任我們的發言人及法律顧問, 安晞再次擔任遠征的留守人,Rich 陪我單攻百岳山峰,陪我作最後的體能訓練.
當然最感謝的是隊友朱醫師和偉忠, 這四年來我們一起爬過很多山, 一起做過許多訓練,當然也一起吃牛肉品紅酒,每一次都是快樂難忘的回憶, 能遇到這樣相契合,相處的來的隊友, 真是非常不容易.很感謝朱醫師這幾年來給予的鼓勵與幫助, 他的push 讓我終於提起勇氣來組織八千公尺的遠征活動.
出發前餐會也很謝謝很多好友來幫忙和加油. 我們帶著很多的祝福,正如朱醫師所言,希望這些祝福能轉換成很多的氧氣,幫助我們攀登.
大家都說:”加油,一定成功, 也希望我們一定要平安回來.” 嗯….我們會加油的!至於成功… 我想每一座八千公尺山峰都是讓人敬畏的,都要很謹慎謙卑的去接近她, 我不敢說一定能成功這樣的話, 但我們會努力的.
KTM-Arughat Blaza (1500m-500m)
06:30 加得滿都出發 (by car) 13:00 Dhading
凌晨04:30汽車喇叭高分貝駛入飯店,被吵醒只好起床打包. 六點嚮導們很準時得出現, 匆匆吃過早出發. 搭乘吉普車離開加得滿都, 今天車程預計6~7小時.經過二個小時沒有柏油路, 轉為泥土路,在山區蜿延而上, 翻過一個又一個山頭,山路一路蹎跛,彎曲狹小,會車時更顯恐怖.
以前都以為台灣開車可以去比賽車,看來還是輸給尼泊爾,路坑洞不平車身左右搖晃,前方大車傾斜大半到快要翻車,依然沒事. 啊…真是佩服之至.
司機嚮導遇到叉路一路問路, 嚮導頭Pemba 2007來過,但是是搭乘直昇機進出基地營,另外二位嚮導也沒來過 這一次我們全部都是第一次走這條進山路,哈哈….希望不要帶我們爬錯山就好.
一路山區人口不多, 都是務農梯田沿山坡開墾, 感覺像是我們四五十年前的鄉下,沒有一絲現代化的建設, 實在是難以想像在這主幹道上的村落都這樣的落後, 遠離主幹道的村落又將是何等的情況.
13:00 車駛進小街道有一些商店,這裡就是Manaslu 的入山口了,不一會我們挑夫的大車也來了. 這次我們總計雇請了40 名挑夫. 好大的陣仗啊! 我們只背著小背包過旁邊吊橋,約走10分鐘就到今晚的住宿點—Manaslu Hotel.
在飯店點了炒麵吃, 麵條味道怪怪的好像放過期了, 很難吃. 朱醫師竟然一下子就吃完了,佩服啊適應真好,輸給他了. 挑夫也陸續到來, 嚇人啊! 真是能背每一位都是瘦小精壯, 身上還有那雙健腳沒有一點多餘的肉.
7600米的行走 登山口的海拔只有五百多公尺,與manaslu8163m, 海拔高度落差約76oo公尺, 喔…..簡直是從中級山爬起, 直到終年冰雪的八千米,光是想像就是漫長而巨高的路程.
sunny 32-34°C.
By Dr.Chu
We wake up at 5am. in fact, we had a very difficult night due to war with mosquitoes and facing the heat all night long. we departed at 6:30 sharp. it was damn too hot all the way along the trail. after a brief break in soti camp, we finally fought our way to camp site in labu busi at 15:30. we covered 18 km in 8 hrs. it was really F…ing exhausted. however, we enjoyed our private tent specific for drinks and dinner. apart from the damn hot weather, we enjoyed the view along the whole trail very much.
今晨五點起床,昨晚都被蚊子和悶熱的氣溫搞的很難睡。我們在6:30離開,一路上還是天殺的熱,後來在 Soti camp 稍作休息後,終於在 15:30 抵達了在 Labu busi 的基地營。我們八個小時間共行進了18公里,真是累的要命;相形之下,接下來在帳篷裡吃喝休息真是相當的爽。不過一路走來,沿途風光真是美極了,如果天氣沒有那麼熱的話就更完美。
(翻譯:OOBE)
sunny 32-34°C.
By Dr.Chu
We wake up at 5am. in fact, we had a very difficult night due to war with mosquitoes and facing the heat all night long. weNamrung-Samaguan
After 5 days of non-stop trekking, we finally made to the last stop before reaching basecamp. we probably will rest here for 2 days. we can see manaslu from here now. due to poor weather, we cannot charge the solar panels. when we’re ready, we’ll submit you the pictures. porters got their paid and returned. we have to get some other porter from here. hope to be sunny tomorrow.
經過五天不停歇的攀行,我們終於來到基地營之前的最後一個休息站。在這裡已經可以看到 Manaslu, 我們預定在此處休息兩天。因為天候不佳,太陽能板幾乎是無法充電的,等我們有足夠的電力會回傳照片和其他的資訊。
之前幫我們搬運行李的腳夫已經回程,需要在此處找腳夫和我們一起上山。
希望明天晴空高照。
(翻譯:OOBE)
高度適應 BC-C3
目前我們在基地營,昨天才從C3下來,作完高度適應,三人適應狀況良好,身體情況也都OK。
上山四天,像爬了一座大山般,吃不好,睡得不好,歷經風雪,及高海拔的考驗。 昨天下山身體非常疲累。
D1 BC-C1 4800m-5700m 約五個小時沿冰川走,最後陡上,之前已適應過,走來狀況良好
D2 C-C2 5700m-6300m 走了約8個小時,第一次走這路段,路線很陡,有許多段架設了固定繩,走在冰河裂隙旁或之上,危險較高得小心走,且非常耗費體力 。 三人都很累。 但高度適應很好,沒問題。
D3 C2-C3 6300m-6800m 這段路都是緩上雪坡,好走,加上時間不趕,我們慢慢的往上走
途中遇到四個人拖拉一個人下山,此人是義大利隊的,在前往登頂路上身體不適下撤。 他坐在雪地上被四人用繩子拖下山。 看他意識仍似清醒,只是體力耗盡無法自行下山。隔天聽聞他於當天下午死於 C2,身旁無任何隊員,拖他下來的是西班牙隊。 只願幫忙他到 C2。
很遺憾聽聞此事。他的身邊竟無任何隊員或雪巴。 我們三人都是走在一起,此事也讓我們對登頂更加謹慎小心。
晚上暴風雪,帳篷快被吹跑,帳內不斷掉落細雪,大家都沒睡好。
D4 C3-BC 6800m-4800m
昨晚沒睡好,三人都感覺腿軟,慢慢下山,下午13:30 終於回到BC,預計在基地營休整約5~7 天,若天氣好,將展開登頂,預計5/8或5/9 登頂,一天下到BC。
** GPS 失而復得,一位雪巴在途中撿到。 又可以傳輸GPS資料了。
freezing cold,-10°C in the tent.
we planed to head to camp2, the route is right on glacier, pretty scary, and very steep, we have to use jumar all the way up till camp 2, sometimes we even encountered avalanche just hundred meters away. took 6 hrs to reach camp 2[6300m]. everyone felt tired.
冰凍的氣候,營帳內的溫度是零下十度。
我們計畫往 camp 2 前進,往 camp 2 的路位於冰河右側,非常陡峭又嚇人,全程我們都掛上了 jumar 確保安全。途中我們甚至遇上雪崩,就在我們一百公尺遠左右。花了六個小時終於來到標高 6300 公尺的 camp 2, 大家都累翻了。
(翻譯:OOBE)
早上九點多直昇機飛進基地營,載走罹難者遺體。
另一名失縱義大利登山者,尚未尋獲。
我們全程都有拍攝影像,因為傳輸時間過長,亦太過耗電,無法傳輸影像請等我們回台再給大家欣賞。
各位親朋好友謝謝大家關心,請放心,我們會非常小心,不勉強。
上網極費時耗電,很抱歉,無法回應大家的留言。
我們每傳一封信件至少需要十分鐘,超過20美金,加上經常會斷線,實在不好傳,無法天天傳資料。
BC 休息 天氣多變
早上晴天 午後下冰雹 天黑閃電打雷 入夜細雪紛飛,休息日沒事做,書早已經看完了,三人從早餐後坐在帳篷一直坐到完餐後,共坐了十幾個小時,厲害吧!
休息是另一種考驗,沒事做沒處去,還好我們只預計五天休息日,不然可難熬喔。
下午起風天氣驟變,帳篷霹靂啪啦的響,斗大的冰雹落下。 不久Pemba 他們剛好從山下Sama gaum 回來,說帶來了氧氣,黑色塑膠袋包著,打開竟是雞,共四隻雞,我們三人笑了出來,好神奇喔! 自從我們進山以來就沒吃過真正的肉,唯一的肉不是罐頭就是熱狗,我們哈肉可是哈的要死喔! 每天只能吃蛋來補充蛋白質,三人一天可以吃十個蛋,還好廚師帶了約三百顆蛋上山,這可能是我們這輩子吃最多蛋的時候。
晚餐當然是吃雞肉囉,偉忠教廚師煮蒜頭雞,雞肚裡塞滿了蒜頭,用壓力鍋燉煮,配台灣帶來的米煮的白飯,加上炒蛋(又是蛋…) ,炒土豆絲。
壓力鍋氣噴了四次,應該好了,先下鍋繼續悶著,等白飯及其他菜煮好。偉忠用蒜頭和醬油調了沾料,我們把整隻雞拿出來用盤子裝著,先喝湯… 哇哇… 好棒呀! 這才是真正的湯。 接開始吃雞肉,扒起肉沾了醬,好吃啊! 三人好像餓了很久,大口大口的吃肉,老大請雪巴人一起用,他們都不好意思吃,那吃不下的在留他們吃囉! 還留勒! 三人都快把整隻雞都吃完了,最後只剩下一點點肉,好滿足的晚餐,笑說: 這下登頂沒問題了。
晚餐後開始閃電打雷,可怕喔! 還好我們不是待在高地營。
BC 休息 整天下雪
早上醒來已是六點半,通常此時太陽都會曬到帳篷,溫度升高了。 奇怪今天怎麼還沒看到陽光,氣溫還很低。 拉開帳篷一看,哇… 一片白茫茫,飄著細雪,寂靜無聲,不似昨天那下大雨般。
一夜雪大概下了五十公分,帳篷都在無聲中快被埋住了,幸好雪巴一早就幫忙帳篷上的雪拍掉,把周圍的雪鏟掉。
吃過早餐後,坐在餐廳帳聊天,腳底卻越來越冰冷,已經穿了二雙襪子還是抵抗不了冰冷,只好回自己帳篷鑽到睡袋裡。
沒事做只好把看過的書在拿來出來看,外面光線越來越亮,雪仍繼續無聲的下著,太陽似乎就在雲層上方,帳篷內可以感受到太陽的溫度,且溫度越來越高,熱啊! 把後衣服都脫掉,帳篷前後面都拉開還是熱的受不了,看著手錶氣溫高達30度。 像是烤箱只好逃出來,移到餐廳帳。
一下冷得要命,一下熱得要死… 高山上的氣候真是變化無常,考驗著我們的忍受力。
下吧!盡量下吧!希望在我們休息日時,把最近的雪都下完。
我們預計5/5 上山,展開登頂,希望到時後轉變為好天氣週期。
**** 我們在5/1 試著傳送即時影像給大家看,試了三次,每次都在傳送了十分鐘之後突然斷線,沒法傳送。真是氣人,不只沒傳出去,還用掉了五十塊美金以上,只好放棄不傳了,請大家諒解。
BC-C1 start summit
Sunny light snow day, good for summit start. arrived at camp 1 at 13:30.
5/6 C1-C2
5/7 C2-C3
5/8 C3-C4 7450m
5/9 summit day
hope lama will help with just good weather. we met many groups may be 5 groups heading camp 1 on the same day. they’re all experienced. on the way not much to talk ,very quiet, because everyone are catching up their breaths. See what happen tomorrow.
20090505 從 Base camp 出發到 Camp 1 預備登頂。
13:30 抵達 Camp 1, 小雪但陽光普照,是個好兆頭。
接下來幾天的預計行程如下:
5/6 C1-C2
5/7 C2-C3
5/8 C3-C4 7450m
5/9 攻頂日
喇嘛為我們祈福這幾天都是好天氣,希望一切如願。在 Camp 1 這裡至少有5個團體和我們同一天抵達, 他們也都是經驗豐富的登山者,在行進過程中相當安靜,沒有多餘的交談,因為每個人都在關注自己的呼吸。
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P.s. 這幾天暫時不會回傳照片。
(翻譯:OOBE)
summit day 2, camp 1
Last night, heavy snow ,scary thunder and lightning with strong wind attacked all night. thick cloud this morning, route to camp 2 was covered up with snow. so, we have to stay here, camp 1 , for at least one more day. hope for good weather tomorrow.
攻頂行程第二天,Camp 1
昨晚大雪紛飛,還辦隨著嚇人的閃電和雷聲,暴風整晚不斷。今晨天空佈滿厚重雲層,往 Camp 2 的一路上都是積雪,所以我們至少還得在 Camp 1 多待上一天。期盼明天可以放晴。
(翻譯:OOBE)
我是 OOBE, 今天因為遠征隊電力考量和 PDA 設定,暫時不回傳資訊。由我代為轉達回報資訊:
台灣時間 2009/05/07 晚間 9:16 接到美涼透過衛星電話回報,他們一切安全,今天仍然在 Camp 1 ,預計明日往 Camp 2 推進。大家的加油和鼓勵我們確實感受到了,謝謝:)
9:42 美涼由衛星電話回報:
今天在 Camp 2, 風雪依然很大,如果明天風雪不停,可能必須再多待一天纔能出發到Camp 3.
謝謝大家關心,我們下山了,都很平安,只是有些遺憾沒能登頂。
簡單跟大家說明5/8以後山上的情形,詳情等回台灣後再跟各位分享:
5/9 C2-C3 天氣不佳 風大我們上到一半路程 下撤回C2
[C3 帳篷都被雪埋]
5/10
C2-C3 再次嘗試登頂,天氣晴但風大加上有氣象預報資料說(預報資料很少準確):”接下來幾天仍有強風,天氣不好”,所有隊伍決定往下撤。
因為天氣尚可, 與其等下一波好天氣 (天氣是未知的,誰也不能確定何時會好天氣),我們決定再上C3賭看看天氣,若天氣好轉我們就再上C4–登頂。 若天氣不好我們就下撤,安全為重。
今天天氣還可以但風很大,一大早就有許多隊伍下撤,大家都相信天氣預報。
我們的雪巴看大家都下撤,心情很不安,好像會怕。因為C2-C3 這段路距離只約3~4小時,路程短危險性不高,我們決定賭天氣,台灣隊是唯一往上走的隊伍。往上天氣好轉,雪巴才放心的一路上。
往C3 途中遇俄羅斯隊下撤,隊員四散,感覺是各自逃命下來的他們是這個攀登季中人數最多最強的隊伍。 我詢問隊長情況如何?他垂頭喪氣的說: ” 雪非常深,風很大 …… 固定繩都被埋了,往上開路非常困難! 非常困難! ”他們共有12名隊員,半夜12點開始試圖登頂,只走了一個小時,因風大雪大,前進困難不得不下撤。
聽他如此一說,我心涼了一半。 我們只有三名隊員加上二位雪巴,就算明天天氣好轉,也不夠能力開路吧!
心想抵C3就跟雪巴說下撤吧! 回基地營等待好天氣。我和雪巴說明俄羅斯隊開路的困難情形,沒想到我們二位雪巴卻鬥志十足,說: 若天氣不轉壞,他們開路沒問題。而且此時天氣似乎有好轉的跡象,天空出現了陽光。聽他們一說,又有希望和信心,只要他們不怕,OK。 我們也沒問題。吃過晚餐早早睡了,準備明天很早出發前往C4。
夜裡很安靜,只有偶爾風聲,以為明早可以繼續往頂峰出發。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拉開帳篷看天氣,一拉開拉鍊,門口積滿了新雪,峰頂方向風很大。昨夜下了快一公尺深的雪,門口都被堵住了出不去,我們的帳篷還算好的。 旁邊幾頂別隊的帳篷全部被埋在雪底,整個帳篷都消失了。
C3營地像廢墟一樣。雪巴說昨夜下太多雪了,加上風太大,往上很困難。往上的路線都不見了,我們還是試著往C4走,雪實在太深,風太強了。最後不得不決定下撤,我們盡了最大努力。
下撤,往下的路線也都不見了,而我們是唯一還在高地營的隊伍。我們沿途開路下,一路雪非常深,走得東倒西歪的,非常耗費體力。C2往C1是非常陡的雪坡,極可能發生雪崩,大家下的膽顫心驚的。幸好一路平安的下到C1。然而C1往BC又是另一段危險路程,一路都是沿冰川往下走,原來的路線和裂隙全都被新雪蓋住不見了,只剩下一些標誌旗。
不可見的危險更可怕,我們一路用冰斧登山杖刺探找路,速度慢很多。最終還是平安回到BC。
雪巴說:” 撿回一命”。 沒想到下撤都充滿了危險。
[雪中下撤]
5/11 BC 下大雪
[雪很大天氣很糟,BC帳篷都被埋了]
早上天氣非常糟,雪下得非常大,沒看過這麼大的雪。
俄羅斯 匈牙利 日本隊,都到我們營帳來討論接下來的計畫。 大家對於未知的天氣都沒把握。不可預知。
匈牙利的隊長,爬過七座八千公尺山峰,他說:”他從來沒看過Manaslu這樣的壞天氣,進山以來只有二天是好天氣,天氣完全沒有週期性的好天氣 ,根本無法預期何時會有好天氣? Manaslu is the worst mountain ”
大家對天氣都無法掌握,雪還一直下,路線全在雪崩區上非常危險,就算天氣放晴,一個星期內可能都無法往上攀登。
[Mountain Hardwear的地球帳 v.s 被雪壓垮的]
各隊對於未來計畫,都陷於苦思和搖擺。 時間夠的隊伍考慮繼續等待。
俄羅斯隊有一半隊員決定結束離開,日本隊也考慮結束,西班牙女子隊已二位撤離。
我們綜和各隊意見,天氣情況,路線位於雪崩區危險太高,加上我們的時間考量,
決定結束攀登,儘速撤離。
5/12 大雪
決定下撤 ~風雪大逃亡
[雪中下撤]
決定今天下撤到Samagaun。沒想到連要下山都走不了,昨天整夜的雪,一早整個基地營都被雪埋了,隔壁俄羅斯隊的Mountain Hardwear地球帳,竟然被雪壓垮掉了,各隊都在忙著鏟雪。
雪太大了,一片白茫茫,下山路線都不見了,無法下山。一直等到中午,才不得不冒險下山。日本隊也跟著我們下撤。
下山途中簡直就像風雪大逃亡。經過三多小時終於下到最近的村落Samagaun。
整個登山活動可說結束了,大家都公認 Manaslu 是一座看起來不困難攀登的山峰,但實際上巨變沒有週期性的天氣,卻讓攀登非常困難,難怪成功機率很低。
我個人覺得她是一座很美麗又很有個性的山峰,天氣根本是無法讓人掌握的,人根本別想征服她,不管有多好的能力,或有多好的設備,決定權完全在天氣。 真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山峰,很有趣的一次遠征。
5/13 回到加得滿都
我們很幸運的等到直昇機,直接回到加得滿都。
預計明天(05/14)晚上可以回到台灣。
Manaslu…C1.C2.C3營地全被雪埋了
剛剛收到..尼泊爾傳過來的照片,我們撤離之後..C1.C2.C3 的帳篷全部被雪埋了
雪至少有一~二公尺深…好驚人的雪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