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組建立一個資料夾,資料夾名稱就是專題的名稱,資料夾內要有兩個檔案
專題小論文
小組成員的班級、座號、姓名
這學期報告老師的給分依據,以及小組內成員自我檢核的依據,老師依照這些規準給分,最後一天還會有小組成員貢獻度的表單,給予老師當成參考。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可以是自己的經驗或該領域專家學者的話,也可以是某篇報導。
如果有引用他人的話,需要符合APA格式規定,在六部分的參考文獻裡也要有。
研究目的需要與前面的研究動機相呼應,不要有憑空出現的目的(多餘的也不需要)。
研究目的當中需要有一項是屬於研究建議(也就是經過專題實作歷程之後得到的心得,有這一像才有辦法寫在第五個部分)
貳、文獻探討
必須要有引言簡單說明文獻探討要針對那些內容做探討,這樣能夠馬上清楚您的文獻探討裡放了什麼。
文獻探討內容必須呼應或直接對應第一個部份前言的"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沒有的就不要放到文獻探討裡。
文獻探討裡需要有針對目前做的這個主題的"定義",畢竟這是寫給其他不知道這個題目的人看的。
文獻探討內容不要多,找最重要、最直接可以引用的內容,這是可以按照APA格式合法超的部分。
請按照老師網站裡提供給大家的文獻引用的規定來寫,該加粗體的地方家粗體,需要引號或者類似 陳盈儒(2024)說到...
可以使用條列式、表格、圖片等形式整理出文獻內容,這通常是用在對這個主題有多種定義,或者是針對這個主題有多個實例,不管怎樣,只需整理出""必要的。
文獻探討不需要對蒐集整理的資料做總結,真實呈現就可以(有關從文獻探討得到結論請放在第五個部分,放在這裡會扣分)。
文獻探討篇幅不要多,一個目的整理的文字資料一個段落,至多兩個,寫太多一樣扣分。
研究目的沒有的,文獻討討裡如果有,如果非必要就是扣分。
參、研究方法
簡短的說明這個章節包括哪三個部分,一段話或一行話做引言,然後開始說明。
第一部分說明研究方法或工具,簡易的建紹,例如使用文獻探討,從那些資料媒材做資料蒐集或做那些事,簡單說明,不需要太多篇幅,廢話太多也會扣分。
研究架構,基本上研究架構就是您的題目分出來的次主題,還有這個主題下的子目的,簡單說就是整個架構畫出來,就會是直接能看到你所有的研究目的,也是這裡的重點,別人看不出來就代表你的架構畫錯了。
研究流程,就是把你從題目發想,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到產出結論,提出建議的整個流程畫出來,應該可以參考得獎的論文,直上。
肆、研究分析與結果
這裡寫的是"客觀"從文獻探討裡整理得到的初步結論,不要囉哩八說又重新交代文獻探討裡的眾多內容,這裡就是文獻探討裡簡單且客觀的分析結果。
文獻探討整理的結果就是寫在這個部分,請按照您的研究目的,按順序分段簡短寫完。
這裡就是所有第一個部份前言裡"所有"研究目的的答案,既然是答案,就是結論了,不要再引用其他人的說法(這裡是研究者自己的東西)。
伍、研究結論與建議
這裡就是用最短的文字,有條理的把第一到第四章您做了什麼(包含研究目的、研究限制、研究方法、研究流程),快速從頭到尾描述一次(讓所有人只看這裡就知道你做了哪些事,包括文獻探討的重點)。
在這個部分,您第一章前言寫了幾個研究目的,這裡就要有幾項研究結論。
如果您的研究目的當中有一或兩項是建議,那就最好了,因為這裡的最後就是"研究建議",研究建議就是做完這個專題得到建議,這個建議是要給之後要再繼續做跟你一樣相同主題的人的建議,可能是延伸研究的建議。也可以是給跟這個主題相關的人的建議,不是把你的文獻探討整理的結論再抄一次。
陸、參考文獻
1.網路文章至多三篇,其他請使用電子期刊、紙本期刊、電子書庫。
2.要符合APA格式。
四、研究分析與結果:
(把文獻探討的部分整理完客觀結果寫在這裡,要回答每一個研究目的,而且是已經都有答案了)
簡單講就是把文獻探討"整理"完的結果寫在這裡,不是都在文獻探討那裡
把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客觀的分析,進行解釋
針對研究目的進行解答,重點是要"客觀"
在這裡"應該"您早就把所有的研究問題的客觀答案都寫在這裡
五、研究結論與建議:
從頭到尾把第一到第四個部分,簡單的從頭到尾描述一次
包含研究目的、研究限制、研究方法、研究流程,有幾個研究目的,就寫幾項
其中"建議"的部分,只需要交代因為我們本身這個研究就有研究限制,所以簡單說明研究限制之後,建議未來要做的人,可以朝哪些方向去做
2024/5/30
要寫完參、研究方法(當天檢查)
30號當天要講解第四部份怎麼寫,同時開始撰寫
5月2日前上傳前言:
APA小論文格式產生器 https://wordvice.com.tw/apa-citation-generator
也可以找一篇是自己也想做的,別人做過的小論文來改寫:
因為時空背景不一樣,想法不一樣,找的資料也不會不同,寫出來就會不一樣
好處是文獻都有人幫你找好了,還可以找更多
別人寫的,剛好改掉別人寫不好的地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專題製作重點在學習整個完整的程序,如果不打算投稿,只要符合規範,改寫自然就沒有抄襲的問題
例如 無線傳輸的奧秘,這一篇小論文的文獻探討,第一個部份就必須要定義什麼是無線充電。
叁、研究方法
先簡短說明你的研究方法使用了哪一些,這裡全部都是用自己的文字來表達,因為只有妳們自己清楚用了哪一些方法。
一、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這個部分就是用流程圖的方式來製作流程方塊,使用word內建的工具來作流程圖,簡單清楚的流程就可以。
二、研究工具
如果有使用到開發的工具,就要在這裡進行說明,工具裡的架構、給分或其他相關的說明都在這裡。
另一種呈現方式
實驗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