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體基礎建設組件
透過應用系統間帳號整合,將各應用系統彙集於統一框架之下,使得 Portal 成為用戶綜合工作平台。依據用戶角色、使用權限、作業時段,呈現不同面貌。Portal 統合了包括企業願景與形象,產品與服務特色,日常作業與辦公室自動化工具等,大幅提昇工作績效。
要因應前述挑戰,企業必須要加強資訊能力,使能支撐多變營運服務。資訊管理與資訊工程專家,借鏡過去資訊缺失,服務導向架構乃應運而起。服務導向架構改善了資訊消費者與應用系統間分工機制,讓系統更貼近服務享用者,同時更靈活地因應各種多變營運服務。由於網際網路之盛行,故而服務導向架構以 Web 形態呈現,並有以下特點: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引用〝軟體基礎建設〞概念,依功能角色區分,以軟體協力方式,共同達成服務要求。
服務導向軟體基礎建設,包括以下組件:
企業內部溝通係透過流程與表單,將作業與審核緊密地結合,不僅是組織間、成員間,甚至應用系統間均能透過圖型方式表達,充分實現企業架構中各層次間企業溝通圖。流程中統合循序式、並發式及混合式作業,各種觸發條件指揮了流程之路徑走向,將企業內外溝通透通地忠實反應。
在企業內部溝通過程中,會衍生一群〝文件〞,不同流程由於條件之不同而產生相同文件,或者產生不相隸屬文件。文件需要有多重〝標籤〞〈Attributes〉來定位描述文件之特性,以便日後泛型查詢。內容管理提供文件管理、審查、發佈等機制,豐富地保存企業內部溝通過程。
二、軟體建構
三、服務導向組織平台
政府或企業統合服務往往涉及跨組織部門,在動員服務時需要提供服務之各方彙報相關資訊現況,由指揮官通盤研判,提高決策品質與服務效率。因此需要設置類似聯合戰情中心機制,利用資訊監控儀與組織部門間,與服務使用者間做即時線上溝通,使組織能關注於服務執行,免於溝通不良誤判情勢而疲於奔命。
要設置類似聯合戰情中心之資訊監控儀機制,需要與提供服務之組織部門即時通報其所掌管動態資訊,不僅服務資訊監控中心需要,其上下游相關組織部門執行其功能時,亦能加以參考,進而提高決策品質與服務效率。
組織部門依其所職掌之功能,訂閱與統合服務相關,來自其他組織部門之資訊通報,相同通報資訊對於不同功能職掌之組織部門,其解讀與後續跟催作業流程均有所不同。透過即時資訊彙報,有效做出最適決策。
在即時資訊發布與訂閱中,需要更有效更智能之資訊路由機制。執行功能之組織部門只關注所掌管資訊之準確性,由統合服務標準作業程序規範指導資訊推播至其他相關組織部門。當資訊嚴重性指標趨近時,自動觸發其他統合服務,使整個組織運作形成一個智慧型有機體,防患於未然,而非被動地等待情勢惡化後再實施相應作為,避免惡性連鎖反應。
四、雲端運算平台〈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引用〝軟體建構〞概念,使用工具融入應用系統發展生命週期,以提高軟體品質:
為求應用系統開發時程要短,引用〝軟體 IC〞概念,應用系統乃是一組可重複使用元件之組合。
服務由協力軟體共同交互作用所產生,包括基本服務與組合服務二種。
政府或大型企業資訊系統複雜,要能有效支援決策提供即時資訊,特別是外部資訊尤為重要,因此運用雲端運算科技,打造資訊匯流排〈Information Bus〉共享平台,節省應用系統建置與運為成本,至關重要。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網際網路之新運算方式,透過網際網路上異構、自治服務為個人和企業使用者提供按需即取之運算環境。由於資源是在網際網路上,而在電腦流程圖中, 網際網路常以一個雲狀圖案來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類比為雲運算,『雲端』同時也是對底層基礎設施的一種抽象概念。
雲端運算資源是動態 易擴充套件且虛擬化,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終端使用者不需要了解「雲端」中基礎設施細節,不必具有相應專業知識,也無需直接進行控制,只關注本身真正需要什麼樣資源以及如何透過網路來取得相應之服務。
雲端運算能為政府或企業帶來以下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