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供品中的摺紙藝術 2009/6/20
參加2009台史博志工培訓,了解到攝影記錄是保存歷史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於是拿起了相機,開始拍攝起周邊林林總總的事物,在攝影記錄中發現香案供品裏的摺紙作品,是另一種祭祀的呈現,因它在三角片摺紙中能專注用心的去表達對神明的敬重。
自古以來,我們不難發現酬神祭祀的方式,縱有千百種,但是人們敬天、敬神、祭拜祖先的虔誠心意,則是自古不變,而且祭祀皆與常民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都具有「消災」、「祈福」、「解厄」、「添財」、「求財」等特性。
在記憶中,以前的敬神或祭拜祖先,都是用簡單的金銀紙,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遷,大家運用巧思的頭腦,設計出各種不同圖騰的祈福紙,再經過大家的巧手把一張平面的祈福紙,變造出多種造型的摺紙藝術品,透過不同的組合和創意的摺紙造型,讓莊嚴的敬神、祭拜祖先,也添加了藝術化。
神明前的蓮花供品 祭品中最常見的蓮花座
黃鳳珍女士的龍型船屋摺紙 海安宮的龍船摺紙
裝滿祈福金元寶的摺紙花籃 環保回收紙與祈福紙摺成的龍船
環保回收紙與祈福紙,組合摺成的龍船是我突發的創意,當祭祀供品並不知是否合宜,但一顆虔誠的心,自己動手做,相信誠意的祈求,諸菩薩會保佑大家一切順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