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夯話題
國境之西-海角金門
機縁巧遇金門實習行
吳春燕980526
拜小三通之賜和陸客的青睞「來去金門」,使有機會能以導遊身份帶陸客團踏上中華民國境內,展開台灣旅遊行程(華語導遊證第一次派上用場)。雖然金門是一個過境的縣市,島上風光之美是受國家保護的,為第六座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95年)。想都想不到會與金門有如此近的相遇,心中充滿喜悅與興奮。在這難得機緣下,風和日麗好天氣5月19日搭乘立榮上午11點國內航班,由高雄機場飛越台灣海峽(舊稱黑水溝),前進國境之西-海角金門(它位於台灣之西,進入大陸東南方最近的離島,能見度佳時可目視廈門)。由機上俯視著窗外,白雲朶朶猶如棉花糖般舖設在蔚藍的天空中,在朶朶白雲空隙中,下方的貨輪、漁船像火柴盒的大小,灑落於海面上緩緩移動,拖曳著後方的海波浪花。從機窗由上往下看,有島嶼極像一隻恐龍躺在大海上,享受著日光浴呢!想必是歸屬於擁有六十多個小島的澎湖縣。
經一小時的航程,扺達金門尚義機場,接洽人員派兵遣將,初到寶地的菜鳥立即上場作業實習了,帶領陸客欣賞金門的觀光景點,還好事前可是對金門有紙上談兵,好好的k書深入了解。那緊張與躍躍欲試的心情,難以形容唯有親身體驗才知其好玩之處。
舖設於天空的棉花糖 大海中的火柴盒貨輪 像極正在享日光浴的恐龍
金門史地概說
金門縣,位置在東經115度北緯24度,是由15個大小島嶼所組成的,總面積為150多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有二鄉三鎮外加代管的烏坵鄉,大金門之行政精華區有一鄉三鎮,以金城鎮(古稱後浦)集其古城風華於一身,金寧鄉、金沙鎮、金湖鎮亦有其特色。小金門(烈嶼鄉)則依偎於大金門旁,經田調(訪問當地計程車司機)目前人口外流,住戶不多約有三千多人而已。大金門的戶籍人口約快到八萬人口數,而實際卻只有六萬不到的人口數,此現象是因金門福利太好了,吸引入籍誘因大,如金門人坐公車不用錢,教育補助款和三節金(如春節節慶金酒公司發給3,600元提貨券)及比台灣本島多3,000元的老年敬老金,福利比台灣本島好太多了,所以這可是金門人在自我介紹中必提到的重點呢!
金門距台灣約200公里,目前可由台北、高雄直飛一小時航程,台南、嘉義、台中只要五十分的航程時間,澎湖飛航時間則為三十分鐘,一掃以前的刻板印象到金門大不易。可能是戰備兵力減少(早期金門男、女年滿16歲須加入自衛隊),管制、戒嚴解禁,才能「來去金門」大開方便之門,也由於派駐的軍隊士兵銳減,前往烈嶼的人數也就相對減少。
金門縣古稱浯洲、仙洲、浯嶼、滄浯,史料記載金門開發於1,600年前東晉時期,之後唐朝有位牧馬監陳淵,率眾開墾拓殖,百姓有感恩澤設牧馬侯祠供奉香火(有開浯恩主之稱)。宋朝則有朱熹行敎化之澤被,建有奎門朱子祠感念之,至明洪武年間(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築金門千戶所城,扼守泉、漳的門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有『金門』之美稱。明永曆年間(西元17世紀)鄭成功以思明洲和浯嶼(今廈門和金門)為反清復明根據地,亦是國民政府於西元1949年由大陸撤退來台後的反共最前線,所以戰地風光是到此地不可遺漏的觀光景點;加上離島生活困苦,向外發展是必然趨勢,故衣錦還鄉建新屋、蓋祠堂帶有西洋風的閩式建築於金門縣內到處可見,保存著古早的風味,令人嗅到那一份懷古思幽的淳樸民風,不同於台灣本島的古厝、老街,別有一番筆墨無法形容的美,親身體驗才是真,就如金門縣長李炷峰在介紹其縣時,就道出了金門的獨特:沒來會嚮往,來了會喜歡,回去會想念。
小而美的金門小鎮-金城鎮
在金門自助旅遊問路,得到的答案是:很遠有點路,這是在金城鎮的對話,其實經了解,唯有親身散步其中,金門古蹟的真、善、美在街道內,不時的散發出來,尤其是金城鎮的各景點距離不遠,且呈現於眼前的是不時的驚嘆與大發現,沒有突誤的建物破壞整體閩南的古厝景觀,古厝的可住性狀況良好,即使無人居住,保存亦相當好,傾斜、頹廢、令人扼腕的建物景象,少之又少,可能是花崗石材的建築耐久性高,不易損壞吧!
金城鎮水頭區商港是陸客自三小通(廈門東渡、五通、泉州石井三地)來台的登陸地,是金門接、送陸客報關的地方,實習的地方從這裡開始商港、機場二頭跑。小心、謹慎向旅遊局提報陸客入境人數和相關資料的核報,或在陸客出境時通報人數及資料的檢送,其間的空檔(停留在金門時段)就是帶領著陸客遊玩金門景觀,與他們搭起友誼的橋樑,感受台灣人的熱情與真誠,建立好國民外交。
水頭古厝群是到訪的第一站,雖與對岸閩南式建築相似,但花崗石材和帶有西洋樣式的僑鄉文化,自成了不一樣的特色。1931年由黃輝煌旅印尼僑商,建有得月樓銃樓和帶狀區的洋樓建築物,加上建物古蹟活化,成了販賣專屬紀念物品(風獅爺)和飲料(高粱奶茶)之地,有其獨特風格哦!已遷校的金水國小,雖少了學生們的圍繞,洋式的建築外觀,配有「落番」(出洋打拼之意)的僑鄉文化,一篇篇出外奮鬥的故事,感人心絃的情節,躍然在人們的眼前,尤其是阿明和阿秀的4隻狗8隻龜等於100的看圖說家書,在人們的口耳中流傳著....。整個古厝群有乾隆年間黃姓富商所興建,和民國初年間西式閩南風的建築,形成金門水頭區的俗諺:「有水頭富、無水頭厝」。
第二站文台寶塔是明朝的建築物,由明朝時期西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所築,同時期還有目前(民國94年)已建重的二塔,太武山倒影塔和水頭茅山塔。有此故事傳說著...明朝派周德興破金門出帝王之風水而建...之後成為共軍瞄射金門的標靶,故有被拆的二塔重立之說。在文台寶塔處可遙望著大海,騷人墨客在其附近勒石題字,此地稱為摩崖石刻群,最早的碣碑是西元1535年俞大猷的「虛江嘯臥」。第三站為翟山坑道於西元1961年歷五年時間由國軍弟兄開挖完成的,在那堅硬的花崗岩石的地下坑道中,是鬼斧神工的宏偉工程,坑道內接臨海面可泊42艘小艇。第四站則是金城鎮中心區的總兵署、邱良功母節孝坊、模範街(商店街)鄰近相連的古蹟群,沿路訴說他們的故事與細賞著建築的美,從康熙、嘉慶年間,到近代民國十三年所蓋的街坊,是知性與感性的歷史之旅。
第五站為隔天清晨的首站「莒光樓」,西元1952年仿古代樓閣的建法,內部陳列金門戰地史及人文風俗史,四面迴廊可眺望金城鎮的古城風貌,廣大的綠地庭園亦是休憩納涼的好地方。第六站是中山林遊客中心,陳列國軍的運輸機(又稱老母雞)及戰鬥設備,還有經國先生的紀念館及臘像雕塑的阿兵哥碉堡防衛實戰,寫實逼真是照相留影的好所地。在結束此站的導覽解說後,也是陸客告別金門,前往台灣本島繼續行程的開始,送機也是實習的環節之一,所以這次的金門實習行,勝過課堂上的紙上談兵!
水頭區的金水國小 總兵署內的地下窂房 古早榨花生油的工具
莒光樓 中山林內的阿兵哥碉堡 稱為老母雞的運輸機
散步、悠遊樂無窮
認識一個城市,進入其生活情境,唯有散步、悠遊才會有更深一步的認識,這是從事府城解說導覽工作,數年來的心得「融入當地」。所以實地走一遭品嚐小吃也是不錯的體驗,金城鎮的精華核心區在散步中,大致有已能識得一、二,尤其是隨時令人驚喜的古厝,不時的出現於眼前,那份發現新大陸的成就感,欣慰著遠渡重洋的遊子,而一碗在地麫線和美味蚵爹填飽了,飢腸轆轆的遊客。位於金城車站的金城民防坑道,是體驗戰地風光必到之處,雖開挖於西元1972年,未曾啟用的民防坑道,卻是金門戰地在當時防衛上重要坑道,全長2559公尺,它平均深度在地底下五公尺,只開放1285公尺長度的坑道中有戰略計劃區、補給區、救護區等設置,非親自走一回,不是口沐橫飛的述說就可以了解的。
搭機告別金門時,選擇徒步到機場,希望藉由散步好好認識金門,原來到機場是須經由金城車站,跨區往在金寧區,而且所有的購物點(金門刀、貢糖、麫線、一條根)皆在伯玉路上(紀念金門司令官所命名),每家相距不到百米,真佩服金門的巴士司機,搞得好像好遠的地方,帶著大家團團轉。散步也能認識好朋友哦!因在伯玉路上到機場已是非散步可到的,此時有位開車路過的阿伯,熱心幫忙載運一程,令人感動金門人的熱情哦!在相談之下才知是金門瓊林地區的蔡姓望族,於是相約來日再到舊地,必到其地拜訪之呢!
金城鎮內的模範街 座落於街道的古厝 保存良好的古厝群
古厝屋頂上的風獅爺 總兵署內陳列的台灣船 金門尚義機場
成功領航向金門-十七世紀台灣船
回溯於西元1661年4月30日星期六(梅氏日記的記載,梅氏荷蘭土地測量師)國姓爺延平郡王鄭成功自金門料羅港,帶領二萬五千名士兵,搭乘三至四百多艘的船隻,經澎湖航向大員(今安平)入台江泊禾寮港,拿下赤崁樓圍攻熱蘭遮城的經過,豐富的史料載敍在各個相關古書籍之中,研究史料之著作琳瑯滿目,如江日昇《台灣外記》、楊英《從征實錄》、揆一《被遺忘的台灣》、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等....,是研究明鄭時期之重要文獻,也因而成為當今熱門的顯學。
鄭成功的船隊,依日本平戶松浦船畫台灣船之考證資料,由主管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和台南市政府主辦,主持十七世紀台灣船復原重現計劃工程,台南松林造船公司承造,財團法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監造,以約近七千二百萬之金額於今年2009年底,打造完成依古法原木製造的台灣第一號船隻。二月十五日舉行了龍骨安放大典(宣告即將孕育生命的開始),當日嘉賓雲集熱鬧之場面,盛大又隆重,龍骨在市長放置船頭金和加上龍骨接合的時刻,順利完成儀式後,展開台灣船製造的艱鉅任務。由國家地理頻道採全程製造拍攝,作為歷史上的記錄,也可為教學上的使用。在老技術、人才漸凋零的今日,不加緊腳步為其寫下記錄,他將會永遠的消失在人們生活記憶之中,所以十七世紀台灣船的復原,在同樣用古法製的太平公主號(香港劉寧生所製的古船),於回航時被撞毀,成為海上漂流木的同時,更顯得台南市在安平造船區,正在興工製造「台灣船」的重要,他是集歷史、敎育、觀光、科技於一身,,最超夯的話題唷!
在台灣船的製造過程,相信於眾人的期待之下,受注目的台灣船必能成功領航,走過鄭成功船隊的足跡,航向金門找尋歷史所留下的點點滴滴,重現十七世紀台灣船於海上的雄風壯志。
20090215龍骨安放大典
金門縣長有來哦! 這就是台灣龍骨(南洋櫸木)
組裝全都錄
20090430封板儀式 相思木材質的肋骨
這次的金門行,只簡略的對金城鎮有了概況的摸索,還有古寧頭區、瓊林區、太武山區等....也就是金沙、金湖、金寧、烈嶼等地尚未走訪,啊!入寶山未得至寶歸,尚有徒留之缺憾,願能搭乘「台灣船」參與歷史上的盛會,遊歷金門那就太美了,走過海角金門,到過國境之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