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親近自然的產品

生產親近自然的產品

陶瓷與微生物的關係

陶瓷生產源於傳統燒製技術

愛知縣瀨戶市以瀨戶物而聞名,其出產的優質陶瓷至今仍受全日本青睞。這裏是聞名世界的優質木節黏土產地,公司於1874年誕生於這片土地,戰後作為一家陶瓷原料黏土及製陶業天然原料廠商,生產出了眾多優質產品。

應用EM技術開發商品始於1995年,當時對環境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強,廚餘垃圾的循環利用呼聲越來越高,應用EM技術循環利用廚餘垃圾的活動迅速展開。垃圾發酵過程受波卡西的品質影響很大,因此就產生了採用陶瓷來處理廚餘垃圾的想法。運用公司長年積累的粉碎加工技術,誕生了最初的TERA(現在的TERA C)產品。

瀨戶物

傳統的技術依賴於優質原料土

燒製產品的原料土有許多種類,各有各的作用,將多種原料土混合在一起,調配成燒製陶瓷的最優黏土。

EM陶瓷也是如此,根據使用目的調配不同黏土,做成最佳原料土。

堪稱世界第一品質的木節黏土和蛙目黏土耐火性好,便於加工成各種形狀。在瀨戶市擁有出產這些優質黏土的礦山,通過配合『珪砂』『砂婆土』等多種原料土,調配成優質燒製物黏土。蛙目黏土因其所含的石英顆粒遇水後呈現眼珠一樣的形狀,因此得名。燒製後呈白色,是一種重要的陶瓷原料。木節黏土因含有碳化的松木片,由此得名。所含顆粒細微,因含有有機物,呈褐色或灰色。木節黏土與EM相容性特別好,是燒製EM陶瓷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土。珪砂在位於丘陵地帶的瀨戶層群地層中含量豐富,且純度高,耐熱性、耐火性優異,在陶瓷胚乾燥及燒製過程中的收縮率小,通過混和調配,燒製出的材料強度增強。砂婆土是由花崗岩風化後形成的砂土,在降雨較少、氣候溫暖的日本西部出產較多。

採用這些優質原料土,融合傳統的瀨戶物技術及EM技術,這就是我們生產出的『EM陶瓷』商品。

1.木節粘土
2.蛙木粘土
3.珪砂
4.砂婆土

視黏土為生命體的工匠技藝

在燒製EM陶瓷時,根據不同產品,採用不同的黏土成形方法及燒製溫度等。

燒製前的成形工藝,有鑄入、擠出、手擰、手轉、爐板等各種方法。燒製溫度因產品而異,還要根據當時的氣候條件,對溫度進行微調,這些都是工匠們的必備技能。

管理陶土工廠生產的水也秀之先生。身後的機械設備正將調配好的原料粘土(泥狀)擠入布兜中,除去多餘水分

EM發酵後的粘土,與右側的普通粘土有顏色差別。

原料土混合粉碎機,可一次混和5噸原料土。

陶瓷粉碎機,體型龐大,圖片僅顯示一部分。

傳統技術生產的陶瓷出口海外


截止目前,公司生產的各種EM陶瓷產品已在農業的土壤改良、河湖海的水環境改善、住宅等建築物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不僅在日本國內,海外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在使用這些產品。


EM技術在海外獲得了迅速發展,並誕生了適合各國需求的各種產品,其中EM陶瓷作為日本獨有的品廣受歡迎,從農業用的EM Super Sera發酵C,建築用的EM Super sera蘇生C等大包裝產品,到ESera貼紙~KAGEN系列等小包裝(家庭用)產品,產品豐富多樣。

EM陶瓷的未來

EM陶瓷的原料黏土可製成各種形狀,但作為基本要素的優質原料土,需要經過幾千幾萬年時間自然形成。形成這些優質原料土的關鍵在於微生物,借助這些微生物的力量,通過人工方法也能製作出來。

現在,利用當地的土和水等資源,以瀨戶陶瓷技術生產出陶瓷產品,有助於振興當地經濟。將大自然形成的原料土與人類智慧及傳統技術相結合,能創造出更親近環境、貼近生活的優質產品。

生產粉末型陶瓷的粉碎機車間,操作員前迫升先生

生產好的EM Super Sera發酵C,等待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