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陶瓷的開發

EM陶瓷的特性

何謂EM陶瓷?

陶瓷的原料是由黏土、矽、長石等礦物質,陶瓷是由玻璃成分的矽(Si)和鋁(Al)等非金屬無機物經高溫燒製而成的固體,其特性是不生銹,不可燃、堅硬。在溫度相對較低的條件下燒製稱為『素燒』,製成的陶瓷具有輕石那樣的多孔隙特性,具有重量輕、吸氣性、吸濕性、隔熱性,但缺點是強度低,易破裂。

不同條件下的多樣特性

陶瓷因黏土材料中所含的物質種類不同,其顆粒大小及配置也會有很大不同。另外,燒製的溫度、時間等差異,黏土中顆粒排列的緻密性也會發生很大變化。

因此,因材料、溫度、升溫速度、時間、環境條件等各種因素影響,燒製出來的陶瓷的耐熱性、強度、氣孔率等特性千差萬別,展現出多種多樣的特性。

黏土與微生物

如果只看到黏土的無機物性質,就容易忘記黏土中微生物的存在。EM發明人比嘉照夫教授說:「從我的角度來看,黏土這一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微生物的聚合體」。

自然界的各個角落遍布著微生物,沙粒、塵土堆積形成黏土層的過程中,微生物也混入其中,作為生命體的微生物被分解後,微生物功能上的特性被保留下來,換言之:「所有生命資訊被保存於黏土中」。

雖說是所有生命資訊,但實際上在缺乏氧氣的還原性海底,底泥堆積過程中好氧性的有害微生物是無法生存的,因此,只有具有蘇生功能的有益菌的資訊留存在了黏土中。

微生物與陶瓷的原材料黏土有著天然的親密關係,因此做為微生物的EM與黏土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實際上把EM混入黏土後,會使其顆粒變得更細微,改善其狀態,用這樣的黏土燒製成的陶瓷,EM的特性被完好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