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麻痺,指腦部發育中受到非進行性、非暫時性之腦部 損傷而顯現出動作及姿勢發展有問題,或伴隨感覺、知覺、認知、溝通、學習、記憶及注意力等神經心理障礙,致在活動及生活上有顯著困難者。 前項所定腦性麻痺,其鑑定由醫師診斷後認定。
特質
一、造成腦性麻痺的主要原因是大腦因生產前、生產過程、或產後的 感染、缺氧、外傷造成中樞神經系統及運動皮質等區域之損傷, 而形成運動功能障礙。
二、腦性麻痺可能伴隨語言、視覺、聽覺、智力、感覺、認知、動作、 學習困難和情緒困擾等多重障礙。
三、每一位腦性麻痺學生行為困難的症狀都不一樣,有些容易流口水、 說話口齒不清晰、有些在精細動作如寫字、穿衣等方面有困難。
四、依受影響的肌肉張力分類,有痙攣型、徐動型、運動失調型及混 合型四種。痙攣型的腦性麻痺者其肌肉僵直收縮,會有不正常的 伸張反射動作,對刺激有過度反應的表現。徐動型腦性麻痺者其 腕部和手指會有不隨意的顫動現象。運動失調型腦性麻痺者平衡 能力差,不能有效控制動作,在平衡、姿勢和方向感等方面,無 法表現準確、協調的動作。
五、腦性麻痺者,多數伴隨著智能發展遲緩 (60~70%)、視覺障礙 (40%,包括斜視、偏盲、弱視、近視等 )、癲癇 (33%)、聽覺語 言障礙 (20%)、學習障礙及情緒障礙等問題。
學習需求
一、課堂需求:
( 一 )腦性麻痺的學生由於長期體態與姿勢控制不良,常處於依賴 與挫折狀態,容易產生自卑感。課堂上如須援用其特徵為範 例說明,請斟酌該生的心理狀況,以免傷及自尊。
( 二 )伴隨聽覺障礙的腦性麻痺學生,上課坐位以靠近教室中央前 區為宜,以易於看清楚板書及聽取聲音;授課時請盡量正面 相向。清晰的說話聲、清楚的唇形及稍慢的說話速度皆有利 於學生讀唇。此外,多利用板書,並適時的重述其他學生的 發言,可增加腦性麻痺學生的理解。
( 三 )伴隨視覺障礙的腦性麻痺學生,其座位亦以教室中間幾排為 佳。示範動作時盡可能做近距離的示範;寫板書時應力求筆 畫清楚,以利學生做筆記。
( 四 )腦性麻痺學生常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語言問題,請教師有耐心 地瞭解他所說的話,同時也請鼓勵班上同學與其談話,並加 強腦性麻痺學生的心理建設,不要讓其產生因怕人取笑而不 肯開口的心結。
( 五 )部分輕、中度腦性麻痺學生在書寫上並無太大困難,惟可能 受手部張力的影響,書寫並不工整,速度也稍慢。惟重度者 無法書寫時,建議可使用電腦作為溝通輔具。
( 六 )腦性麻痺學生手部因其書寫上的不便或困難,隨堂筆記常不 夠完整,尤其是無法聽、說的腦性麻痺學生。可能需同學協 助提供筆記或課程中使用錄音筆記錄上課內容,以協助順利 學習。
( 七 )請勿因學生的活動能力受限,而減少其參與活動的機會。應 鼓勵他盡可能的參加休閒、體育及其他各種活動。但因學生 可能容易疲勞,讓其有間歇休息是相當必要的。
( 八 )若學生伴隨有癲癇,上課須留意其發病的可能,並隨時給予 適當的協助或送醫。
教材需求
( 一 )伴隨弱視的腦性麻痺學生,通常要比明眼人花數倍的時間來 閱讀,因此請任課教師及早告知授課進度及教材範圍,以方 便學生預習;講義的字體應力求端正清楚,以便放大及閱讀。
( 二 )伴隨聽覺障礙的腦性麻痺學生,難以完整接收外界語音訊 息。故請任課教師盡早提供授課綱要、參考資料。授課時多 利用板書、講義、書籍等視覺性教材,以利學生學習。
( 三 )課堂使用之投影片、Power Point 或相關的輔助教材,建議 依學生學習情況於課前或當場提供,以補強腦性麻痺學生因 抄寫不及,或因視、聽覺障礙所造成學習上的困難。
考試、作業及其他需求:
( 一 )腦性麻痺學生由於動作上的障礙,完成作業所需之時間常較 其他學生更長。請教師及早宣布,或給予較寬裕的時間,俾 便獨立完成作業。
( 二 )因手部張力協調異常而無法書寫的腦性麻痺學生,應考時建議 教師能斟酌其書寫能力,延長考試時間,並可改以電腦作答。
( 三 )伴隨語言障礙的腦性麻痺學生,課堂口試、口頭報告時,請 教師視學生情況,改以書面報告替代,或協調以電腦語音或 其他方式進行之。
( 四 )腦性麻痺學生因為臉部肌肉控制有困難,所以有時容易讓人 誤解為智障者。其實許多腦性麻痺學生的智力與能力和一般 人無異,所以請勿懷疑其智力,或以對待小孩的方式和他們 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