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區
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永續經營,環境保護
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永續經營,環境保護
綠色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是目前全世界能源產業積極發展的方向,具有極大的潛力來取代以石化燃料作為發電原料的傳統能源產業,然而到目前為止普及程度並不如預期。 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世界的能源產業正處於積極轉型的時期,發電比重逐年增加的綠色能源(太陽能、風力等)將成為主流。同時為提升電網輸電穩健性,集中式發電模式逐漸轉換為分散式發電。
台灣五大綠色能源
風能轉換靠風力機,是藉由空氣流動(風)轉動葉片來發電。 葉輪(rotor)為風力機轉換利用風能最重要的系統之一,葉片鎖定於輪轂 (hub)構成葉輪,受風吹之空氣動力作用(包括升力及阻力)繞軸旋轉,擷取風的動能,進而轉換成有用的電能。
風能發電
基本原理為利用水位落差,衝擊渦輪機,帶動渦輪機和發電機的旋轉,而產生電力。簡單來說就是水的能源,可被利用和轉化成電力,以水力發電的工廠稱為水力發電廠,又稱水電站。
利用垃圾或動物排泄物所生成的沼氣來發電,主要是以內燃機的方式帶動發電機。台灣亦有養豬場將豬糞所產生的沼氣回收,除烹煮豬食外,利用瓦斯引擎進行發電。也有人曾考慮於地廣人稀的地方,大量種植生長快速的樹木,燃燒木材來發電,砍伐後立即重新植樹,如此周而復始。而二氧化碳排放後,即可由樹木吸收,對溫室效應無任何負面的影響。
利用地熱來加熱地下水,轉變成蒸汽後,用以推動渦輪機旋轉發電。就是將地熱轉換為機械能,再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地熱發電依深度可分為淺層地熱和深層地熱。淺層地熱是在地下深度3公里以內,利用地熱加熱的熱水與蒸氣來發電。淺層地熱的鑽探成本比較低,可是有地質條件的限制,需要有多孔隙的岩層來讓水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