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學生學習自我健康狀況之簡易評估,遇到生病時可正確選擇科別就診。
二、從各種性格了解自我,以及探究精神疾病的原因,並學會身心靈整合技巧,
使其增進對健康之助益。
二、學習培養從生活中關心長者,認識安寧療護及器官捐贈等議題。
三、具備預防和處理危險情境與事故傷害的能力,使其遇到事件時能臨危不亂。
一 課程介紹與評分標準
介紹本課程的課程目的,評量標準。带領同學了解生活中常遇到的身體生理.心理方面問題,培養從生活中了解、解決、預防之能力
二 自我檢查DIY
使學生學習自我健康狀況之簡易評估,讓學生實際體驗脈搏測量、體溫測量、測量呼吸次數以及血壓計測量使用之方法
三 身心親密對話
課堂上讓學生了解ABC性格類型以及認識壓力,自我檢示,並了解不良情緒及壓力會引發身體出現的症狀,進而了解自己,提升自己心靈健康四 打開心門向藍天 認識精神疾病的成因、症狀、處理及預防方法
五 享受青春不憂鬱
認識憂鬱症的成因、症狀、處理及預防方法
六 舒活身心靈
運用深呼吸、身體伸展、漸進式肌肉放鬆法、正念靜心等練習,讓身體與心靈更親近,並讓學生實際操作及體驗,願意將其融入生活中
七 園藝治療
了解園藝治療的功能
八 第一次段考
複習
九 五感體驗療癒趣
透過走訪與五感體驗,開放感官接觸環境,感受自然的療癒力,利用大自然紓解身心壓力
十 五感體驗之花現幸福及分享
運用老師講解的五感體驗與園藝治療方法開放感官,覺知自然對自己的影響,感受療癒力
十一 穴穴保平安
介紹常用簡易中醫穴位保健,並讓學生實際操作及體驗
十二 有一天我們都會老
讓學生角色扮演「老人」,體驗老化所造成的不便,對老人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關心與同理心
十三 安寧療護,臨終關懷
讓學生體認安寧療護的意義,以及認識「病人自主權利法」,並掌握其原則
十四 第二次段考
複習
十五 用愛心接力,讓生命延續—談「器官捐贈」
使學生思考器官捐贈的價值與意義,釐清對器官捐贈可能迷思並認識其流程以及倫理議題之思辨
十六 參訪安寧療護病房
校外參訪,讓學生了解及實際觀察安寧療護之運作模式
十七 參訪安寧療護病房之心得感想之分享報告
參訪心得感想之分享報告
十八 快樂運動,拒絕傷害
學生能了解運動傷害主因及運動正確觀念、常見運動傷害、處理方式及預防
十九 創傷技能我最行(一)
讓學生了解創傷種類、注意要點及創傷急救照護之技能操作
二十 創傷技能我最行(二)
學生能辨識意外傷害後的危機徵兆(如腦挫傷.內出血…等)
二十一 期末考
教師指導性回饋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