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
陀螺是一種源自古希臘的玩具,早在日治時期,陀螺便已經被引進臺灣,成為當時孩童們最喜愛的玩具之一;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許多政府官員、軍人和民眾從中國大陸遷至臺灣,帶來了當地的文化和傳統玩具,其中包括陀螺,當時的臺灣社會生活困苦,陀螺成為了許多孩子們的消遣之一,也是他們娛樂和減輕生活壓力的重要途徑。
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提高,陀螺逐漸在全臺灣廣泛流傳,1970年代後期,臺灣陀螺開始出現了多種不同款式和設計,並且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產業。近年來,隨著3D列印技術的發展,臺灣的陀螺製作技術也逐漸升級,許多陀螺愛好者和手工藝人也開始製作更具創意和特色的陀螺產品;陀螺在臺灣已經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是臺灣傳統文化和玩具產業的重要一環。
陀螺的玩法
先將繩子纏繞在陀螺上,讓繩子從陀螺尖端開始繞圈,繞圈時必須拉緊繩子,繞至防滑線的位置再停止;確定繩子纏繞好後,一手握住陀螺、另一手準備拉繩子,打陀螺時把陀螺以手拿起懸空、手背朝下,彎身從身後把陀螺往前用力一拋,用力把繞在手上的繩尾迅速向後一抽,陀螺就會沿著地面不停旋轉¹。
¹資料來自臺灣學校網。